简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研究(1949—1956)》

2010-02-16 05:05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著者救助制度

郭 贵 儒

简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研究(1949—1956)》

郭 贵 儒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对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至关重要,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 8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勃然兴起,社会救助史研究开始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中国古代和近代,相比之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问题的研究不但起步较晚,其成果也似显薄弱,研究状况远远跟不上现代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为打破长期以来党史和国史研究以政治史范式为主的“内容狭窄”、“风格单调”的局面,“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中外学者,如张静如、郭德宏、范力沛[美 ]、邹谠[美 ]等,提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以充实、深化党史研究的内容,得到诸多学者的赞同和响应。藉此,90年代后期新中国社会救助史的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一些相关的研究著述。但是,由于社会救助问题的涵盖面既广泛又复杂,且受相关资料缺乏、传统的史学方法和解释框架的影响,大多数研究成果属线性梳理与介绍层面,客观评说不多,深入研究不足;宏观的、全景式的研究更尚付阙如。

可喜的是,在新中国成立 60周年前夕,高冬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之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研究(1949—1956)》,已由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该书弥补了以往研究的诸多缺憾,为进一步深化新中国社会救助史研究作出了可贵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

第一,就体系和内容而言,该书以完整的体系和新颖的结构,从认识、制度、实践等多个层面,宏观和微观等多个角度,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助事业的原貌。

从体系上看,该书堪称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助史的结构性剖析。该书内容包括“1949—1956年中国弱势群体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研究”、“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研究”、“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救助实践研究”、“民间社会互助研究”、“社会救助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关系研究”等,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助事业诸多层面的问题,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该书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助研究的空白,浓墨重笔,着重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救助的认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政府和民间的社会救助实践以及社会救助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关系。

首先,著者从关系到社会救助全局性安排和战略性决策的基础性问题出发,分别以弱势群体的成因、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社会救助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社会救助中主、客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等为题目,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于弱势群体与社会救助的认识。这样一种体系安排或解释维度,虽然人们似乎也有一定了解,但把它深入细致地揭示出来,则给人一种清晰感、新鲜感,颇具启发意义。

其次,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具有创新性。目前学术界对各种制度的研究中,一般都是研究制度的一两个方面。而该书著者先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过程进行梳理,随后从目标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设施系统等四个方面对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体系加以解析,最后对社会救助制度的资金收集与分配、工作人员管理和民众社会动员等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这种多维度、立体性的研究尚不多见。这种分析和研究,既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救助制度,便于人们对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及其运作机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又体现了一种创新意识。

再次,对政府的救助实践和民间社会互助研究也富有新意。该书不是按照一个顺序、从一个视角考察,而是按照不同的顺序、从多个视角研究政府救助与民间互助实践。它以弱势群体的类别为序,考察论证了政府对各类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实况、绩效、经验及其作用和特点;以家庭、慈善团体的社会互助以及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互助为序,探讨了该时期社会互助的情况、特点和发展趋向;最后对政府救助与民间互助加以比较分析,考量其各自功能及相互关系。这就从纵向和横向各个角度反映了社会救助的具体实况。构思新颖,考察全面,细致入微,引人思考。

最后,对社会救助与当时中国社会关系的总论性分析高屋建瓴。该书结束语不仅对中国社会救助予以总体性评价,而且揭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和实践模式选择的深层原因,以及社会救助实践及其绩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思考了当时社会救助对今天的启示。这既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提升。将集体与个体相联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验与教训相兼顾,令人回味。

第二,就写作方法而言,该书首先采取整体与个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 1949年至 1956年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与实践进行研究。整体研究与个案分析各有优长,单独使用哪一种方法,研究成果都难免有缺陷,更可取的是把这两种方法统一起来进行。在各章节的安排上,著者首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生存环境、特点及社会影响,党和政府社会救助思想的形成过程、内容和特点,社会救助制度形成过程、原因、内容和特点,作了宏观研究;接着以河北、北京为个案考察社会救助的实际运行情况及绩效;最后又从宏观上分析了社会救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大量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同样是既有全局的探讨,亦有微观的考察。这样,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紧密结合,整体研究对个案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借助整体研究的成果,个案研究得以深化;个案研究也对整体研究发挥了基础作用,通过个案研究,夯实了宏观研究的基础。

其次,借鉴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对象去选择研究方法,是本书的亮点之一。借鉴其他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历史,受到许多史学工作者的关注。它可以对所要研究的历史现象进行多视角、多侧面的描述和分析,使历史研究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该书是利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历史的一个成功范例。该书著者借鉴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如该书的框架体系较多地体现了社会学的特点,第一章综合运用历史学、统计学、心理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弱势群体的贫困成因、生存状况、心理态势以及社会影响等予以研究。第三章除了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方法外,制度学、财政学等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社会制度结构和社会制度运行中得到较好的运用。在其他章节的研究中,各种方法也是异彩纷呈。诸如比较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等也在该项成果的各部分各显其能,如第三章小结中对中外社会救助制度不同安排的分析、对比即是典型例证。多种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显示了作者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使该书视角独特,新人耳目,引人入胜,亦为国史研究提供了具有参照价值的新范式。

第三,就运用的资料而言,该书资料翔实可靠,信息丰富充实。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 54~55页。作为一部史学专著,必须要以翔实可靠的史料作支撑。该书运用了大量的档案史料、报刊史料、口述史料等,把立论建立在详尽的史料基础之上。其中既有已整理出版的大量资料,更有著者花费诸多心血和汗水从北京、河北等地档案馆发掘的新史料,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的《河北政报》、《天津市报》、《上海市政公报》、《察哈尔政报》、《山西政报》、《内务部通讯》、《华南通讯》、《西南工作》、《斗争》、《新中国妇女》等诸多报刊史料,作者都作了广泛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为了获得鲜活的口述史料,著者也做了不懈的努力,探访了相关工作部门和人员。在书稿中,著者还特别把数字经过统计学深化处理,列表说明问题,这在以往相关研究成果中也是不多见的。此外,著者还参考并征引了国外相关文献,凸显出著者对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的详尽把握,体现了其扎实的史料功底和治史追求。

第四,就学术观点而言,该书创见迭出。著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助问题的系统考察和深入思考,得出了许多新见解。如,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助成效的评价就很有独到之处,认为“1949—1956年中国的社会救助比较适合当时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救助绩效比较显著,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又如,著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思想,已基本超越传统的社会救助观念,开始向现代社会救助思想转变;基于基本国情的积极社会救助制度模式,揭开了社会救助史上新的一页;积极社会救助制度模式与革命性社会动员运行机制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救助的绩效,也是该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特点;社会救助要获得成功,需要发挥国家和社会两方面积极性,特别是要注重提升弱势群体的自救能力;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以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为背景;等等。再如,当今国内的许多学者根据西方社会救助观从恩赐观到权利观的发展历程,来裁定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观既然不是权利观,就是恩赐观,而著者认为这是不妥的。著者通过深入分析,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把社会救助视为实现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助观是人民利益观的体现。这些观点都颇有见地。此外,该书对社会救助成效的评价以及对社会救助与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关系的论述也有独到之处。

总之,该书以崭新的体系结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助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是一部难得的社会救助史学术专著。其学术价值正如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优秀成果推荐栏目所称:该书“拓宽了国史和党史的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史研究的空白”②参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http://www.npopss-cn.gov.cn/yxchgtj/index.htm。。同时,该书对于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角度,深入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但毋庸讳言,从更高的标准来看,该书也存有一些不足之处。譬如著者在考察社会救助实践时主要利用的是河北、北京等地的个案材料,而对东北、西南等地区的典型材料,则发掘利用不够。再如,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较大经济实力的私营工商业者群体在社会救助方面的表现也鲜有反映。还有,该时期中国政治运动频仍,这些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对中国社会救助事业有何影响?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这说明该项课题的研究仍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期望作者对这些问题继续努力探索,作出进一步的学术成就。

(本文作者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家庄 050091)

(责任编辑 朱昌裕)

猜你喜欢
著者救助制度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救助小猫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