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能源技术的思考

2010-02-15 21:38黄东风
浙江经济 2010年8期
关键词:能源技术风电二氧化碳

文/黄东风

(作者为浙江省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人类社会今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各种观测数据已显示:全球平均气温在1906年至2005年的100年间上升了0.74℃,近50年来(1956-2005)增温速率加快;山地冰川、积雪和海冰的面积大范围减少,全球海平面逐渐上升;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农牧业、森林、水资源和海洋带等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科学数据表明,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主要是化石能源燃烧致使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之前280ppm提高到在2005年的 379ppm,增幅达35%,远远超出过去65万年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自然范围。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延续以往的增长趋势,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较工业化之前的水平提高2-6℃,地球和人类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危害。为了遏制这一态势,必须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控制在2℃以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445ppm-535ppm之间,这是许多科学家认为可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的底线;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应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到2050年应降低至1990年水平以下。

根据IPCC评估报告,采取有效的减排技术和政策措施,全球温室气体的年减排潜力为158-310亿吨CO2当量,可以抵消预计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甚至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当前水平以下。国际能源机构(IEA)在“2008能源技术展望”报告中指出,到2050年,现有的和正在开发的能源技术可以将温室气体排放降至2005年水平,它们分别是能源效率(如节能建筑、热泵、高效电机和汽车等)、新能源(核电和氢能)和可再生能源(如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和第二代生物燃料等)、碳捕获和封存及无碳运输(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低碳能源技术。

2007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美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表明,199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仅燃料燃烧的)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6年降至2.68kgCO2/美元,降幅达51%。尽管如此,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6倍、美国的5.3倍、日本的11.2倍、欧盟的6.2倍,甚至是印度的1.5倍。即使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至2005年的45%,约为1.48kgCO2/美元(2000年价),依然是目前世界水平的2倍、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我国减排难度大,将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做更多的努力去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至2008年底,浙江能源消费总量已达15116.59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利用量约1219万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其中核电227亿千瓦时、水电114亿千瓦时、风电1.28亿千瓦时、垃圾焚烧发电19.49亿千瓦时,年产沼气1.3亿立方米,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800万平方米,全省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为511万吨标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4%。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一批风电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光伏产业迅速成长,秸秆发电实现零突破。今后5-10年里,应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加快海上风电、沼气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的规模化发展步伐,力争到2020年浙江非化石能源利用量的占比将较2008年水平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

同时,应加快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分析和趋势预测,编制温室气态排放清单;从能源结构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业分布入手,评估浙江省低碳能源的发展潜力和技术水平等,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猜你喜欢
能源技术风电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高速公路ETC门架供电系统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运用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重齿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