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若 宏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政策的厉史考察*
邱 若 宏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十分重视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就发布了相关政策,但还不完整,具有一定的临时性;抗战时期,这一政策走向成熟,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政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变得更为稳固、深刻和具有针对性。中共的科技人才政策成效显著,意义重大,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科技人才政策
革命战争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科技人才。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技术领域专门人才严重缺乏这一难题的呢?依靠自力更生在革命队伍和根据地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固是解决途径之一,但真正的科技专门人才的培养是需要较长时间专门训练才能成就的,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往往只能培训一些初级的技术人才。于是,积极争取、团结、改造和使用国民党阵营中的科技人才,便必然成为中共解决专门人才短缺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制定了一系列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较好地解决了科技人才短缺的困难,为赢得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目前,学术界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知识分子政策已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①这方面代表性成果主要有王桂兰:《党的知识分子方略演进》(红旗出版社,2004年),杨凤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潘晔:《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与创新》(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王京生、郝瑞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的历史考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杜君:《民主革命时期党与知识分子关系探析》(《理论学刊》2005年第1期),潘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探析》(《理论月刊》2008年第2期)等。但是,这些成果几乎都是从整体上去考察中共的知识分子政策,很少有研究某一具体政策的,尤其是没有系统研究整个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这一政策。所以,本文准备在这方面作些初步总结。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有了自己独立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为支撑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必然需要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需要相应的科技人才。于是,积极主动地吸收和招揽医药卫生、无线通讯、军需生产等领域的专门人才来苏区工作,便成为一项重要政策。
早在井冈山时,中共党组织和红军就开始注重吸收有一技之长人员加入革命队伍,在战场上俘获的敌军官兵中有技术专长者,往往被重点动员加入红军。比如,原国民党军25师医官段治忠被俘后经教育加入红军,成为小井红军医院里医术最好的医生,后被委任为红军后方医院院长。1929年红四军攻占福建长汀时,县城内有一所由英国教会开办的福音医院,在共产党人影响和帮助下,院长傅连暲同情革命、支持红军,福音医院转变为一所红军医院。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攻克吉安城时,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吉安城内一位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医科大学的当地名医戴济民,动员他携带所有药品器械加入红军,后来戴济民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总医院院长。在赣东北苏区,方志敏亲自动员毕业于厦门医科大学的何秀夫、毕业于日本千叶医科大学的邹思孟等医师参加红军,使赣东北成为医疗卫生事业比较完备、医疗水平较高的根据地。
根据地和红军中最早的无线电技术人员也是从敌军中转化而来的,如王诤、刘寅。他俩在1930年底的龙岗战役中被红军俘虏,随即脱离白军,参加红军。红军依靠他俩以及在战斗中缴获的电台,很快发展起根据地的无线电事业。1931年1月,中央红军无线电台正式成立,王诤被任命为队长,刘寅为报务员。随即,苏区又以王诤、刘寅为教官创办起无线电学校,为红军培养更多的无线电通讯人才。
在军工生产领域,不少技术人员也是各级党组织通过不同渠道从国统区输送到苏区来的。例如,东北沦陷时,党组织动员沈阳兵工厂的一批技术工人辗转来到中央苏区。其中,韩日升、郝希英、刘广臣等人均成为中央苏区红军兵工厂的技术骨干,韩日升还被任命为厂长。
中共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了吸收和使用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毛泽东在第二次全苏大会报告中指出:“为了造就革命的知识分子,为了发展文化教育,利用地主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为苏维埃服务,这也是苏维埃文化政策中不能忽视的一点。”①江西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编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1页。张闻天在《论苏维埃政权的文化教育政策》一文中也指出:“为了发展苏维埃的文化教育工作,为了养成工农自己的知识分子,旧的知识分子 (不论他的出身是地主或是富农)的利用是绝对必要的”。②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江西苏区教育资料汇编 (1927—1937)》 (一),1985年,第19页。1933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征求专门技术人才启事》,宣布:“政府现以苏区缺乏技术人员,特以现金聘请。凡白色区域的医师、无线电人才、军事技术人员同情于苏维埃革命而愿意来者,请向各地共产党组织及革命团体接洽”,“于订立合同后”,将被“护送入苏区”。③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 《苏维埃中国》,1957年翻印,第135页。当时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和西北军区政治部也联合发出布告,规定:“对于医生、军人、技师、熟练工人、科学家、文学家等专门人材,知识分子和学生,不但不杀害,如果这些人材愿意忠诚在苏维埃政权下服务,政府予以特别优待。”《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关于土地改革布告》亦特别规定:“白区医师、技术人才、专门家、教员,在服从苏维埃法律,在赤区工作者,除应有之工资外,如其家属进境,亦同样分得土地。”④四川大学等编 《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4、503页。中共对待这些专门人才,可谓是求贤若渴,礼遇有加!
那时由于经济困难,广大红军指战员、各级党政干部都是实行供给制,一律不发薪金,但对技术人员则特别照顾。《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优待专门人才暂行条例》规定:“各种专门人才在苏区服务之薪金,不受苏维埃薪资条例之限制。每月薪额由六十串至两千串,有特别技能其薪资超过两千串者临时规定之。”此外,对专门人才的家属生活、子女入学等问题也给予了照顾性安排。①四川大学等编 《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第210~211页。在该根据地,一度出现过技术人员工资太多实在花不出去的现象,那里的医生普遍吃小灶伙食,有“无荤不摆饭”之说。在鄂豫皖苏区,苏维埃政府于 1931年 9月颁布《优待医生暂行条例》,规定在苏区服务的医生除获得政府发给的“月金”外,还享有政治权、土地分配权以及子女免费上学等待遇。
苏区公开征求并优待专门技术人才,表明中共的科技人才政策初步形成。但总的看来,此时这一政策才刚刚提出不久,尚带有一定的临时性,政策内容也不够完整,缺乏系统性,况且,这一政策要获得全党的高度认可及充分自觉尚需时日。
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创建了更为稳固的根据地,开始进行较为系统的经济建设,革命事业有了更大规模和更为深入的发展,因而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自然也就走向成熟,发展成为一个丰富、完整、稳定的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
1.欢迎科技人才的基本方针。抗战开始后,中共进一步认识到人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中共中央于 1939年 12月发布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向全党指出: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②《毛泽东选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0页。陕甘宁边区政府随即在施政纲领中明确规定:“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③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年,第69页。为此,《解放日报》发表《欢迎科学技术人才》的社论,指出科学技术是边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然科学家在这里有着最广大的活动地盘,虔诚欢迎一切科学人才来边区,虔诚地愿意领受他们的教益。与此同时,其他解放区也相继发布延揽科技人才的通告。如晋察冀边区要求各地:“凡农林牧畜、水利工矿医药等技术人才,不论其为洋专家、土专家,但有一技之长,即行登记。”④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7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年,第40页。山东解放区发出的延揽人才训令指出:“延揽人才,争取与团结旧有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使之参加根据地建设工作,以迎接行将到来的新形势,应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⑤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4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为缓解边区工业建设领域人才短缺的困难,朱德特别指出:“我们更热诚地欢迎边区以外的工程师和各种专家以及熟练工人及学徒大批到边区工作”,我们愿意在各方面提供帮助。⑥《朱德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新中华报》1940年10月13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也围绕这一问题做过专门决议,强调发展工业的关键之一是技术,而发展技术的途径,一是继续发扬职工的创造性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二是 “尽可能争取边区外面的各种科学技术人员到边区来参加工业建设”。与此同时,中共党组织和政府也特别重视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毛泽东、朱德和叶剑英曾联合签署命令,要求:“尽可能吸收大后方与广大沦陷区技术水平高深的医务人才,不惜其津贴予以任用,政治上作非党干部看待,生活上作专门家待遇之”。⑦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3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第36页。
2.“团结、改造、使用”旧科技人员的政策。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于 1942年 9月发出 《关于对待部队中知识分子干部问题的指示》,首次提出对军队中的知识分子要采取 “容、化、用”的政策。所谓 “容”,就是吸收和争取知识分子,使他们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所谓“化”,就是将他们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转变为无产阶级思想;所谓“用”,就是正确合理地给他们工作做,使之有发展前途。这就是我们党对待科技人才等各类知识分子的“团结、改造、使用”基本政策,后来一直被坚持并有所发展。毛泽东在1944年的一次讲演中就曾再次阐述这一政策。他指出:“统一战线的原则有两个:第一个是团结,第二个是批评、教育和改造。在统一战线中,投降主义是错误的,对别人采取排斥和鄙弃态度的宗派主义也是错误的。我们的任务是联合一切可用的旧知识分子、旧艺人、旧医生,而帮助、感化和改造他们。为了改造,先要团结。”①《毛泽东选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12页。
该政策的出发点是 “团结”,就是对科技人员要抱着信任的态度,充分肯定他们的革命爱国热情,把他们看做自己人。毛泽东曾赞扬科技专家沈鸿、陈振夏同志:“他们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们的心和共产党一样,都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艰苦奋斗的。”②《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区发展工业打倒日寇》,《解放日报》1944年5月22日。朱德为创造科学打盐法的华寿俊同志亲笔题词“我们的发明家”。这些实际上就是对所有解放区科技人员的评价和鼓励。
该政策的关键是 “改造”,就是要关心科技人员的成长,对他们不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转变世界观。《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党必须加强对经济和技术部门中党员与非党员的领导,照顾他们的政治进步,并在各方面帮助他们。”1942年中央又发表《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要求科技人员和其他在职干部一样,学习时事政治和一般政策,以使他们“除精通其专门业务局部情况与局部政策外,还能通晓一般情况一般政策……避免偏畸狭隘不懂大局的弊端”。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96、350页。
该政策的落脚点在于“使用”,为此中共中央提出,对科技人员的使用应注意依据其技术水平,“适当地分配其工作,给以必须给的条件”,“尽可能购置他们所需要的科学设备,在战时努力保证他们的安全”;另外,“我们要尊重文化技术干部的工作经验,提高其威信,大胆地提拔做负责任的工作(不论是行政上的或技术上的)”。④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第47页。山东解放区在一份训令中还特别提出:“我们应彻底了解旧有专门人才的生活习惯与我们是不同的”,对这些人的起用,“一切要从大处着眼,不要斤斤于细微末节”,要改变方式方法上的生硬、工作上生活上的求全责备以及宗派观点、狭隘心理。⑤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4辑,第73页。
3.科技人才的优待制度。抗战时期,中共党组织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物质待遇,为此,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和条例。1941年5月,中央统战部曾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给甲乙两类党与非党的文化技术干部,均另做干部服装”,“对所有党与非党的文化技术干部的待遇,一律照原有津贴增加三分之一”。⑥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3辑,第37页。1942年 3月,晋察冀边区公布 《优待生产技术人员暂行办法》,规定:“凡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工业、矿业等技术人员,有一技之长,经政府任用者,均按本办法优待之。”“技术人员因其学历、经历、技术水平及对边区经济建设之贡献等条件”,分为技正、技士、技术员三级,每月零用费30至10元不等。⑦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7辑,第42~43页。同年5月,中央书记处制订了统一的《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将文化技术干部按能力水平、学历资历、工作重要性等方面情况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分别规定了其在津贴、伙食、住宿、衣服、书报、出行、参加会议及相关活动、家属安排等 8个方面的具体待遇。比如津贴,规定甲类人员每月15元至30元,乙类人员每月 6元至 14元,丙类人员每月 3元至 6元。稍后,边区卫生处对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待遇也作出统一规定:甲类医生每月津贴费 60元至80元;乙类医生每月津贴费40元至55元或20元至 35元;司药每月津贴费 20元至 30元或 10元至 20元;护士每月津贴费 6元至 10元。①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第47~48、82~83页。
抗战初期各地发给科技人员的津贴都是一定的薪金。但自1943年起,各地逐渐改为以实物折价为标准或完全的实物发放制。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的 《1943年度技术干部优待办法》便规定:甲类人员津贴为 “2斗至 3斗小米价”,乙类人员津贴为“1斗至2斗小米价”,丙类人员津贴为 “6升至 1斗小米价”。同年 10月,山东区胶东行署发出指示,率先将津贴制彻底改为实物制 (粮食制),发放的标准是:“蚕丝改良场总场场长,胶东农场场长及工业研究室主任每月津贴粮按场内、室内最高额发给”;“蚕丝改良场分场场长,总场股长、各农场场长每月70斤至90斤”;技术员、研究员“每月50斤至 70斤”;“职员每月 40斤至 50斤。”“不能维持生活者,还可请政府适当补足或救济。”②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8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9年,第48页。1944年颁布的 《陕甘宁边区财政厅关于技术干部待遇标准的通知》亦作出类似规定:津贴方面,甲类为 “小米 8升至 1斗”,乙类为 “小米 6升至8升”,丙类为 “小米4升至6升”;伙食方面,甲类照中灶待遇,乙类以下与一般机关干部相同。③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第88页。实物发放制的推行,免除了物价涨落对科技人员生活带来的影响,使优待科技人才政策落到了实处。
4.科技奖励制度。抗战时期,各边区相继确立了对生产技术改进、科学发现或发明进行奖励的制度。1939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连续发布 《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督导民众生产运动奖励条例》及《机关、部队、学校人员生产运动奖励条例》等。这几个条例规定边区党政军民学对于生产运动具有特殊成绩者都将获得奖励,并就奖励的种类、条件及标准作了详细说明。随后,经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14条明确规定“奖励自由研究”;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发展边区科学事业案》亦提出 “制定条例奖励科学及技术研究”。1944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关于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选举与奖励办法的决定》,对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选举和奖励的办法作了具体规定。在晋察冀边区,政府于1941年7月公布《奖励生产技术条例》,规定所有边区技术人才之各种技术的发明、改良、制造及矿产之发现等,自应加以调查,以便分别予以荣誉及物质的奖励。荣誉奖分为 “建立研究所”、“荣誉宣扬”、“奖旗”、“奖状”、“奖章”五种,“奖金最低100元,最高10000元。”④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8辑,第45页。此外,晋冀鲁豫边区于 1941年颁布 《奖励生产技术办法》;华东渤海区于1944年制定《渤海区劳动英雄的条件和生产奖励办法》。这些条例、办法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从荣誉宣扬、物质奖励两方面来表彰科技人员的贡献。
各边区对技术改进、科学发明的奖励往往是与对工农业生产的奖励混合在一起的。因为当时所有的技术发明、发现或改进都是直接围绕着边区经济建设,都只能是一些实用技术,所以两者不可能绝对分开。1939年陕甘宁边区举办的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上,评出团体特等奖5个,团体甲等奖37个,个人劳动英雄奖50多个,这些获奖的团体或个人都是在技术革新上有所突破的。1944年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会议召开,会上获得特等奖的是李强、沈鸿、钱志道、陈振夏、赵占魁、袁广发、刘考生、申仲义等 8人,他们既是劳动英雄,又是掌握实用技术的专家。
三
抗战胜利以后,中共中央及时指示各解放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努力造就服务于革命事业的科技人才队伍。1946年 1月,晋察冀边区召开财经会议,提出要有计划地吸收和培养农业、工业技术干部,爱护与优待现有技术人才。5月,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通过决议规定:尊重科学人才、技术人才,热烈欢迎他们参加边区建设,并予以特别优待。边区要筹建大批科学与技术专门学校。①皇甫束玉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 (1927.8—1949.9)》,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21页。1948年初,任弼时在土地改革工作会议的报告中特别指出,即将开始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建立一个医院,要设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牙科等,就要有许多医生、医助、护士”。“要修一条铁路,必须有工程师和其他的技术专门家,还要有大批段长、站长等。”“我们目前还没有如此多的有知识的专家,我们必须放手争取和使用中国原有知识分子专家来替人民办事。”②《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2页。同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 《关于争取和改造知识分子及对新区学校教育的指示》,明确提出:“争取和改造知识分子是我党重大的任务,为此应办抗大式的训练班,逐批地对已有的知识青年施以短期的政治教育。要大规模的办,目的在争取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受一次这样的训练。训练后因才施用,派往各种工作岗位,再在实际工作中去锻炼。”③武衡主编 《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综合卷,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第217页。该指示明确了团结、改造和使用旧知识分子的具体政策,为各解放区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西北局随即发出《关于团结蒋管区广大知识分子的指示》,指出:“必须把争取团结蒋管区知识分子的工作放在目前党的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要特别注意争取一批学者、专门家到解放区来,加强我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战线上的骨干力量”。④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4辑,第32~36页。
东北是当时全国最早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区域,自然也就率先成为全面落实中共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实验区。东北局于 1948年 1月发布《关于知识分子的决定》,全面分析了知识分子阶层的特性,重申了我党的基本政策。决定指出:“中国社会各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除一部分顽固者甘心为没落的大地主资产阶级服务外,大部分是具有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动摇性和落后性”,“中国共产党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一贯的是采取争取、教育、改造的方针,引导他们前进,引导他们与工农兵结合,为工农兵服务”,对待 “地主富农子弟出身的知识分子,则要看他本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而定”,“对技术专家 (工程师、技师、医生等等)应争取其继续工作,并根据其技术能力给予适当的优待”。⑤武衡主编 《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综合卷,第43~46页。接着,东北局又于 8月颁布 《关于公营企业中职员问题决定》,指出:“工人与职员,同是日寇、国民党政府企业的雇佣劳动者。但工人与各级职员在企业内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不同的。”“技术人员、工程师、专门家、技师,是管理庞大复杂的近代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人员。我们对于一切技术人员,包括思想上还不同意共产主义的在内,只要忠于职务,不作破坏活动,都应给以工作,并在生活上给以必要和可能的优待,使他们发扬专长,为人民服务。”⑥武衡主编 《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综合卷,第48~51页。东北局的这两个决定不但明确了百废待兴背景下延揽和使用人才的政策界限,而且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阐明了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从而增强了政策的科学性。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对优待科技人才政策均进行了一定的优化、细化。1945年11月,晋察冀边区颁布新修订的 《优待技术干部办法》。该办法比过去的相关政策更系统,比如第一次规定技术人员统一分为技正、技士、技佐、技术员四个技术等级,按不同等级享受相应待遇,具体薪金标准依次为:小米600斤至1200斤、小米 450斤至 800斤、小米 250斤至500斤、小米200斤至250斤。①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3辑,第48页。在东北解放区,《哈尔滨特别市政府优待专门技术人员暂行条例》规定:优待专门技术人员办法共分13项,包括:政府 “改善工人待遇而颁布之一切法规,专门技术人员同样适用”;“出售定量廉价细粮与豆油时”,技术人员可获得 2倍;技术人员之薪金除按本市战时工薪标准外,可另获得技术津贴;等等。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布的《供给制卫生人员待遇办法》也规定:“卫生技术人员按其职务划分为五等,按等待遇。”各等级的待遇 “以实物 (猪肉)为标准,按当地规定市价折合货币发给之。计特等五斤,一等四斤,二等三斤,三等二斤,四等一斤”。②武衡主编 《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综合卷,第321页。这种以实物为薪金标准的做法很科学,避免了科技人员的生活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解放区的科技奖励制度同样也获得了进一步完善。1945年底,晋察冀边区公布的《奖励技术发明暂行条例》规定:“技术人员无论对工业、矿业、交通、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及医药等技术有所发明、发现和改良、创造者,均得呈请边委会或其行署核定。”“奖励办法分荣誉奖及奖金两种”:荣誉奖有建立研究所 (冠名)、荣誉宣扬、奖旗或奖匾、奖状、奖章等五种,奖金每项 1万元至 100万元不等。荣誉奖与奖金应同时授予。③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3辑,第51页。1946年,晋察冀边区又公布《奖励科学发明暂行条例》,对科技发明、发现、创新的奖励规定进一步细致化,比如明确规定:科技人员愿作试验研究者,政府应介绍其赴公营企业、机关、农场、工厂去从事研究,其研究期间试验费、生活费由政府供给之。该条例还把奖金额度提高到 5万元至 500万元。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颁布《奖励科学发明及技术改进条例》,规定 “凡从事于工矿、农林、畜牧、水利、交通、医药各业技术之研究试验”,获得技术发明或改进,“且于国民经济有实际贡献者,得呈请当地(市)政府,经行署复合后,转报华北人民政府奖励之”,奖励办法仍为荣誉奖和奖金两种,奖金数量因时而变,在当时多是以一定数量的小米折算。④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5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6年,第28~29页。解放区的这些科技奖励措施是对科技人员创造性劳动的肯定,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
从以上可以看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科技人才政策基本上是抗战时期这一政策的继续,但也有一定的丰富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内容更为系统规范,执行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东北作为全国最早获得解放的一个大区域,成为全面实践这一政策的主要基地;其次,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大规模生产恢复和经济建设任务日益临近,中共党组织和政府在继续积极吸收医药、军工等领域技术人才之同时,开始更加注重于工业、农业等生产部门技术人才的延揽;再次,中共党组织和政府在大力接受、安置各方面人才的同时,比过去更为系统地展开了对来自旧社会人才的教育与改造。
四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成效显著,意义重大。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感召和推动下,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怀着对真理的追求来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努力工作,默默奉献,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苏维埃运动时期,就有傅连暲、戴济民、王诤、韩日升等一大批技术专家来到苏区,为我所用。抗战时期,奔赴延安及各边区的科技人员队伍中,既有国内高等学校学习理工科的热血青年,又有参加多年实践工作的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也不乏拥有教授头衔或在国外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有爱国华侨、国际友人。据1941年自然科学研究会的不完全统计,仅陕甘宁边区就有大学程度以上的科技人员330名,其中理科110人,工科 120人,医科 55人,农科45人。①武衡主编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4辑,第224页。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科技人才以更大的规模涌向解放区,中共党组织和政府伸开热情的双臂欢迎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以东北为例,仅鞍山钢铁公司就有170多名科技人员在解放时受到党和政府的特别保护,并很快被重新委以重任。这其中包括原鞍山机器修造厂厂长兼工程师彭荣桂、原鞍山钢铁公司协理员(相当于副总经理——笔者注)兼动力所所长毛鹤年、原鞍山钢铁公司协理员兼轧钢所所长李松堂等高级主管及技术专家。②《原鞍山钢铁公司技术人员参加解放区工作》,《东北日报》1948年8月31日。
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革命事业的每一步前进都与中共的人才政策密不可分。正是在中共的正确政策指导下,广大科技人员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依靠艰苦奋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难题,为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的军工生产、后勤保障、经济建设、科技文化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转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不仅如此,他们经过不断的实践锻炼和党的教育培养,很多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政府部门、厂矿企业、研究单位、医院学校的负责干部,或者成为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科学家、工程师等专门人才。可以说,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科技人才政策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及科技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本文作者 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教授 广州 510320)
(责任编辑 占善钦)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4期要目
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与经验(朱志敏)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整合研究:过程、特征与结果(吴晓林)
1969—1972 年中美关系缓和进程中的苏联因素(栗 广)
“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两部分与双重角色(杨凤城)
“大跃进”期间考古工作述析(刘建美)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工人运动的认识 (祝 彦)
试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周锦涛)
苏区史研究的视野扩展、方法运用与未来发展(何友良)
何干之与中国现代革命史著作的编撰——三本中国革命史教材的比较研究(梁 栋)
国外学者关于新中国历史上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论析(肖 娴 任晓伟)
国民党军队政工的发展历程及其痼疾(1924—1949)——兼与中共军队相比较 (卢 毅)
中共地下党组织与入闽初期的十九路军(薛宗耀)
精英史观和民众史观两个都讲全(张静如)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PC’s Policies of Recrui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and Giving Them Preferential Treatm ent during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Qiu Ruohong
In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the CPC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recrui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giving them preferential treatment.As early as in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War,the Soviet area adopted policies in this regard,but they were not yet complete and temporary in nature.In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moremature policies were issued and a system with rich contents came into being.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these policies were further enriched and developed and becamemore stable,profound and relevant.The Party’s policies on technical personnel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nd were highly significant,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victory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New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G316;K26
A
1003-3815(2010)-10-0060-08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科技事业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08BDJ005)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