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公共卫生思想与实践探析

2010-02-15 15:24李洪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卫生工作

李洪河

(河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毛泽东的公共卫生思想与实践探析

李洪河

(河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毛泽东的公共卫生思想是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就对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给予关注,并把它和人民军队的医疗、疾病问题等综合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积极地预防”,反对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以及“中西医结合”等诸多公共卫生工作办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公共卫生工作更为关注,相继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并切实领导了新中国的疫病防治、“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等,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为其后新中国的社会进步事业奠定了牢固基础。

毛泽东;公共卫生思想;爱国卫生运动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公共卫生事业视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条件,紧紧围绕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中心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等,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方针政策基础和组织领导基础。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公共卫生思想,回顾和总结建国前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卫生防疫、防病治病、保障健康、改善环境、移风易俗等公共卫生事业实践中的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不仅对拓展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领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党和政府领导今天的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毛泽东的公共卫生思想产生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然而“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1](P53)加上当时根据地群山绵延,气候潮湿;当地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群众缺乏卫生科学知识,缺少医药等,致使疟疾、痢疾、天花等传染性疾病在苏区普遍流行,严重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影响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上述状况使当时身为根据地主要领导者的毛泽东颇为忧虑,自然会认真考虑对改善人民健康条件,乃至对整个根据地斗争形势都至关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在他的亲自关怀下,1927年10月,井冈山茅坪红军医院成功创建。次年八九月间,小井红光医院建立;10月,毛泽东在其著名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着重指出,“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应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办法之一。[1](P54)此外,他还注意到了红军中缺医少药的窘境及各种卫生问题等。1927年11月,他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专门提到:“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医生药品均缺。现在医院中共有800多人。湖南省委答应办药,至今不见送到,仍祈中央和两省委送几个西医和一些碘片来。 ”[2](P25)1929 年 12 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的《决议案》中指出:“军政机关对于卫生问题再不能像从前一样不注意,以后各种会议,应该充分讨论卫生问题。”“卫生机关的组织应特别使之健全,办事人要找有能力的,不要把别地方用不着的人塞进卫生队去,并要增加办事人达到照料完备之目的。医生少和药少的问题,要尽可能设法解决。对于医生应注意督促他们看病详细一点,不要马马虎虎。”[3](P120)根据古田会议决议精神,1931年11月,毛泽东指示贺诚组织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总军医处,并任命贺诚为军医处长,开始着手制定红军卫生工作组织系统,颁布了全军通行的卫生法规。[4](P87-93)

但是,由于根据地环境卫生的基础条件较差,及国民党部队连续不断的“围剿”,造成了大规模的人群移动和环境污染,所以各根据地时有疾病暴发和流行。1932年10月17日湘赣省委给中央局的综合报告中提到:“湘赣苏区今年的疾病也特别严重,主要是打摆子、烂脚、秋痢。萍乡死了2000以上,莲花、攸县、宁、萍乡各机关的人员大部都病了,无人主持工作,损失更大。”[2](P43)毛泽东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他认为根据地之所以疫病流行,除上述原因外,还与根据地部队和群众生活习惯有关。为此他要求部队战士必须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并且规定了洗澡、洗脚、理发、烫虱子以及打扫环境卫生、厕所卫生等一些基本的卫生制度。在其着手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也列入了基本的卫生要求。1934年1月,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又把“组织军事的卫生疗站”看成与充实红军的供养和供给、组织联络前线和后方的军事运输一样,“同是对于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事业。 ”[5](P258)在全苏二大上,毛泽东又说:“我郑重地向大会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 ”[1](P138)

这一时期毛泽东还萌发了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的思想。1932年有报道称:“江西在去年三次战争中,因战争剧烈,死人也就很多,腐烂起来,是最易发生瘟疫的。闻最近富田一带,传染病非常厉害,甚至一天死六十人左右,受传染的人发寒热,抽筋,吐泻,不到一二天,厉害的不到几个钟头,就可把生命送掉,这种恐怖的传染瘟疫非常危险。”[6]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对当时的红军军医处长贺诚说:“红军的卫生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对保持红军的战斗力,发展革命战争的胜利极其重要。……现在许多人生疮害病,苦于没有办法来防治。卫生工作人员要向全体红军干部战士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发动群众改变生活环境,减少疾病滋生和传播。”[7](P67)在毛泽东的直接过问下,1932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发布了卫生防疫训令,公布了《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提出的具体防疫办法包括每半月大扫除一次;街道、铺店等环境扫除干净;疏通水道水池,排出污水等等。[2](P46)1933 年 5 月以后,毛泽东又先后签发了《卫生运动纲要》、《暂定传染病预防条例》等文件,对开展卫生运动做了较为深刻、详细的规定。毛泽东不但对公共卫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而且进行检查总结。1933年11月,毛泽东亲往江西长冈乡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在其调查报告中强调说:“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并表扬该乡苏维埃卫生工作抓得好。[8](P321)

很显然,毛泽东在分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共卫生问题时,是把它和这一时期红军的医疗、疾病问题等综合起来进行考察的。于是,他的诸多思想与举措就具有了一种保障健康、移风易俗的积极意义。

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经过抗日战争,直到解放战争结束,陕甘宁边区尽管仍受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封锁,但边区环境相对较为稳定。在此种情境下,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十分关心边区人民的疾苦,极力发展边区公共卫生事业,在继承和发扬红军公共卫生工作传统基础上,开展公共卫生防病活动,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是对疾病“着重预防”认识的深化。鉴于陕甘宁边区公共卫生状况较差,疾病流行甚广,且缺医少药、巫医盛行的严重局面,在毛泽东的大力督促下,1939年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加强卫生保健工作的决议。1941年,林伯渠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的报告中把“提倡清洁运动,改良公共卫生,改善医药,实行儿童保育,减少疾病死亡率,以增强抗日力量”,作为边区中心工作之一。[9](P181)1945 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发出了“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号召。[10](P1083)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公共卫生防病工作更加突出,“对于预防工作的认识更提高了”;“‘重视预防医学’,‘一分预防,胜于十分治疗’都是这个时候提出的”,[7](P259)并在全军进行了贯彻,从而使部队在传染病防治、行军卫生、营养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毛泽东还号召群众自己起来同愚昧迷信和不卫生的生活习惯作斗争。有资料证实,在当时的陕甘宁边区,伤寒、回归热、肺炎等急性发热的传染病常常夺去成年男子的生命,成人死亡率高达3%。因传染病和接生、育儿知识的缺乏等种种原因,婴幼儿的死亡率更高达 60%。[11](P458)其中的原因,则是旧社会遗留给边区群众的迷信、愚昧和不卫生的习惯。如边区最流行的疾病是由于饮食不卫生而带来的伤寒、痢疾、吐黄水等,由于旧法接生不卫生导致大部分产儿得四六风而死去等。还有因为文化的落后所导致的边区巫神猖獗:“全区巫神高达2000余人,招摇撞骗,危害甚烈”。巫神利用迷信欺诈群众,伤财害命。据延安县59个巫神致死人命的情况调查,他们共治死278人。华池温台区一个行政村49户300多人,每年每人迷信消耗粮食达3斗多。[12]可见积极发展医药卫生,反对巫神迷信,减少疾病和死亡,已是边区干部和群众刻不容缓的任务。1944年10月,毛泽东总结了经验,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发出号召:“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10](P1011)11 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指出:“我们现在提倡自然科学,是为着扫除边区人民迷信的、愚昧的思想和不卫生的习惯,普遍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 ”[13](P39)12 月,他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的演说中又指出:“专制主义者利于人民愚昧,我们则利于人民聪明,我们要使一切人民都逐渐地离开愚昧状态与不卫生的状态。”[14]他还号召各地政府和党组织,将卫生工作放到议事日程里面。正是在毛泽东的大声呼吁下,这届大会批准了边区文教大会通过的“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注意到当时因战争造成的大量伤病问题,却由于边区中西医相互敌视、各找对方弱点等不能得以解决。这已经关系到了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问题。为此,毛泽东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多次发出重要指示。194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参加纪念白求恩逝世周年大会时,毛泽东强调必须团结中医、发挥中医的作用。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第63次会议关于卫生工作的决议强调,加强对中医中药的研究,使中医中药的优良部分逐渐科学化。[15]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发表讲演:“陕甘宁边区的人、畜死亡率都很高,许多人民还相信巫神。在这种情形之下,仅仅依靠新医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新医当然比旧医高明,但是新医如果不关心人民的痛苦,不为人民训练医生,不联合边区现有的一千多个旧医和旧式兽医,并帮助他们进步,那就是实际上帮助巫神,实际上忍心看着大批人畜的死亡。”[10]](P1012)毛泽东也曾因患风湿性关节炎,特请精通中医的李鼎铭先生到杨家岭给他看病。当毛泽东主席和李鼎铭先生探讨中国医学如何发展时,李鼎铭认为,中西医各有长处,只有团结才能求得进步。毛泽东说:“你这个想法好,以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16]这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民情以及中西医并存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科学论断。“中西医结合”这一术语和概念从此沿用下来,这也是最早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论述,对建国后一系列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具有潜在的影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着眼于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已把军民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到革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提出了“积极地预防”,反对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以及“中西医结合”等诸多具体工作方针和方法,这些都说明毛泽东的公共卫生思想在这一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其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卫生工作成就对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毛泽东在日理万机的同时,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公共卫生工作也极为关注,做出了多次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工作方针,为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薄弱的卫生工作局面,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应从何着手?1949年11月卫生部成立后,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首要大事是要集中力量预防那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性疫病。[17]为此,卫生部于1950年8月首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18]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于1952年12月召开。毛泽东也为大会题了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19](P351)第三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于1953年12月召开。会议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正式确定了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即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并总结了建国以来卫生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必须坚持不懈地把爱国卫生运动和预防流行性疾病工作开展下去。[20](P7)卫生部连续三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关于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提出,为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上述卫生工作方针,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及时开展了艰巨的疫病防治工作。事实上,早在1949年10月,察哈尔省察北专区肺鼠疫的发生和蔓延已经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为此他专门致电斯大林,请求苏联派遣医疗队来华协助救疗。[21]1951年9月,毛泽东在其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2]从而明确了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本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卫生防疫工作的发展。对因疾病流行而造成的群众生活问题,毛泽东也很重视。1958年11月,河北邯郸地区伤寒普遍流行,痢疾、肠胃炎等疾病也时有发生,共波及到全区21个县、70多个村庄。其原因,主要是某些干部只注意生产,忽略了对群众生活的领导和关心。有些地方食堂工作做得不好,群众吃不到热饭,找不到暖和的地方,加上睡眠不足,使社员身体抵抗力下降,疫病蔓延很快。毛泽东看了这个消息后,心情很沉重。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抓了工作,忘了生活。”他立即批示将此件印发到即将在武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并进一步写道:“很值得注意,是一个带全国性的问题,注意工作,忽视生活,必须立即引〈起〉全党各级负责同志,首先是省、地、县三级负责同志的注意,方针是:工作生活同时并重。 ”[23](P530-531)

毛泽东的这种心情,在建国初期的血吸虫病防治中也有重要体现。对此工作,毛泽东将其作为一件大事,始终放在心上。1953年9月16日,当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的沈钧儒先生,将无锡血吸虫病防治所沈瑜撰写的有关南方血吸虫病的汇报材料附函寄呈毛泽东主席。当月27日,毛泽东即在致沈钧儒先生的信中指出:“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22]1955年12月21日,毛泽东要求各地党委“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若干种危害人民和牲畜最严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虫病、鼠疫、脑炎、牛瘟、猪瘟等。”[24](P509-510)1955年底,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出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会议并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领导小组,统抓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6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了消灭鼠疫、血吸虫病和积极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等疫病的任务。[25](P55-56)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再次发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3月,毛泽东对即将召开的第二次防治血吸虫病会议三次做出批示。[22]1957年4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4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证执行国务院指示的通知。1958年7月1日,毛泽东在读完6月30日《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报道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遂作《送瘟神》诗二首,充分表现了毛泽东无比激动的心情和把迷信传说中散布瘟疫之神“纸船明烛照天烧”的坚定决心,也表现了人民领袖对于人民卫生防疫事业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极大关怀。[26]

此外,毛泽东还把灭除“四害”作为公共卫生防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极为关注。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作了《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指出:“还有一个除四害,讲卫生。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这四样东西,我是很注意的。……中国要变成四无国:一无老鼠,二无麻雀,三无苍蝇,四无蚊子。”[27](P470-471)10 月 12 日,毛泽东在修改《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及修改稿)》第28条时写道:“除四害的根本精神,是清洁卫生,人人振奋,移风易俗,改造国家。 ”[28](P606)在10月13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做了《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的讲话,再次指出:“除四害是一个大的清洁卫生运动,是一个破除迷信的运动。……如果动员全体人民来搞,搞出一点成绩来,我看人们的心理状态是会变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就会为之一振。我们要使我们这个民族振作起来。”[29](P494)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要求开展一场全国性的灭除“四害”的群众运动。据不完全统计,1957年12月至1958年3月,关于除“四害”、讲卫生问题,毛泽东亲自起草的文件、写的信件和做的批示竟达10余件之多,对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的蓬勃开展给予了热心的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公共卫生事业的论述远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但其中却渗透着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对人民生命和健康的殷殷关怀。也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重新学习毛泽东关于公共卫生工作的论述,回顾毛泽东关心人民公共卫生事业的光辉实践,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公共卫生工作,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编委会.新中国预防医学历史经验:第1 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张汝光等.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史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

[5]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苏维埃中国[M].北京(内部印行),1957.

[6]项英.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N].红色中华,1932-01-13.

[7]冯彩章,李葆定.贺诚传[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

[8]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孙隆椿.毛泽东卫生思想研究论丛(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0]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8集[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12]温金童,李飞龙.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卫生防疫[J].抗日战争研究,2005,(3).

[13]刘新芝等.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老一代革命领导人对卫生事业的关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14]1945 年的任务[N].解放日报,1944-12-16.

[15]李经纬.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医工作史略 [J].中医杂志,1986,(8).

[16]李鼎铭先生给毛主席看病[N].文汇报,1983-0l-16.

[17]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卫生防疫事业探论[J].党的文献,2006,(4).

[18]毛主席为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一九五○年八月)[J].山东医药,1978,(12).

[19]朱潮等.新中国医学教育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

[20]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1]李洪河.建国初期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以1949年察北鼠疫防控为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3).

[22]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文献选载[J].党的文献,2003,(5).

[2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4]毛泽东文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5]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6] 毛泽东.送瘟神二首[J].新华半月刊,1958,(20).

[27]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9]毛泽东选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责任编辑 闫明]

Mao Tse-tung’s Thought of Public Health and Practice Analysis

LI Hong-h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Henan,China)

Mao Tse-tung’s thought of public healt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deology.From the revolutionary war,Mao Tse-tung concerns public health and put it together with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s medical care,disease and so on.He puts forward to approaches of“positive prevention”,against illiteracy,superstition,unhygienic habits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 many operating procedure about public health.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Mao Tse-tung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health work which relation to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Then he puts forward four principles,and effectively leads the work of the new China’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 of “eradicate fly,mosquito,rats,cockroaches”.It greatly improved the level of health and the people’s health in the new China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ause of social progress of new China.

Mao Tse-tung;thought of public health;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

A84

A

1674-0955(2010)02-0102-05

2010-02-15

200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毛泽东的卫生防疫思想及其现代启示研究;200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建国初期的鼠疫流行及其防控研究

李洪河(1968-),男,河南睢县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政治学博士后。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卫生工作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不工作,爽飞了?
卫生歌
讲卫生
选工作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