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讯
我国的垃圾收集采用混合收集,许多国外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不安全适用于我国。我国的垃圾处理最终应走综合处理之路,堆肥和填埋的结合、焚烧和填埋的结合,等等,才能使得各种处理技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我国固废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有望持续10年以上。我国的固废处理行业尚处初期阶段,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还非常低。但是,在政策驱动下,产业发展正在进入高速增长的拐点,预计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有望持续10年以上。预计2020年固废处理将拥有6814亿的投资规模,占环保总投资的30%,而这一比例最终要提高到50%左右。
固废处理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固体废物处理设备正处于快速增长期,近3年环保设备行业产值增长分别为13%,17%,25%,均高于G D P增长速度,2009年增速超过G D P增速的2倍。2010年,固体废物处理设备按照“十一五”规划,达到110~120亿元的目标,占环保行业产值比例由2年前的5%提高到10%~11%,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市场的增长率将高于环保设备行业的增长率,固废处理相关设备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万通公益基金会将首批10套资源回收箱捐赠给北京大兴区清源街道康隆园社区。作为资源回收箱受益方的清源街道,启动社区“资源回收日”活动,动员更多居民参与到资源回收事业中来。
资源回收箱系列产品在国内著名工业设计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李乐山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于2010年1月正式完成了社区用资源回收箱和学校用资源回收箱的产品设计。首批制造的社区用资源回收箱每套包含3个箱体,每个箱体都具有其特征标志颜色及具可识别特色的投口,分别用于饮料瓶罐类、纸类和其他塑料类废弃物的分别投放和回收。目前,首批50套(150个)社区用资源回收箱完成生产,并计划逐步推广至7个社区中去。
在调研居民社区使用状况的基础之上,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还计划适时研发适用于旅游地点、商业中心、学校、办公楼、街道、机场/火车站、临时公众活动场所、公园等公共场所的资源回收设施。据悉,20套校园用资源回收箱也已经研发完毕,预计将于近期进入北京四中、八一中学、首师大二附中等中学,伴随着资源回收箱在校园中的试点应用,校际资源回收比赛也即将拉开帷幕。
近日,河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建设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型社会的力度。
根据部署,河南省将着力培育五大循环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高碳型向减碳低碳型转变,努力建设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省。
河南省政府提出,争取到2012年实现全省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比2005年提高22.6%,能源产出率提高37.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8%,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44.5%。
省政府提出了要打造五大循环产业链。即依托有色、煤炭、非金属矿、农业和再生资源等省优势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重点打造“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合金)—铝材 (深加工)—赤泥、尾矿等资源化利用”、“煤炭开采—煤化工 (火电)—综合利用”、“非金属矿产开发—加工—综合利用”、“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再生资源回收—再制造(再生)产品”等五大循环产业链。
据介绍,市民可以通过积极创建绿色社区,以及通过自身的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节约型消费模式,来积极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同时,作为政府部门,也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城市能源体系,加快发展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全面推广建筑节能等措施,来建设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型社会。
浙江兰亭高科有限公司的路面废旧沥青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项目近日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支持。
该项目以新型沥青再生配伍、创新工艺及制备技术为依托,实现资源的循环回收利用,可年产再生沥青混合料600万t。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废旧沥青混合再生料可比全新沥青混合料每吨节约成本近200元。
我国每年柏油路翻修中的沥青混料废弃物高达3000万t左右,且每年以10%比例递增。早在几年前,交通部就确定沥青路面再造关键技术为重点研究项目。浙江兰事高科有限公司通过多年攻关,克服了软硬件技术中的一系列难题,研发出废旧沥青再循环利用的成套关键技术,让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后重新使用到道路上。该项目由此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这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中,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废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料仓防离析装置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