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文,黄爱芳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随着我国矿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固定资产投入占矿井建设、生产投资比例也越来越大。据我国目前大型、特大型煤矿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固定资产多占企业总资产的46%~69%[1]。因此,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且已经受到煤炭企业管理层的重视。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煤炭企业纷纷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重新设置组织结构,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内部管理程序,控制了固定资产的流失,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建立了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企业的资产整体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1)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内涵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是指煤炭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传导设备、动力设备、生产设备、综采综掘设备等,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煤炭企业固定资产型号多、类别复杂,且分布范围广,流动频繁。
(2)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的定义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是指在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煤炭企业,从固定资产的运行状态出发,按照固定资产的采购、保管、使用、维护、维修、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等发展阶段和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以及固定资产运行规律,判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程、措施执行与运作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固定资产良性运行的规律要求,从而反映出某个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以及固定资产的运行状况。
(1)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以固定资产运行状态为出发点。物质形态、价值形态和信息形态是固定资产从采购、使用到退出整个过程的三个基本运行状态,贯穿于固定资产运行的整个过程,也是评价固定资产运行质量的三大尺码。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物质形态的完整与否决定了价值的大小,价值的大小又反映了物质形态的完整程度。但是,信息的不可靠和不完整,会导致实物完整程度与价值大小的不统一,从而引起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混乱,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和利用效率降低。因此,处理好固定资产的物质、价值和信息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固定资产顺利运行的基本保障。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固定资产不仅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运行,而且需要良好的外部关系协调,才能持续发展。物质形态、价值形态和信息形态从三个独立但相辅相成的方面,评价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内部的运行情况。但是,任何制度的良好运行,都受到人的调配和行为的制约,因此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使固定资产良好运行得以持续发展。人力资源运行质量,是固定资产运行质量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系统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需要运用系统理论来指导。把固定资产管理看做一个子系统,处于企业大系统之中,受到其它子系统和条件的制约。通过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内部运行的相互关系及规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的相互关系及规律,在总体上把握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更加明确评价的重点内容,使固定资产发挥最优的整体效益。
(2)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构建方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复杂的事务管理决策方法,其特点在于能够通过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利用较少的定量和定性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条理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问题提供简便、科学的决策方法。文章按照层次分析的理念,分析固定资产运行质量,将物质运行质量、价值运行质量、信息运行质量和人力资源运行质量逐层展开,形成目标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体系结构。
(1)物质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与分析
健全固定资产采购制度。采购前,要进行使用必要性分析,然后提报计划,由设备部门作技术经济论证,然后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签订合同。购买时,遵循专门的采购纪律和严密的采购程序。
固定资产现场管理,是指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保养和保管。首先,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任务,合理配置设备,充分发挥设备利用效率;其次,要正确使用设备,使设备在正常负荷下发挥最大的效能;第三,要为设备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实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确保机器设备清洁、稳定;第四,加强对闲置设备和设备备件的保管,保证设备完好,备件齐全,同时做好备件的回收修复工作。
随着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状态维修逐渐发展起来。对于煤炭企业来说,状态维修是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模式。状态维修是以设备的实际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制度,对预测设备零部件的寿命周期、确定检修的项目和备件需求计划、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2]。
对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资产,要进行更新或改造。进行更新改造之前,要进行合理的经济和技术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更新改造方案,使资产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要制定相应的回收、转让或出售程序,以及相应的权限和报批程序,明晰责任,不能随意处置,以防管理人员或使用部门擅自报废、转让而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2)价值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与分析
预算管理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在固定资产账户检查和实物清查的前提下,开展预算工作,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包括投资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估,经济寿命与折旧、寿命周期费用、寿命周期效益、设备综合效率分析等,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整体效益。
固定资产凭证是登记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和进行固定资产账务核算的原始依据,能够反映固定资产内控执行情况和相关部门、人员职责履行情况。因此,要建立完整准确的固定资产凭证和原始记录,确保固定资产有账可循。固定资产财务核算,要根据企业性质、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等,确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固定资产标准、折旧年限、折旧方式以及合理计提减值准备,制定合理的核算办法。
正确、及时地处理好固定资产账务,才能正确反映和监督各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内部转移和维护维修等内容。要结合会计报表,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利用效果,加强资产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和固定资产经济效益审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谋取更大的资产管理效益。
现有的固定资产,不可避免的在质量、功能、效率以及配置结构等方面出现滞后或淘汰的现象[3]。要有目的地定期盘点、专项检查、不定期检查,了解资产分布、使用状况和完好程度,盘活滞后或闲置固定资产,发掘其潜能,确保固定资产的合理、节约使用,保证固定资产发挥正常效能。要根据检查结果如实登记,对盘盈和账外资产全部估价入账,对盘亏和报废的资产要按报批程序进行处理,以保证账实相符。
(3)信息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与分析
资产记录工作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完成,检查核对工作则应由财务部门完成。将资产记录和资产管理实质性地分开,使企业资产管理形成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以保证资产清查的真实和完整。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要求供货商提供详细的设备资产清单和价值(包括附属设备和赠送设备),以免造成附属设备估价不准、设备账与实物不符、设备账与技术档案不符的情况,导致账外固定资产的存在;基建过程中,要提前预控,使竣工投产转固后形成完善的账、卡、物及金额相一致的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为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打下基础。
固定资产的数据更新,主要包括资产的新增、折旧、维护维修、调拨、更新改造/报废等,要及时记录资产状态(在用、未使用、封存、报废等)的变动情况,并将状态改变的日期、原因等信息及时存档,保证数据查询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固定资产信息管理,不仅包括固定资产台账、技术档案的管理,还包括备件备品的管理、计量仪器仪表的管理以及设备图纸资料的管理等。同时,要按照资产的类别、品种、规格、型号、存放地点或使用人,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和实物卡,并形成固定资产电子档案,便于追踪。
(4)人力资源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与分析
要建立科学、明晰、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结构,实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和分级管理,使各职能部门都清楚自己管辖的范围,部门内各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位置、承担的责任、拥有的权利,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本部门固定资产完整无缺,运转良好。对指定班组和专人保管使用的固定资产,要经常进行检查,坚持做到层层负责,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处于安全和有效利用的良好状态。
固定资产管理的提高,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努力,也离不开现场人员的维护和保养。因此,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加强对使用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学会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和简单维修所用的设备。另外,随着设备的精密性和复杂性的提高,对维修人员的技能和数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维修工作需要有机、电、仪等多种技术人才,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设备维修队伍。
综上所述,可以对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一个形象分析,将物质运行质量、价值运行质量和信息运行质量看作固定资产运行质量的主体内容和基本特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均衡的三角形。其中,三条边长分别代表这三项内容的好坏情况,三角
形的面积大小代表固定资产内部运行质量的状况。人力资源运行质量相当于三角柱体的高,决定了固定资产良好运行的长远性。
从木桶理论映射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某一方面的运行质量不代表总体运行质量,各方面之间是相互制约、配合和协调的,最差的某方面可能制约总体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寻找弱点作为重点评价对象,才能促进总体持续上升。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固定资产的信息运行质量和固定资产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运行质量,并构建了煤炭企业固定资产运行质量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1] 计美云.当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6(12):17-18.
[2] 苏晓辉,王铁军.大型煤炭基地设备管理及维修模式探讨[J].煤炭工程,2007(11):131-133.
[3] 董春江,孟祥红.浅谈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9(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