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崇菊,王 群,郝志斌
(1.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550002,贵阳;2.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550002,贵阳)
2009年7月—2010年4月,贵州省持续干旱少雨,发生历史罕见的夏秋冬春连旱,尤以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最为严重。本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均为历史所罕见。根据已建84个气象站的统计,全省88个县(市、区)中共有85个县(市、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其中83个县(市、区)先后出现重度以上旱情,而特重旱情县(市、区)则达到76个。干旱的范围和强度均突破贵州省气象历史极值,尤其以西南部最为严重。
降水持续异常偏少、气温持续偏高以及蒸发量大,是导致贵州省出现历史罕见夏、秋、冬、春四季连旱的客观原因。
(1)降水持续偏少
根据全省已建的84个县(市、区)气象站的监测资料显示,从2009年7月—2010年4月底,全省降雨较常年大幅度减少,雨季提前结束,特别是西部地区雨季提前近1个月结束。从2009年7月—2010年4月的30个旬中,有26个旬的降雨量较常年偏少,特别是2009年入秋以后,降雨量偏少更为明显,全省大部分地区总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甚至偏少8成,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极低值。
(2)气温持续偏高
全省自2009年7月以来,气温持续偏高,与历史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偏高0.5℃,中部地区偏高1℃以上;入冬以后气温偏高加剧,大部分地区偏高1℃,其中西部及西南部地区偏高2℃以上,有19个县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限,望谟、册亨等在2月甚至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
(3)蒸发量大
由于气温持续偏高,南风大,导致蒸发量大,其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地面水汽蒸发量比历史同期偏多约3成。根据累计降雨量与累计大型蒸发量分析,西部、南部地区相对常年水分亏缺达500mm以上。
(4)江河来水减少
受降雨量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和蒸发量持续偏大的影响,贵州省江河来水较历年同期明显减少,工程蓄水量严重不足。根据各河流实测资料,2009年12月1日—2010年4月底,全省河道来水量为82.34亿m3,比多年同期偏少5成[1]。主要河流平均来水量与多年同期均值比较偏少3~8成。水库蓄水严重不足。2010年4月末,全省水利部门管理的塘库蓄水量6.69亿m3, 为应蓄水量的33.7%,较2009年同期少蓄5.02亿m3,减少42.9%。全省17 983座水库(含山塘)有12 145座降到死水位,占67.5%;有1 780座完全干枯。根据全国气候干旱区划示意图[2,3],贵州省属于水分盈余区,而本次干旱期间水分严重亏损,也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本次干旱期间的气候特殊性。
(5)其他原因
分析此次旱灾成因,除灾害天气过程本身的共同特点外,还有以下原因: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施农业所占份额较低,抗旱能力明显不足[4];二是受当地财力、物力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比例较高,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投入抗灾救灾的人力物力也明显不足;三是受灾较重的西南部农事季节早于其他地区,以小麦、杂粮、油菜为主的田地,农作物受灾面积广、程度重。主观方面,群众早期抗旱防灾减灾意识普遍缺乏,加上旱情旱灾预警预报科技水平较低和抗旱减灾新技术推广乏力等因素也加剧了旱灾损失程度。
此次干旱是贵州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危害大等特点。
(1)旱灾持续时间长
从2009年7月初—9月中旬,部分地方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灾害,给农村饮水和秋季作物造成了影响。8月由于连晴高温,除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外全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东部和南部最重;9月1—14日,贵州省遭受秋旱影响,因干旱是从8月开始的,严重的夏秋连旱共造成79县(市、区)受灾,其间全省气温之高、降水量之少仅次于1990年。进入冬季后,旱情进一步加剧,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安顺市等大部分县(市、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10成,特别是2009年11月—2010年4月,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大部分地区显示降雨不足10 mm,总体上比常年同期偏少9成,局部乡镇甚至偏少100%。干旱持续时间最长的兴仁县长达242天,以西以南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在150天以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六盘水市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安顺市南部在200天以上。
(2)受灾范围广,损失严重
旱灾期间,旱情最严重时全省有73个县(市、区)达到特重级气象干旱标准。受旱情影响,全省除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没有上报灾情外,其余85个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占全省总县区数量的96.59%,其中55 个县(市、区)、482 个乡(镇)受灾较为严重。干旱的范围和强度均突破了贵州省气象历史极值,尤以西南部最重。
(3)对农村种植业影响尤为突出
受旱灾影响,作物长势差,小麦、油菜、蔬菜、水果、茶叶等受到严重影响,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夏收粮油严重减产。重旱期间,小麦多数处于分蘖、拔节至孕穗期,部分处于抽穗期,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干旱造成长势较弱、分蘖差,提早抽穗不结籽。油菜处于开盘、抽薹期,干旱造成营养不足而提前进入生殖生长,产生早薹、早花,不结荚或不结籽,严重影响产量的形成。分品种看,小麦、杂粮、油菜受旱影响较大,马铃薯相对影响较轻[5]。分地区看,黔西南、安顺夏粮减产幅度较大,同比夏粮总产减少80.40%、56.20%,油菜减少98.52%、63.25%。同时,干旱造成蔬菜生长迟缓、抗性减弱、产量下降、经济价值降低,部分田块蔬菜干枯死亡,城镇蔬菜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受到一定影响;果树、茶树因缺水长势普遍较差,春茶产量下降,部分新建茶园、果园苗木枯死,对水果、茶叶生产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干旱还影响春播生产进度。
(4)农村生活及养殖业受影响较大
因持续干旱导致来水减少,部分乡(镇)供水形势严峻,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突出。畜牧养殖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缺水,畜禽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引起畜禽发病,畜禽生产性能下降或死亡,尤其以规模养殖场较为严重。由于畜禽饮水困难、饲草饲料严重不足、养殖成本上升等原因,畜禽价格下跌使农户受损。同样由于不少河流断流、山塘干涸、泡冬田脱水、水库水位急剧下降,造成不少稻田过冬鱼种、亲鱼严重损失,大量水面无法再从事养殖生产,部分网箱养的鱼出现缺氧死亡,渔业生产损失严重。
(5)因旱影响行业众多
本次旱灾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影响除了农业及农村饮水外,更涉及城镇供水、工业生产、水力发电、交通运输、服务业、森林防火以及生态环境等。
据统计,2009年7月上旬—2010年3月18日前贵州省降雨持续偏少,3月18日后降雨逐渐增多,但主要集中在北部及东部地区,累计雨量在100mm以上,最大雨量为黄平的204 mm,而其余地区不足100 mm,其中毕节地区大部、六盘水市、安顺市西部及南部、黔西南州北部(安龙、册亨分别为87.8mm、98.8mm)、黔南州西南部降雨不足60mm,最小雨量为赫章的24.8 mm,维持中度以上干旱,局部重旱。直至2010年4月24日,全省特旱区域完全解除,但仍有17县为重旱,其中重旱县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中南部、安顺市东南部以及黔南州的南部。
①对旱灾认识不足,抗旱意识有待增强。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汛轻旱的思想,尤其是对抗大旱、抗长旱准备不足。今后必须提高对旱灾的认识,对可能发生的持续性旱灾保持高度警惕,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争取抗旱工作的主动权。
②抗旱基础设施落后,工程型缺水问题依然突出,工程抗旱能力亟待提高。受喀斯特岩溶山区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全省平均约3个县(市)才拥有1座中型水库,供水保障率低,远远满足不了抵御大旱的需要。另外,目前仍有800余座小型水库没有得到治理,难以正常发挥抗旱效益。此外,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匮缺,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缺乏供水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此,今后要切实加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同时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工程体系层面提高全省抗旱能力。
③抗旱投入不足,应切实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力度。由于长期缺乏稳定、灵活的抗旱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许多抗旱设施严重老化失修,抵御干旱灾害的标准低、能力差。近年各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一定投入,但由于贵州省经济基础比较差,地区配套资金到位困难,抗旱经费来源渠道少,严重制约了抗旱减灾能力的持续提高。为保证抗旱减灾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增加抗旱资金财政预算,特别是旱灾易发区的应急资金投入。针对旱情监测预警硬件、软件设施严重匮乏问题,努力争取另列专项资金,以加快实现旱情、旱灾信息传递更快、更准的目标。最后,还应增加引进人才和对现有人才培养的投入。
④抗旱工作制度不健全,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亟待提高。一些地方旱情旱灾信息报送机制不完善,情况掌握和上报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程序不规范、时效性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抗旱单项预案编制差距大,同时,有的地方对应急预案启动边界条件研究不够,达到启动条件而未启动相关响应,防灾减灾仍存在随意性,以抗旱预案为重点、抗旱法规为核心的工作体制、机制亟待完善。今后要加强抗旱管理能力建设,继续抓好抗旱单项预案的编修,形成以各级预警及其响应为核心的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增强抗旱手段,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抗旱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⑤抗旱技术水平与现代化防灾减灾要求不相适应,新技术推广乏力。贵州省抗旱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滞后,远满足不了抗旱工作需要。此外,干旱保险仅停留在研究层面,还没有形成操作性强的制度,今后要在抗旱减灾的各个环节运用科学技术,加大旱灾科研扶持力度,重视旱情监测预警预报、旱灾风险分析方法、防灾减灾保障体系、人工增雨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
总之,工程措施是实现贵州省抗旱减灾的基本手段,但由于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技术等条件限制,仅靠工程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的减灾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今后,在进一步完善抗旱工程体系的同时,应不断加强目前还相对薄弱的抗旱减灾法规、管理、体制、土地管理、风险分担、公众参与、高新技术应用等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并与工程措施整合,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综合抗旱减灾体系,以全面提高抗旱减灾工作水平。
(注:感谢贵州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贵州省水利厅、贵州省减灾委、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农委等部门对文中数据提供的大力支持)
[1]贵州省水利厅.贵州省水资源公报[R].2008.
[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抗旱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刘颖秋,宋建军,张庆杰.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抗旱战略研究[R].2005.
[5]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贵州省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杨序顺,周美一,黄家源,等.贵州省自然灾害年表[M].贵阳:贵州省人民出版社,1992.
[7]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中国水旱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