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一,张永寿,宗景军,汪鹏飞,杜祥民
济南军区总医院 医学工程科,山东济南 250031
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高科技在医疗设备领域中的不断应用,医疗设备成为体现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某台价值不菲的设备每年只使用几次的情况。医疗设备使用效率低下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资产的贬值,也严重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疗设备从购置到淘汰报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经过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根据我们的统计,影响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因素主要有:
目前各大医院普遍存在着仪器设备引进购置与应用开发、效益评估脱节的情况。一些医院为了提高声誉和收益,盲目攀比,超前配置各种大型医疗设备,造成设备使用率低、资源浪费。有的设备购买时未作详细的市场分析或过于乐观,买入后患者稀少。有的科室已有设备使用效率已经很低,但仍然申请购买同类设备,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投资。
有的设备选型时追求大而全,但由于技术及病人来源等因素,只利用了一部分功能,而其余功能未开发利用。据报道,我国CT等仪器的功能开发率只有30%,很多设备已具备所需功能但未开发使用,甚至又购买了更加昂贵的设备,导致资源浪费。
有的设备买入后故障不断,科室人员不愿使用,长期闲置。还有的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或缺少必须的配件耗材,或者售后服务差,设备发生故障后,维修跟不上,停机待修时间长,直接影响设备使用效率。
当科室提出设备购置申请时,应同时提供拟开展业务的情况和市场需求分析,另外设备管理部门应统计科室已有同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区域内同类设备的分布情况,一并提交至设备委员会进行讨论,对于医疗市场已饱和或现有同类设备使用效率低的申请加以否决。这样就可以保证购置的设备都是科室发展所确实需要的,从源头避免设备购入后闲置。
招标时,不宜将价格作为唯一要素。评标专家应包括资深工程师,对于存在设计缺陷、故障率高或售后服务差的设备应不再购买。
签订合同时,要对人员培训、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作出详细规定,对备件、响应时间等关系设备运行保障的事项要逐一落实。
设备购入后,要及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必要时可派出人员到厂家或已开展同类业务的单位进行学习。对设备功能要尽可能开发,使设备效益最大化。
对使用科室人员的培训要做到能够熟练操作设备,熟悉设备工作状态,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以便及时维修。根据我们对设备维修情况的统计分析,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报修的故障中40%以上是人机连接未处理好或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做好使用科室的人员培训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我们联合科训科、护理部等部门定期举行专题讲座示范,并在院内网开辟学习专栏。开展两年多来,监护仪、呼吸机等小修次数明显减少,导联线等人机连接耗材的需求较之前下降了37%。
对设备工程师的培训包括设备的工作原理、必要的参数调整方法、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等,应能做到一般性故障不出院即可解决,严重故障可初步确定故障部位。
2.3.1 规范设备日常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医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元件逐渐老化,性能下降,如能及时加以保养,有可能延长设备的运行时间。通过及时保养减少故障率,可以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设备完好率,从而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打下基础。
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由科室使用人员和设备工程师共同完成。使用人员主要负责环境的保持和设备表面清洁工作,设备工程师则要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对大型精密医疗设备要制定专门的维护保养规程和计划,每次维护要有记录。我院全面规范开展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两年来,维修费用较之前下降41%,大型设备停机时间和大修次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3.2 优化维修流程,保证设备及时维修。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是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要可靠、快速解决故障,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效率。在实践中,医疗设备的维修主要由院方设备工程师、生产厂商和第三方维修公司完成。三种维修方式各有自己的优势,院方设备工程师胜在响应迅速,生产厂商胜在配件丰富,第三方维修公司则具有价格优势。比较好的维修方式是综合利用各方力量,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工程师迅速响应,进行初步诊断和维修,对需要的配件联系厂商或维修公司购买。
对于存在设计缺陷或无配件的设备,设备工程师可发挥自身知识面广、思路灵活的优势,进行技术改造。对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设备要逐步淘汰,回收一部分投资用于新购设备。
医疗设备对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在购置和使用过程中的针对性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利用好有限的资金,避免资源浪费,使医院的投资效益最大化。
[1]徐新民,马长久.关于防止医院医疗设备资源浪费问题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 2000,21(3):43-44.
[2]种银保,唐超.论医疗设备全程效益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8(2):85-86.
[3]任艳鸿,卢金峰,王英泽.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2009(4):71-74.
[4]薛鸿,等.如何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6):46-47.
[5]周曙明.医院大型仪器使用率调查与管理[J].医疗装备,2008(12):24-25.
[6]高晓斌.基层门诊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学装备,2009(8):36-37.
[7]石骥,颜碧玉.对机器大型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09(10):76-77.
[8]韩小琴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0(11):175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