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东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外科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创伤,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损伤,在脊柱损伤中占首位,以T11~L1多见。治疗以内固定手术为主。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治疗,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此类患者40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7~55周岁。损伤部位:T116例,T1214例,L116例,L24例。致伤原因:跌倒伤4例,暴力及重物压砸伤10例,高处坠落伤9例,交通事故17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爆裂型骨折16例,骨折并脱位10例,单纯压缩性骨折14例,均为不稳定型。就诊患者中伴神经脊髓损伤20例,术前依据神经系统功能按Frankel分级法分级标准,A级3例,B级6例,C级8例,D级6例。均行X线及CT或MRI检查,确定神经或脊髓损伤情况及椎管内占位情况。受伤后到手术时间5 h~7 d。
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腹部悬空,以病灶椎体棘突为中心行作后正中切口,切口以显露两侧椎板及相邻椎间关节为宜,在C型臂X光机监测下,根据Weinstein解剖定位法定位,行伤椎上、下椎之椎弓根置入螺钉,安装AF连接杆,撑开复位,拧紧螺钉,将骨折复位固定,需椎管减压者,给于椎管减压后横突间植骨。术后给予常规负压引流24~48 h,应用抗生素7~10 d,术后2周拆线,体质量<50 kg的患者,要求术后卧床8周,体质量>50 kg的患者,要求术后卧床12周,后逐步锻炼下床活动。
40例患者术后伤口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术后X线复查,均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椎体高度恢复。术后随访6~18个月,40例均未发生定位错误,内固定松动3例,无断钉断棒病例发生,不明原因腰痛4例。当X线片复查发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时,即嘱咐患者严格卧床或支具外骨架固定8~12周,直至完全融合。CT检查见骨折块已复位,脊髓压迫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根据Frankel分级法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7例,E级27例。内固定AF钉取出后发现上位螺钉螺帽松动2例,轴向锁钉螺帽松动3例,均为爆裂骨折患者。
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目的是恢复伤椎高度,复位骨折脱位,维持脊柱的正常序列和生理曲度,恢复受伤椎管管径,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稳定脊柱,解除脊髓神经压迫,通过内固定、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目前的手术方法均围绕这些目的而进行,常用的手术入路包括前路和后路。前路手术减压较为完全,对前柱的支撑强度较强,可减少内固定物松动和疲劳断裂。但其操作复杂、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风险性大,而后路手术解剖较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容易操作,通过后路椎弓根系统撑开损伤的椎体,通过紧张的后纵韧带与椎问盘纤维环,将突入椎管骨块推向前方而复位。因此后路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如无特殊要求,建议胸腰椎骨折先行后路手术治疗,本组40例患者均行后路手术。AF内固定系统固定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一个切口同时行减压,固定,植骨一次完成,既能起到固定作用,同时能起到复位作用,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较好方法。
综上所述,利用 AF钉内固定加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是较为成功的临床运用手术方法之一。
[1]饶书城.脊柱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
[2]邹德威,海涌,马华松.AF三维椎弓根螺钉系统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4):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