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2010-02-12 19:14:52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2期
关键词: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

孙 伟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哈尔滨 150069)

1 中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国内外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中国幅员广阔、种质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我国花卉业有着极大的拓展机遇。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许多进出口贸易产品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优质产品无法相比,其中就包括花卉产品。我国种植花卉的数量在整个种植业中所占的比重十分有限,花卉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山东、云南、上海等几个省市,出口的产品也只限于传统名花如牡丹、兰花、水仙、荷花以及盆景和庭院花木之类。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增加了鲜切花、种苗、试管苗的生产与出口,但总的说来,花卉的出口品种仍十分有限,出口额还不足世界花卉贸易的千分之一,这就使我国出口创汇受到影响。

我国在花卉品种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有的花卉品种原产于我国,由于国外的企业有了某项花卉品种的专利权,我国的企业使用本品种时还要向外国企业购买专利;作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有着6000多年的园艺史,向全人类贡献了60%以上的花卉种质资源,但迄今为止,只拥有梅花一种花卉的国际登录权。中国的十大名花中,有8种(牡丹、菊花、兰花、月季、荷花、山茶、杜鹃、水仙)的国际登录权已经由其它国家瓜分,现仅剩有桂花一种花卉。现在,在国际各大展览上展出的很多花卉都是在中国培育,但是由于专利权不属于中国,企业要向国外厂商支付大笔产权费,这其中甚至包括很多中国的本土产品,如闻名天下的山东菏泽牡丹因为商标被美国抢注,今后要经美国允许后才能出口,这直接影响到众多花卉企业的切身利益。一些外国优质的花卉品种不敢进入国内发展,一位荷兰花卉专家道出了苦衷,他说一个花卉新品种的问世要经过六七年的时间,耗资巨大,一旦被国内企业使用,他再不会找你合作了。因此,国外企业去中国一次就够了。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花卉产业的生产规模还较小,影响其发展。另外,我国花卉产业起步较晚有关,花卉从业者的素质普遍较低等也是制约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因素。然而我认为我国花卉资源的流失,没有申请植物保护,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才是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这说明我国花卉产业在知识产权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2 花卉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

在国外,花卉知识产权问题早已被当作发展的重大问题来对待,而知识产权问题近年才逐渐为我国花卉界所关注。

2.1 产权保护不力

我国虽然已有知识产权法,但人们基本上还没有树立起产权的观念,产权法的执行力度也不够。我国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在出口花卉方面国家有一定限制,严格控制野生花卉出口,有些允许出口的花卉又受到国内政策的限制,在国外一旦发生纠纷,受损的往往是国内企业,依靠花卉产品出口的企业则会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另外,像组培技术发展到今天,已非常成熟,只要能得到一枝一叶,多年心血研制出来的优秀品种经组培就可以大量生产、变成大路货,所以外商不敢将最先进的品种带到我国来。由于产权保护不力,外国只卖给我们淘汰品种,生产出的终端产品根本进不了国际市场。加入WTO后,我们将要花大价钱来购买优质种苗的专利使用权,才能引入先进的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

2.2 研制出的优质品种得不到保护

国际市场向我们设置了森严的产权壁垒,而我们的大门基本是没有多少防范地向外人敞开。前不久报上一则消息说,江西省某地向日本出口1000盆虎舌兰。高女士对此不无忧虑:虎舌兰是我国独有的资源,且很有市场潜力,目前我国已有科技人员在进行有关科研。1000盆卖出去,价再高也有限,但虎舌兰是一种带有果实,由果实便可以繁衍的植物,不用多久便可繁衍出无数,其独有性这一价值便失去了。日本在品种的选育方面比我们先进,这些原生种一经培育成花卉新品种,我们再要生产,就要向他们付专利费了。

另外,我国科研人员和国家耗费大量精力、财力研制出来的品种由于没有专利保护,很多都是无偿地推广使用,大量付出没有相应的回报,大大影响了品种研究。曾有花卉王国、园林之国之称的中国,目前已没有太多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产品。云南的世博会上,展场大量美丽的草花虽是我国种出的,但种子来自国外。加入WTO,要参与国际竞争,从事优质花卉生产,必须付出一大笔产权费,这会给一些小企业带来很大压力,给花卉业带来阵痛,但无可避免。

2.3 花卉产权问题带来的损失

2.3.1 名优花卉品种的损失。我国的花卉品种众多,具有国外所没有的巨大优势,但由于以往我们没有注意到知识产权问题时,曾使我国的花卉业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牡丹、芍药是我国的传统花卉,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喜爱而普遍种植,由于没有申请品种权,被别国引种选育后成了别人的品种。以荷兰为例,荷兰育种者培育出的几十个品种的牡丹、芍药成为花卉界亮点。由于我国没有牡丹、芍药的品种权,荷兰只需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从我国引种牡丹、芍药,经过选育,培育出数十个新品种,并经申请取得了品种权后,我国要想从荷兰引进这些品种、繁育、培育,须向荷兰支付大笔的知识产权费。而如果不从外国引种、繁育、培育,中国花卉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中国是花卉的进口国,也是花卉的出口国,由于知识产权意识不强而丢掉传统花卉牡丹芍药的品种权,令人痛心而无奈。许多花卉在技术上很容易被克隆,自己开发研制出的花卉新品种,如果不申请品种权保护的话,将损失惨重。我国已加入WTO,国内花卉企业应该充分运用商标、专利、植物品种权等知识产权手段,切实作好花卉新品种的开发和保护,在保证中国传统花卉品种不丢失的同时,加大投入,研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花卉新品种,参与国际竞争,以保持竞争优势。

2.3.2 经济效益的损失。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全国适合发展花卉的省份为了加快发展花卉业,都不惜血本地引进当前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品种。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近1.1万hm2,鲜切花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2,但目前云南生产的大宗商品花卉品种90%以上是从国外引进的。引进这些花卉品种需要支付大笔的专利费,如果不支付专利费,就得不到好品种,在产品出口时还会受到严格限制。仅云南一个省每年在进口种苗、种籽上就需300万元人民币,引进种球需近亿元人民币。花卉市场是一个世界市场,因此一些国家为了保障本国利益或某些国外经销商为了获取利益,经常把在国外属于流拍或者是中低档种球、种苗、种籽高价卖到我国,致使许多中国市场上的花卉都是外国淘汰的品种,从而从种质上限制了我国花卉业的发展,产品出口之后很难占据高端市场。另外,中国目前花卉产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花卉品种质量不高,自主创新的花卉品种太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花卉培育应以引进为主,自主开发为辅,逐步向消化、吸收、创新方向发展。

3 建议和展望

由于中国缺乏有力的花卉品种保护办法,不仅无法调动本国花卉企业自主研发花卉品种的积极性,同时也制约了外国花卉企业前来投资,中国需对许多具体做法作出进一步规范。国人,尤其是政府、花卉业从业人员必须有强烈的产权意识、品牌意识。花卉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是花卉的品种,品种的竞争核心在于科研,科研落后是由于创新不足,创新不足是因为激励不够,而保护知识产权是实现有效激励的惟一办法,政府部门应当着手我国花卉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同时应当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为了扶持花卉企业、加快科研步伐,应当增加对花卉科研项目的投入,政府部门应当资助一些关键技术,扶持一些见效慢、投资长、风险大的科研项目;其他科研也可以充分调动一些民间力量,只要具有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民间一定会积极响应。

目前,我国已高度重视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形成以专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研发核心,企业为市场龙头的研发体系和网络,努力实现花卉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在资金方面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较好的花卉新品种的培育,以及新品种种苗规模培育和生产中试基地的建设,以此为我国花卉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花卉产业技术升级做出示范。

[1]赵梦.花卉新品种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M].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4(12):64-67.

[2]郝培尧.我国新花卉作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7(3):48-52.

[3]谢利娟,李涵,李灏.中国花卉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4(5):203-205.

[4]牛颖,韩雪莲.新花卉作物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J].内蒙古林业,2008(12):36.

[4]于继龙.如何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J].甘肃林业,2008(2):21-22.

[6]何小弟,金飚,徐玮玮.中国花卉业育种科技发展对策略论[J].农业科技管理,2004(6):24-26.

猜你喜欢
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
李鱓·花卉十二开
读者欣赏(2022年12期)2023-01-10 02:52:08
青菜新品种介绍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0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32
《花卉之二》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37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2016年5期)2016-12-01 06:58:32
知识产权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