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探讨

2010-02-12 19:14曹彩杰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2期
关键词:旅游区集群森林

曹彩杰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森林生态旅游是把宝贵的森林资源转化为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效形式,符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密切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途径。森林旅游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努力和长期产生效益的事业。形势越好,越应从战略的高度研究森林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应对方向,所以要把森林旅游区建成为一个物种丰富、稳定性良好的生态系统,就要遵照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1 产业集群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群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产业集群是借用它来说明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在特定的领域中,大量的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有关的机构(如大学、产业协会等),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最早提出产业集群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要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其本质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1.2 产业集群的类型

按集群的成因,可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种类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市场创造型产业集群、资本流动型产业集群、政府替代型产业集群。

按集群的产业性质,可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产业集群。

1.3 产业集群的特征

与其它的经济组织形式相比,产业集群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1)地域集聚性。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集聚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集群单元既相互独立又通过各种经济关系相互关联,利用群体优势形成外部规模经济。(2)互惠共生性。和生物体的共生现象一样,产业集群内的集群单元在集聚时,功能可以互补,资源相互利用形成互惠共生,使得各自都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学、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企业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借助学、研单位的科研实力也得到加强,达到了双赢的目的。(3)合作竞争性。产业集群内集群单元的互惠共生是一种合作,但竞争在企业群落中是普遍存在的,集群单元之间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为达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合作竞争。(4)资源共享性。产业集群内集群单元可以共同利用区域内的交通、金融等公共设施,利用共同的人才市场,共同的信息资源,以及知识溢出效应和区域品牌等资源,以实现自我发展。(5)灵活专业性。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企业间形成密切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2 森林旅游的基本内涵概述

2.1 森林旅游概念的界定

景源:是指风景资源、风景名胜资源或风景旅游资源,指能引起社会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分为自然景源、人文景源、综合景源三大类。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

森林风景资源:是指森林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物质和因素。

森林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和依托森林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在林区内进行的、以观光、度假、考察、保健、探险等为主要目的的野外旅行及游憩活动,无论这种野游是直接还是间接利用森林,都属于森林旅游的范畴。这里须指出,森林旅游并不仅指在森林公园、国家公园或风景名胜区内的森林中进行游览,而是广泛地指在森林中的游憩行为。

森林公园:是指经过精心规划设计而建设的以森林景观资源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照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这里须注意到,只要具有优美的森林景观,适合于开展森林游憩活动,不一定有许多设施,仍可视为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资源和有各种价值的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加以特别保护的区域。

2.2 森林旅游的主要旅游形式

2.2.1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哲学层面的,是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哲学;其二是科学层面的,指的是科学技术的研究,着重环境容量和旅游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其三是商业意义的,指的是一种旅游产品。因此,生态旅游最大的特点是实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实质上也就是“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

2.2.2 自然观光旅游。自然观光是森林旅游产品中开发最早、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它包括名山大川、峡谷湖泊、温泉瀑布、森林草原等。自然观光旅游具有良好的环境教育功能,同时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欣赏大自然之美、陶冶个人情操、锻炼人生意志的益处。自然观光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多种旅游产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适合所有森林旅游区。

2.2.3 野营旅游。野营旅游虽然是一种便宜的度假方式,但它满足了旅游者接近大自然的欲望,因此受到客源市场广泛的欢迎。在中国,野营作为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更适合于气候温暖的南方,主要为城镇居民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提供度假、休闲、康健、娱乐服务。适合所有森林旅游区。

2.2.4 狩猎旅游。狩猎旅游是一种高层次、高消费的旅游活动。在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禁止狩猎。但在经过慎重选择的游憩区可以限量有控开展。在有些情况下,狩猎区可以成为受保护的动物栖息地的有用延伸,还是当地人就业、创收、食肉及其他有用产品的来源。

2.2.5 摄影旅游。摄影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旅行,并拍摄自己的作品的旅游方式。在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拍摄自然景观充满期望,并将自然旅游与摄影旅游视为一举两得的体验方式。

2.2.6 文化旅游。利用地方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开展一般文化旅游是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的重要旅游产品之一。

2.2.7 民俗旅游与民族风情旅游。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的旅游活动,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和文化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并吸引外来旅游者,是一种生动活泼、强调参与的新兴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具有质朴的民间性、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文化背景的可靠性、情趣的乐观性和时空的混融性。

2.2.8 其它旅游。休闲度假旅游:适合以城郊型、海滨海岛型、温泉名山为主的森林旅游区,适合以城近郊及名山型的森林旅游区。

3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

3.1 坚持走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

森林旅游是以森林为主体的旅游形式,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生态效益应居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之首。开展森林旅游以后,人们对森林景观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中国森林旅游的建设宗旨决定了森林旅游必须沿着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保持森林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实现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在观光区一定距离之外,建立游客集中的游人村,而将己建立在景区内的接待设施等建筑物毫不怜惜地加以拆除。加强游客容量的控制,并设计出容量的上限,以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对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制定相应的轮休计划,确保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自然和完整。

3.2 保持地域传统的文化特色

国外森林旅游的开发较早,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但是,在吸收国外森林旅游规划经验的同时,必须防止不切实际地模仿、照搬,更不能丢掉自身的特色去崇拜外来文化,以致弄得中不中,西不西,不伦不类。中国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保持自己传统的文化特色。

3.2.1 把准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与丰富的人文资源相融合,是森林旅游所独有的本底资源,在规划建设中,更应该也更有条件在弘扬地域传统文化方面创造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3.2.2 着力揭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在揭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方面多下功夫,提高文化艺术品位,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弘扬生态文化、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石文化、草药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可使森林旅游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让境外游客更多地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有效地提高森林旅游质量。

3.3 走特色旅游之路,形成产业链的合理结构

森林旅游普遍存在“小、弱、散”的状况。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出精品,才能吸引更多游客。

3.3.1 因地制宜,利用为主。要讲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基础设施的安排,人为景观的建设更不能脱离本地的特点,才能处理好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从而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3.3.2 区分主次,突出重点。旅游区内主要的旅游资源是主体,最能反映旅游区的特色。不同的旅游区应各有个性,同一森林旅游区内的不同游览区亦应各有侧重,这样才有新意,才能真正起到步移景异,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效果。

3.4 客观地预测客源市场

开展森林旅游的前期研究以及规划,都离不开对客源市场的预测。旅游客源的多少直接影响旅游区建设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由于客源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对客源市场的预测不可能达到十分准确。但是对客源市场的预测一定要保证客观、全面、可靠,并有一定余地。中国加入WTO以后,给客源市场的预测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因素,应该把握两个方面的分寸。一是要充分考虑到“入世”以后客源结构的变化,预测境外游客所占的比例。二是要面对现实,以国内旅游需求为主。

3.5 创新用人机制优化用人环境

人是构成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的主要因素。如果不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良好的设施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同时,旅游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服务,这就要求服务员高度重视每一次提供服务的过程,绘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中国首先要利用林业自身,特别是林业大专院校森林旅游专业的科技与人才力量,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培养专门人才,并为这些人才提供就业机会。

3.6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

发展森林旅游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仅靠国家和林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实施。要因地制宜,实行内引外联,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争取将森林旅游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保护管理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国家公共财政重点投向森林旅游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自然文化景观保护设施的建设,以不断提高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和对外招商引资能力。

3.7 导入企业形象识别战略(CIS)推行企业文化建设

识别战略(CIS)和企业文化己在很多行业和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森林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一个新兴的分支,应尽快地使用这一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称区通过塑造企业文化和导入CIS,能够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获得较多的市场占有份额,方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同时,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企业文化和CIS的推行可使游区内部统一观念,达成共识,产生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使旅游区上下齐心协力,推动森林旅游的发展。

3.8 开展绿色经营管理

随着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绿色的经营管理己逐步成为潮流。森林旅游是绿色旅游,因此森林旅游应大力开展绿色经营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全方位、真正地为游客提供一个绿色的旅游空间和旅游体验。如:限制游客流量以保护旅游环境和资源;旅游区内尽量选用易回收、易分解的包装材料,尽量使用水利电能和太阳能及可再生资源,以减少浪费:尽量选用环保型的旅游设施和设备等。

3.9 提高营销手段创新

一是联合促销。联合促销就是一个旅游区与其他利益共同体联合行动、共同促销的行为。若干个距离接近、产品互补、线路相连并具有共同的客源市场的目的地,最为适合此种联合促销。形成集群效应。

二是产品策略。根据细分市场的消费倾向和需求,有选择地对目标市场进行分阶段重点促销。根据当地旅游产品的现状和特点,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管理,开发新产品,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具体行动包括:提高现有产品档次;开拓主题产品等。

三是价格策略。对于需求受价格因素影响明显的产品,如一般观光产品,可采取低价格以吸引客源;对于需求很少因价格变化而变化的产品,如特种资源旅游产品,可采取高价格以提高产品品位,提高收入;旅游淡旺季采取不同的价格,以分流旺季游客,吸引淡季客源;对于分销商采取灵活的调节价格。

四是分销策略。建立广泛、完善的分销渠道(体系),其中包括:在各重要目标市场设立森林旅游办事处,直接进行促销;委托中间商代理旅游产品;与专业旅行社共同开发特色资源旅游,并共同销售;加强与专业团体市场的联系,直接对其进行特色资源旅游的促销。

五是节日营销。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作为本旅游区标志性的旅游节日活动,融自然人文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商业贸易洽谈、科技文化交流于一体,增加目的地的整体引力和游客满意度,使其成为当地旅游的拳头产品之一。

六是网络营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神速发展,使旅游营销的信息传播方式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状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快捷方便、经济实惠、形式多样的手段,进行及时的、对话式的、反馈性的、有目标性的及全球性的旅游市场的营销,利用网络营销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和手段。

总的来说,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可以解决我国国营林场实现向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转型,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有机的结合,促进社会稳定,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1]程渭山.浙江森林旅游[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董智勇.中国森林公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崔凤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旅游区集群森林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公共艺术
“兔”与“免”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哈Q森林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