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变饲料引起雏鸡真菌毒素中毒的诊治

2010-02-12 06:58:26罗晓松许福文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黄曲霉镰刀雏鸡

罗晓松,许福文

(1.广东省揭阳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广东揭阳522010;2.广东省揭西县畜牧局,广东揭西515400)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真菌毒素中毒是动物采食或误食被真菌寄生并产生真菌毒素的饲料所引起的中毒病。饲料霉变后,可因污染菌的不同而产生多种真菌毒素,畜禽食入后即可发病。笔者曾遇一起雏鸡死亡率达48.3%的病例。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结合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雏鸡真菌毒素中毒。采取相应措施后,疾病得以控制。

1 发病情况

2008年8月16日,广东省揭阳市某肉鸡场购进1日龄岭南黄雏鸡1 000只,运送到场后存活991只。遂用自配饲料地面散养,并于7日龄、15日龄分别接种新城疫、禽流感疫苗。养至9月7日,鸡群饮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9月8日,该场从揭阳市东山区某饲料销售店购买一批雏鸡饲料,次日饲喂。喂料第4天上午,发现鸡群异常,表现食欲不振,羽毛松乱,低头缩颈。病初零星死亡,随后死亡日见增多,病情亦愈加严重,5 d内死亡479只,且发育好、体格壮的多呈急性死亡,体格弱的死亡相对较少。该场曾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土霉素、卡那霉素等治疗,均无疗效。

2 临床症状

急性者仅见精神委顿,食欲废绝,发病当天或次日痉挛而死。稍缓者病初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相互啄食,行走无力,步态不稳,双翅下垂,低头缩颈;继而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有的跛行,叫声嘶哑,头颈下垂,闭眼嗜眠,衰弱贫血,冠髯淡染,共济失调,腹泻,粪便带有黏液或呈绿白稀水状,严重者排出血色稀粪;随后两腿瘫痪,卧伏不起,颈肌痉挛,逐渐消瘦,有的出现神经症状,衰竭而死,死时角弓反张。

3 剖检病变

以全身性出血为特征。稍缓者营养不良,十分消瘦,胸肌呈淡红色。严重者皮下出血,有黄色胶冻样渗出物,胸腹部、大腿内侧肌肉弥漫出血;口腔溃疡,嗉囊发炎且有假膜,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溃疡,肌胃角质膜增厚、易剥离,角质膜下出血性溃疡;气管、喉头、肺脏点状出血,心包、腹腔有多量黄色液体,心脏水肿、晶亮,脂肪消失,心肌条纹状出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地脆弱,表面有散在的灰白坏死点或出血斑点,有的肝表面有一层白色渗出物,胆囊肿大,囊腔内充满暗绿粘稠胆汁;脾脏浅黄稍肿,被膜下针尖状出血,肾脏苍白肿大、质地脆弱,胰腺萎缩,点状出血;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小肠尤为明显,肠黏膜脱落、坏死,肠内容物呈红糖色。

4 实验室检验

4.1 细菌检验 无菌采取病死鸡心血涂片,肝脏、脾脏触片,经革兰染色、瑞氏染色镜检,未检出致病菌;无菌采取心血、肝脏、脾脏分别接种于营养肉汤、营养琼脂、鲜血琼脂培养基,于37℃恒温培养24 h,未见细菌生长。4.2 真菌检验

4.2.1 饲料肉眼检查 饲料松软潮湿,鼻闻有霉味,且有许多高粱米大的霉团,其横断面呈棕褐色。4.2.2 真菌分离鉴定 取霉变饲料5 g,加无菌生理盐水至50 mL,充分振摇混合,制成1∶10悬液,取0.1 mL接种于卡氏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48 h,见有黄色菌丝状平坦菌落和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型菌落生长;培养至72 h,菌落形态更为明显。镜检黄色菌落,见分生孢子梗顶部膨大,孢子头顶囊呈球拍形或头球形,顶囊上二列小梗,小梗呈疏松放射状,小梗上有许多串珠状排列的卵圆形分生孢子,孢子区呈桔黄色;将黄色菌落接种于加有0.2%蒸馏水和1 g大米的试管内,于28℃恒温培养3 d,取出米粒置于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灯下观察,米粒发出蓝色荧光,表明黄色菌落为产毒菌株,经鉴定为黄曲霉。镜检白色菌落,见大分生孢子为无色细长的镰刀状,每个大分生孢子由5条横纹分成6个室,经鉴定为禾谷镰刀菌。4.3 真菌毒素检验

4.3.1 饲料肉眼检查 取霉变饲料2 kg,分批放在白色搪瓷盘内摊成薄层,直接置于波长365 nm的紫外光灯下观察,饲料颗粒发出蓝色荧光,表明霉变饲料中含有黄曲霉B族毒素。

4.3.2 真菌毒素检测 取霉变饲料50 g,捣碎后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乙醚100 mL,在室温下浸提72 h,过滤后40℃水浴蒸去乙醚,即得油状物。取油状物3滴于试管内,加入8%氢氧化钾5 mL,酒精灯上加温振荡5 min,使成为色泽一致的乳剂,然后沿管壁徐徐加入乙醚2 mL振荡,乙醚与乳剂接触面即刻出现褐色环轮,表明霉变饲料中含有镰刀菌毒素。

经综合判定,诊断为雏鸡真菌毒素中毒。

5 防治措施

立即清除料槽内残余饲料,用0.05%硫酸铜彻底清洗料槽、水槽;立即停喂霉变饲料,更换新鲜优质饲料,加喂白菜叶、红薯叶等青绿饲料;彻底清除所有粪便,集中用2%NaOH消毒处理;病死尸体用2%NaOH浸泡20 min后深埋;彻底清扫鸡舍,更换垫料,并用1∶300百毒杀喷雾消毒,1次/d,连用3 d;加强通风透气,增加饲料中多维素含量,每千克饲料加入制霉菌素100万IU混饲,连用7 d;每升饮水加入葡萄糖100 g、维生素C 1 g混饮,连用5 d;病情较重的28只患鸡,每只口服制霉菌素3万IU、维生素C 50 mg,2次/d,连用3 d。采取上述措施后,除中毒严重的7只雏鸡次日死亡外,其余雏鸡大多于第3天精神、食欲基本恢复正常。10 d后回访,整个雏鸡群完全康复,长势良好。

6 小结与讨论

6.1 黄曲霉、镰刀菌同属中温型微生物,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 20℃~30℃,最适宜生长相对湿度为80%~90%。我国南方地区5~9月份的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黄曲霉、镰刀菌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最为旺盛。当玉米、麦类、稻谷等饲料原料水分含量高于17%时,饲料极易霉变。所以,高温高湿季节应严把饲料采购关,严禁霉变饲料入库;严控饲料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注意通风,防止雨淋、潮湿,严防饲料霉变。这对防止雏鸡真菌毒素中毒至关重要。

6.2 预防真菌毒素中毒的根本措施是严禁使用霉变饲料饲喂畜禽。黄曲霉、镰刀菌同属产毒真菌,雏鸡对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较为敏感,一旦采食其污染的饲料,就会引起中毒。因此,在雏鸡饲养管理过程中,切忌饲喂霉变饲料。如若确定或疑似霉变饲料中毒,应立即停喂霉变饲料,更换新鲜优质饲料,加喂青绿饲料,对症治疗,降低损失。

猜你喜欢
黄曲霉镰刀雏鸡
IAC-HPLC-ESI-MS/MS法测定不同产地柏子仁中4种黄曲霉毒素
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 08:38:40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治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酷虫学校再遇镰刀帮(一)
优选雏鸡四法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家兔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与预防
一把镰刀
鸭绿江(2013年12期)2013-03-11 19:42:10
水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一个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科学(2013年15期)2013-03-11 18: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