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慧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24001)
慢性咳嗽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而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较为复杂,且咳嗽过程中会伴有其他症状,在检查过程中方法繁琐,很容易出现误诊[1],给医师的临床治疗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现将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诊疗的16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慢性咳嗽患者160例,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龄l8~80岁,中位年龄51.45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6.78月。均符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2]:咳嗽≥3周;咳嗽是现有的惟一症状;不伴咯血;否认咳嗽相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X线胸片难以确诊;有痰或无痰。
①多方面询问病史,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咳嗽的特征、有关因素、伴随症状、发病年龄、最初起病情况,重点为是否存在异物吸入、呛咳史;是否存在鼻炎、喘息病史、鼻窦炎、免疫状况;传染病接触史、家族史、过敏史,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检查和治疗情况等。②展开全面体格检查。检查对象不但包括了呼吸系统,还要包含别的系统,需要时进行专科体检。③参照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辅助检查,对病因不明的患者进行诊断时要优先考虑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测定、敏原检测及耳鼻喉科体检,在需要时可以采取胃食管反流及气管镜检查或诊断性治疗,对病情进行详细的判断。
160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构成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70例(43.75%,70/160)、鼻后滴漏综合征40例(25.00%,40/16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2例(13.75%,22/160)、感染后咳嗽14例(8.75%,14/160)、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8例(5.00%,8/160)、心理源性咳嗽6例(3.75%,6/160)。
咳嗽是一个临床症状,它是机体对一切引起呼吸道刺激的保护性反射动作,慢性咳嗽除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外,还与鼻窦、耳、胃、食管、膈肌疾病等相关;咳嗽为一种保护性反射,但过于频繁的咳嗽则给机体带来不适,对人体的影响大。因此,正确的诊断病因非常重要[3]。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分别为:①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疾病,占43.75%,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主要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其发生机制是气道反应性常明显提高,为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成典型的哮喘,影响预后。故应对慢性咳嗽患者引起足够重视,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4]、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测定日间变异率>20%;支气管舒张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咳嗽显著缓解;具有诊断价值,按哮喘进行诊断性治疗,疗效明显而停药又复发时,进一步支持诊断。②其次为鼻后滴漏综合征,为25.00%。鼻后滴流综合征系指在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状态下,炎症部位产生的脓性分泌物经鼻腔倒流,通过后鼻孔流入鼻咽部、口咽部、下咽部而引起咳嗽。鼻后滴流综合征临床表现除了咳嗽、咳痰外,患者通常还主诉咽喉部有滴流感、口咽黏液附着、频繁清喉、咽痒不适或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有时患者会诉说声音嘶哑,甚至讲话也会诱发咳嗽[5];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③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第三位,为13.75%。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有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吞咽困难、吞咽痛和进食咳嗽等表现,则高度怀疑是此病的可能。在反流过程中,内容物刺激食管近端,引起反射性咳嗽,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及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生率正日趋增高,胃镜及24h食管pH监测是目前最好的诊断[6],本病给予制酸剂及胃动力药治疗有效。④感染后咳嗽占8.75%,感染损伤气道黏膜,使黏膜下感觉受体暴露,受刺激后释放炎性介质,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强,黏液分泌物增加、肥大细胞膜颗粒及炎性渗出[7],感染后咳嗽的发生可有也可无一过性气道高反应性,这些气道病变可持续数日,感染后咳嗽是一项回顾性诊断,通常对患者运行查体或胸片检查后没有发现肺部疾病的证据,并且咳嗽可自行消失,临床在对感染后咳嗽进行治疗对应着眼于触发性因子的处理。⑤嗜酸细胞占慢性咳嗽的5.00%,临床表现与咳嗽变异型哮喘相似,主要症状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临床症状,一股为干咳,偶尔咳少许黏痰,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患者无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通气功能及呼气峰流速变异率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0.03,治疗上糖皮质激素有效,气道解痉剂无效[8]。⑥心理源性咳嗽6例,典型的心理源性咳嗽较低沉、无痰、呈刺激性,在睡眠期间不会发生咳嗽,而当让患者把注意离转移到咳嗽上来时则可加重咳嗽,这种咳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患者会表示自己对咳嗽很在意,体检一般无异常,肺量测定结果正常。
综上所述,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有时病因重叠,易引起诊断困难、误诊、漏诊,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熟悉诊断流程[9],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提供的线索,估计可能的病因,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选择的合理检查和经验性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明确的病因诊断,并可得到相应的治疗。
[1]唐京京.慢性咳嗽的诊断及病因分析[J].当代医学,2009,l5(4):159-16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3]杨媛,宋康.慢性咳嗽的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101-1102.
[4]杨建民.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8,l4(22):153-154.
[5]邓燕飞,郭永清,杨海斌.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4):661-663.
[6]朱礼星,马洪明,赖克方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7):461-465.
[7]李莉.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体会一附128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l3(12):1568-1569.
[8]汤长文,李国平.慢性咳嗽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0,l2(1):112-114.
[9]赖克方,钟南山.新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解析[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0,4(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