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方,田文霞
(1.山西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山西太原 030024;2.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太原 030024)
据记载,早在1919年阎锡山时期,山西就引进美利奴种羊,是我国引种最早的省份之一。建国后,经过我省畜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介休、唐城、方山三大种羊场培育出了“山西细毛羊”品种,在全国享有盛名。近年来,封山禁牧的实施,使山西省养羊业陷入困境,养羊数量大辐度下滑,农民增收放缓,这对全省养羊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同样也是一次机遇。作者对全省养羊市场进行了大量调查,对目前养羊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今后我省养羊业应加快舍饲圈养和肥羔羊生产的发展,努力打造山西品牌。
“十五”期间,山西省的养羊业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入“十一五”后,养羊业又发生新的变化,不再只依赖数量的增长,而是在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思路下实现全省养羊业质的飞跃。肉羊改良工作发展迅速,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肉羊育肥的比例逐渐扩大,出栏率由2000年的47%提高到2008年的57%,增加了10个百分点;胴体质量也明显改善,由原来的以老残羊为主逐步向专门的育肥羊发展。2008年末全省羊存栏1159万只,与2002年持平;出栏肉用羊739万只,比2002年增加了83.54万只,增幅14%;羊肉产量11.34万吨,比2002年增加了1.28万吨,增幅15%;羊绒产量1199吨,比2002年增加117吨,增幅17.5%。全省养羊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1 生产区域优势进一步明显。随着规模化养羊的发展和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省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养羊业逐步向优势区域、养殖小区和规模户集中,肉羊生产正在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仅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2008年羊存栏就达到543.8万只,占全省羊存栏的47.7%,羊肉产量达到5.17万吨,占全省羊肉产量的50.2%,羊绒产量499吨,占全省绒产量的63.5%。
1.2 生产方式转变加快。饲养方式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实行封山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措施和推选牲畜舍饲半舍饲饲养圈及有效保护草场的同时,有力推动了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使我省散养放牧养羊大辐度下降,逐步由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分散饲养正向相对集中饲养方式转变,生产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蓬勃发展。据统计,2008年全省规模养羊户达到5.76万户,年出栏肉羊366.7万只,出栏占到了总量的50%,同比分别增长2.5%和1.37%。全省现有养羊小区326个,涉及户数4123户,共存栏羊77.6万只,占全省存栏羊的6.8%。随着全省优势产业基地县的建立,养殖小区和规模户的数量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年出栏500只以上肉羊小区168个。
1.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迅速发展。据初步统计,各基地县现有养羊合作社389个,养羊协会380个,带动农户10万余户,在养羊生产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如浮山县的养羊协会,由企业和养羊户联合组建,种羊场提供种羊,为养羊户提供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等服务,明码标价收取一定报酬作为协会的活动经费,在协会内部,大家分工明确,共同协商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共同组织产品的销售,全县的肉用山羊改良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肉羊的售价每千克要比周围县高出2-6元,人们既从中得到实惠,又增加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1.4 屠宰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山西肉羊加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先后建起了右玉县的右羊市场和怀仁县的南小寨等10多家羊肉加工企业。如五寨的绿业集团、曲沃羊汤食品有限公司,还有一些皮毛加工出口企业,特别是怀仁县县南小寨,从单纯的屠宰加工点已经发展为育肥、屠宰、加工一条链服务产业。
总体上来讲,全省养羊业正在发生五个转变,即:饲养品种由本地土山羊为主向良种杂交皮肉兼用为主方向转变;饲养目的由粗放、放牧为主向舍饲圈养方向转变;饲养方式由小规模个户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向转变;饲养技术由传统放牧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饲养效益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
2.1 养羊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饲草长期有效供给成为制约养羊业发展的瓶颈,过去放牧状态下形成的小群体大规模的养羊格局已基本打破。而舍饲养羊中,由于饲草饲料成本增加、用工成本的增加、疾病防治成本的增加,以及圈舍维修费用的增加,养羊成本大幅度提高。再加上草料储存困难,舍饲养羊的配套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养羊户只能量草留羊,不得不缩小养殖规模,多数养羊大户弃羊出去打工。作者对全省实施封山禁牧措施的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最早出台禁牧文件的吕梁市中阳县和临汾市永和县,均为国家级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由于实施封山禁牧政策,在短短的几个月,中阳县的养羊由1.7万只下降到存栏只有2700只,下降了84.1%;永和县由13.9万只下降到4.9万只,下降了64%;兴县羊存栏由25.8万只下降到4万只,下降了84.5%,使全省绒山羊存栏减少了140万只。今年神池县养羊减少20万只。极大地丧失了绒山羊的区域优势,产业基础严重削弱,农民返贫现象严重。特别是2009年6月1日,最后一批封山禁牧县开始实施以来,使全省养羊产业又一次陷入困境。一些专家认为:继续全禁并不合适。舍饲砍草养羊,从劳动效率和草的质量讲都不好。舍饲养羊不利于畜牧业发展,应该搞舍饲和放牧结合。因此,采取封山禁牧“一刀切”政策,无疑给全省养羊业的发展带来困难。
2.2 养羊业总体生产水平较低,优质羊肉产量不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主食不断下降,肉类副食品消费不断上升。而且肉食消费结构将向低脂肪、高蛋白、营养好的羊肉方向转变。特别是当今世界中等发达以上的国家,对优质羊肉及其加工肉食品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需求档次越来越高,羊肉及其制品已成为日常消费不可缺乏、不可替代的食品。据有关资料记载表明,国际羊肉食品消费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目前,东南亚、东北亚的朝鲜、韩国、俄罗斯、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羊肉消费主要靠进口,仅韩国和日本每年进口羊肉就达10多万吨。我国2005年生产羊肉435.5万吨,人均占有3.4公斤,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5.62%,占同年世界羊肉总产量的33.42%。按年递增5%测算,到2010年,人均消费羊肉将增加到4.34公斤,增加0.9公斤,2010年将增加11.7万吨。
而据F A O统计,全世界近几年肉羊出栏胴体重平均为14 k g,中国为12 k g,美国为 30 k g,我省为 14.7 k 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只占养羊发达国家美国(30 k g)水平的50%,高档羊肉的比重更是不足5%。尽管近年在重点产区推广了肉羊饲养技术和舍饲养殖技术,但传统的生产方式还占据主导地位,养羊生产尚未从饲养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中解脱出来。规模化饲养程度不高,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户仅占全省养羊户数的11.3%,养羊生产还处于小规模的散养阶段,肉羊育肥工作仅仅刚刚起步,而且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从目前肉羊生产看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3 良种引进及繁育体系建设亟需加强。我省羊的良繁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我省的细毛羊改良工作就走在全国前列,培育出了山西细毛羊。全省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良繁体系,在重点县设立了实验室,在开展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冷冻精液研究生产的同时,培养了大批基层配种技术人员。近30多年来,除雁门关30个县于2003年配备了部分改良器械外,全省养羊重点县普遍存在:一是无场址和设备短缺问题。大多改良站点挂靠在兽医站,没有自己的场所及试验设施,而且羊的人工授精设备价低利薄,经销单位极少;二是技术人员短缺问题。尤其基层乡镇配种站,由于配种工作辛苦、报酬低,没有人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三是技术短缺问题。虽然每年都有不同部门举办这方面的培训班,但时间短、实践少、内容空,参与人员多为不直接从事配种工作的人,而真正从事该项工作的却很少有机会去学习提高,使得原本简单的技术神秘化;四是资金短缺问题。人工授精设备属低值易耗品,需要不断更新,但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却很少;五是种羊短缺问题。多数配种点无能力购买种羊,养羊户出钱购买的种羊质量又难以保证;六是运输设备短缺问题。我省的养羊生产多为分散饲养,不便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2.4 产业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我省的肉羊、绒山羊基地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划定的,虽然生产格局基本形成,但优势并不十分明显,有的县徒有虚名,部分地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更是盲目引进,盲目发展,造成超载、过牧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应就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饲草资源、品种资源,针对本地区自身条件,重新进行市场分析和主导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带动全省养羊业乃至整个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5 屠宰加工和流通环节薄弱。我省羊肉的屠宰加工和流通相对滞后,缺乏大型羊肉精深加工企业的带动。肉羊屠宰分散,规模较小,初加工多,精加工少,难以实现产品的增值,降低了潜在效益。目前,我省80%以上的羊肉以胴体的形式销往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逐渐成为全国大型羊肉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养殖及屠宰效益都不高。若将50%的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经济效益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也必将激发全省养羊业和加工业的发展。
3.1 做好一个规划。山西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的东部,介于北纬 34°43'~40°43',东经110°15'~114°33'。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的自然境界十分清楚。全省分为东部山地、中部盆地、西部高原3个地貌区。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南北长628公里,东西宽385公里。山区、丘陵和平原的比例为4:4:2。大陆季风气候,无霜期4-7个月,年平均降水量400-700毫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宜多种植物和动物生长。200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全省散养放牧养羊大辐度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品种的引进,特别是秸杆等饲料加工技术的发展,舍饲养羊成为可能。近两年来,许多非农业生产者投入资金发展养羊,一些规模养羊企业、公司不断建起,经过几年的建设,全省不少养羊企业已初具规模,也积累了丰富的养羊经验,养羊生产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阴道海棉栓技术等已基本成熟,实现了两年三胎生产模式,现杂交改良羊占羊群的80%,逐步实行了标准舍饲养羊,解决了北方冬季寒冷对养羊业的制约。就我省养羊业的发展状况,作者认为全省在“十二五”期间应制定山西省肥羔羊系列开发项目规划,以效益为中心,以强省富民为宗旨,面向国内外市场,运用产业化机制,构筑优质、高产、高效养羊业发展模式。以科技为依托,以加工为龙头,以种源为先导,以推进规模经营为重点,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优质肥羔羊产加销一条龙。
规划中应做到产供销一体化,一是建30万户以10只母羊为单位的小规模户,利用东西两山区牧坡优势资源,建设以公司加农户形式的全省的繁育改良基地,要逐步推广10只母羊工程;二是要建2万个羔羊育肥场,要充分利用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五个盆地的秸杆优势资源;三是以太原盆地为中心建设30个大型加工企业。其中在右玉、怀仁、五寨、岢岚、太原、文水、榆社等地,要对现有的十个牛羊肉加工企业进行扩建改造,完善十个肉羊肉联加工厂项目,使每个加工厂年屠宰达到40万只。在农区20个养羊重点县,各建一处肉联加工厂,年屠宰达到10万只。此外,分别建一个血红蛋白、冷冻血浆分厂和一个骨酱罐头分厂。并开发羊骨、羊血、羊的肝胆、内脏等四大副产品加工企业。在雁门关、忻州、太原、晋中榆社各新建一处年单班制革100万张的皮革厂和在太原开发区新建一处革制品加工厂。
通过系列开发、加工,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投产后,预计全省年肉羊饲养量达1200万只,肥羔羊出栏600万只;良种普及率将由现在的45%提高到85%;秸杆利用率由29%提高到50%;肉羊屠宰加工能力由130万只增加到600万只;肥羔羊肉产量增加50万吨;牛皮加工能力由115万张提高到600万张。此外,肥羔羊肉达30万吨,羊皮家具生产8万套,羊皮服装制造10万件,羊皮箱包生产20万件,羊皮鞋、羊皮手套、羊明胶分别生产100万双、20万付、12500吨,氨化饲料生产800万吨,羊浓缩饲料达60万吨,苜蓿鲜草生产90万吨。
3.2 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抓住封山禁牧省政府给予的1.8亿补助资金用于拉动加工投资和贴息发展小户型养羊,切实做好扶持政策的落实;二是大力开发羊肉市场,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羊肉产品的附加值,采用高科技含量的加工方法、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控制产品污染,发展绿色羊肉产品,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要做好市场调查,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有效的融资方式,按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要求,合理组合肉羊业,形成饲料生产、种羊繁育、肉羊饲养、屠宰加工、内外销售、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上下衔接、左右配合的网络,在此体系中,企业应起桥梁作用,将农民与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联系起来,有了这样的集约化生产,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地资源优势,避免浪费和重复投资,以便获得最大效益。
3.3 主攻三个目标
3.3.1 填补羔羊肉生产空白。从国际市场看,我国羊肉主要出口是中东和港澳地区,出口潜力大。由于近年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肉羊生产锐减和英国等国家遭受“二口恶英”、口蹄疫等打击后,这些国家对畜群实行大规模屠宰,羊肉产量大幅度下降,导致欧洲需要进口更多的羊肉以保证市场供应。
从国内市场看,国内每年羊肉进口量远高于出口量。西部大开发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少地区采取了封山禁牧等措施,减少了本地商品羊出栏率。目前我国每年羊肉缺口达1000吨以上,相当于当年羊肉产量的3倍多。至于高档宾馆常用的羔羊肉、分割肉几乎全部靠进口,甚至有些是靠厨师加工出来的。羔羊肉已是目前国际市场的主流消费食品,但是羊肉的国际贸易量却很小,存在很大的缺口。山西省肥羔羊系列开发项目的实施必将填补国内羔羊肉生产空白的局面,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3.2 草畜平衡,使生态完美。通过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小规模舍饲或半放牧半舍饲饲养方式,人们可以利用农活间隙刈割杂草或作物秸杆、蔬菜叶、树枝、树叶等饲喂羊,不仅饲养成本比较低、效益高,而且由于利用了作物秸杆和刈割杂草,美化了环境,减少了对自然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使负担沉重的草地资源可以得到恢复和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3.3 扩大就业,使农民增收。通过肥羔羊系列开发项目的实施,将带动系列化生产和开发,促进项目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农村的闲杂人员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扩大了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也使农民增加了收入。
3.4 抓好四大技术
3.4.1 抓好人工授精杂交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当前推广应用比较广泛的繁殖技术,是多、快、好、省地促进养羊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技术措施。它可以利用少量优种公羊得到快速选育、提高羊群质量的目的,大大提高优种公羊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同时,能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因此,大力推行和普及人工授精技术,对全省肥羔羊的生产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2 抓好疫病防控技术。饲养方式的转变、舍饲密度的加大,羊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就要求必须做好羊场疫病的防控工作。首先要做好定期消毒。羊场门口要设置消毒池,羊舍内每15-30天做一次喷雾消毒,羊舍外环境用生石灰、火碱等消毒,水槽、食槽每天清洗消毒;其次要做好免疫注射工作。要结合当地情况,认真做好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魏氏梭菌病、口蹄疫等重点疫病的免疫注射,加强抗体效价监测,科学免疫,科学防控,同时,还要做好羊场布病和结核病的净化;此外,还要做好羊场的定期驱虫工作。
3.4.3 抓好饲草饲料搭配技术。搞好粗饲料的调制、保证粗饲料的多样性、提供全价营养日粮是保证舍饲养羊成功的核心问题,圈养条件改变了羊游走觅食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在缺乏青绿饲料的冬、春季节,往往会造成羊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因此,舍饲养羊必须做到粗、精、青饲料的合理搭配。
饲喂粗饲料要进行必要调制。对于作物秸杆、秧滕等,因含木质素多,适口性差,要进行合理处理。一是要在保证其干净、无霉变的同时,切短进行饲喂,但要防止粉碎过细。二是要正确使用青贮氨化、生化技术等,对作物秸杆进行处理。还要保证粗饲料的多样性。舍饲养羊要配套牧草种植,有条件的农户,最好每只羊平均半亩苜蓿。重点要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等牧草,冬春利用黑麦草,夏秋利用紫花苜蓿,保证常年有青饲料的供应。此外,还要根据当地饲料资源和羊只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配精料,饲料内氮硫比要达到7-8:1,钙磷比例要达到1-2:1,若饲喂尿素饲料时,必须补充元素硫,否则会造成瘤胃内氮磷比例不当,达不到育肥目的。
3.4.4 抓好舍饲放牧相结合技术。羊场应科学建圈,羊舍要设计合理。羊场、羊舍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兽医防疫要求,严格将生活区、生产区分开,粪污、病死羊的无害化处理要在总体设计中,要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传播。羊舍外要设计供羊活动的运动场。此外,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在不过度放牧、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在夏秋季节放牧,冬春季节舍饲,做到有限制地“禁牧”和生态保护并举。这样不仅可以使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社会产生更多价值,而且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落实五项措施
3.5.1 建立健全羊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化水平。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养羊生产水平和产品品质的关键。应当指出:近几年我们拥有一批新品种,也杂交出了一些新组合,如陶赛特和小尾寒羊杂交,获得了多胎基因,杜泊和本地羊杂交,使副产品价值得到提高。在雁北和晋中广大农村培育出的“二白羊”,可获得二年三胎、一胎双羔,这就为肥羔羊生产奠定了基础。现在我们出现的问题是:一是重视外来品种的引进,轻视本地品种选育;二是落后生产方式制约了先进技术的引用,使良种资源浪费。因此,今后的重点应在建立健全杂交改良体系的同时,积极加强自身品种筛选,以实现具有区域特色的良种繁育体系。要确定种羊场,建好基因库,有计划地开发培育肥羔羊新品种(系),生产特色产品。要建好扩繁场、人工授精站、普及技术、培训人员,使上下成龙配套繁育体系。
3.5.2 加快规模饲养发展,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探索提高规模经营水平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积极发展大型养殖企业,实行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也可以统一规划建设养殖小区,在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传统饲养向标准化生产转变。要以饲养小区为基础,推广统一的专用品种、统一的技术规程、统一的质量标准,实现全程控制和优质优价机制,把养殖小区建设成为标准化基地和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围绕出口企业,供应大中城市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饲养场,把规模饲养作为中心环节纳入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之中。生产方式转变要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的原则,以发展规范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积极协调解决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用地、环境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的补助等问题,要加强养殖小区的布局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技术服务。要重点打造东西两山肉羊产业带,为产业带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
3.5.3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着重培植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肉羊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积极培植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畜产品转化增值,逐步取消小规模个体屠宰户,吸收他们进入规模化屠宰加工企业,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符合出口标准的集生产、科研、加工、出口一条龙的肉羊产品出口基地,按照国际标准组织肉羊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卫生质量检测监督,努力提高肉羊产品的国际市场信誉,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引导羊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起稳定的紧密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增强带动作用。对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合作组织等各种类型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能够增强农民收入,都要一视同仁,给予扶持。
3.5.4 推进科技和体制创新,加快增长方式转变。针对肉羊生产以农户分散为主体的具体情况,需要加快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根据农民、企业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引导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在畜牧业发展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饲料、兽药生产、供应以及饲草种植等各个环节建立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户、企业和两个市场的有效对接。
此外,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对肉羊产业化经营中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做到生产出题、政府扶持、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整体推进。围绕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各种畜禽的标准化生产场(区)设计,生产工艺、饲养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指导投入品的合理使用,通过不断创新、组装配合、推广应用,尽快建立起支撑标准化的技术体系,促进肉羊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法律道德意识。
3.5.5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要进一步增强突破肉羊产业化经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把突破肉羊产业化经营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加大工作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方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强与有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加强科学性的可行性论证。在财政投资、金融贷款、税收政策、土地使用、出口外销等方面,对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应予以照顾和优惠,通过税收、用地和水电等优惠政策,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畜牧业领域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以国家财政资金为导向,以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良性投资机制,为突破肉羊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保障,为肉羊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