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畜牧兽医局 成永举
搞好重大动物免疫工作是做好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和关键措施。但在动物免疫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动物免疫失败现象,使得动物免疫接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发生相应的疾病或混合感染,甚至因不良反应引起动物死亡,直接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动物疫苗免疫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是动物机体受到疫苗刺激所产生的应答过程,即免疫应答是机体的T、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分化、增殖及产生效应的全过程。可以分为致敏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致敏阶段是疫苗进入机体后,被巨噬细胞捕获或与巨噬细胞结合,经巨噬细胞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体传递给T、B淋巴细胞。反应阶段是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后被活化,迅速分化、增殖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淋巴细胞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效应阶段是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进入淋巴液、血液、组织液或黏膜表面,中和进入机体的相应病原或在巨噬细胞及补体等物质的协作下,杀灭或破坏病原的抗原性物质,使病原微生物失去致病作用。
1.免疫程序不规范。一是免疫程序不符合实际需要,特别是一些养殖场户没有根据自身实际与所使用的疫苗特性制定免疫程序,生搬硬套别人的免疫程序,从而导致免疫失败;二是免疫环节出现问题;三是初免时间把握不准;四是由于母源抗体的影响。
2.疫苗出现问题。一是疫苗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二是疫苗选择不当;三是疫苗运输不当;四是疫苗保存不当;五是疫苗被污染。
3.操作不规范。一是因多种疫苗同时接种。随意将2种或2种以上疫苗同时接种,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影响免疫接种效果。二是疫苗稀释不当;三是疫苗剂量不准确,在一定范围内,抗体量与疫苗量呈正相关。四是消毒不严格。
4.饲养管理不当。一是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二是营养不良;三是遗传因素;四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五是一些有毒物质或毒素的影响;六是一些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影响:在兽医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中,有一小部分可通过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生成,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及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使动物免疫力降低,减弱或丧失抵抗传染病的侵袭能力;七是接触到有害的化学物质;八是病毒变异;九是动物机体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十是隐性感染的影响。
1.正确选用疫苗。选用疫苗时,要根据当地流行的传染病毒株选择血清型或亚型一致的疫苗;要到正规厂家选购,首选GMP认证厂家的产品;要注意查看产品的批准文号、物理性状等内容并做好记录,保存空瓶、证据,防止发生质量问题。严格按要求运输、储藏疫苗。
2.科学制定免疫程序。要严格执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方法和途径制定免疫程序。制定免疫程序的时,应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动物健康状况、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种类及性质等综合考虑。
3.规范免疫操作。主要把好“六关”。一是严把健康检查关:免疫接种前,要加强对动物的健康检查,详细了解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二是严把疫苗检查关:使用疫苗前,应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明确装量、稀释液、用法、用量及有关注意事项,了解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储存方法及运输时间等。三是严把消毒关:对注射器、针头、镊子、注射部位等要严格消毒。四是严把疫苗使用关:稀释疫苗时,必须使用厂家规定的稀释液,稀释倍数应根据说明书的规定准确计算,不能随意增减稀释液的用量。五是严把注射关:细心操作,提高操作技能,避免在免疫接种中出现“打飞针”、注射部位不准、疫苗从注射孔外溢和不按规定部位及深度接种等操作失误的现象。六是严把抢救关:对少数动物免疫注射后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焦躁不安、肌肉震颤。
4.加强饲养管理。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严格程序化免疫。加强消毒灭原,净化疾病,定期对圈舍、环境、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