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动物防疫员现状分析与建议

2010-02-11 03:38:16四川省邻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杨忠友
中国畜牧业 2010年11期
关键词:待遇村级疫病

○四川省邻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忠友

动物防疫就是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是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村级动物防疫员(兽防员)是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实施的直接操作人员,也应属社会公共卫生的公益性服务人员。国家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后,四川省邻水县按村(居委会)配备恢复了52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根据这些村级防疫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这支队伍的状况不容乐观。笔者现分析现状如下。

一、现状分析

1.基本现状

(1)全县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年龄结构基本状况。全县520个村级动物防疫员,其中,70岁以上的6人,占1.15%;60~69岁的有118人,占22.69%;50~59岁的140人,占26.92%;40~49岁154人,占29.62%;30~39岁的84人,占16.15%;30岁以下的仅18人,占3.46%。

(2)全县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文化结构基本状况。全县520个村级动物防疫员中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50人,占9.62%;初中及相当初中文化的395人,占75.9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75人,占14.4%。

(3)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现状。国家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后,按市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有关文件规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报酬为600元/年,且属于临时工。一般的村,每年动物免疫、戴标、建档案、接受检查、疫病监测等工作所需工时约为40天;较大的村,需工时50~60天,如此计算,日报酬仅为10元左右。由此可见,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偏低,其后顾之忧重。

2.工作职责要求。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及生物的不断进化,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多变,对饲养动物的危害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就越来越繁重,应防控的病种和免疫接种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防疫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大。应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病种由原来的猪瘟、牲畜口蹄疫和狂犬病,增加了禽流感、鸡新城疫和猪蓝耳病;应免疫接种的动物种类由原来的猪、牛、羊、犬等动物,增加了鸡、鸭、鹅、鸽等;且防控的措施要求也更加严格,免疫注射后的动物既要建立详细的纸质档案,又要佩戴输入现代信息系统的具有“唯一”性的动物标识,便于动物疫病的溯源控制和管理;防疫的频率由每年的“春、秋”两次集中防疫增加为一年的“春、夏、秋”三次集中防疫。

3.工作性质

(1)具有技术性。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是对农村村民散养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清圈消毒、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动物预防注射免疫接种操作、疫情监测等都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因而,要求村级动物防疫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动物疫病发生、发展、防控等专业知识和预防注射免疫接种、佩挂标识等熟练的操作技能。

(2)具有艰巨性。因动物在进行免疫接种时不是“主动”接受,防疫操作人员还得跟着“转圈圈”;在进行免疫接种时,有些较大动物(种公母猪、大牛羊)不但逃避,还会攻击免疫接种操作人员多致其伤残。因此,50岁以上的人操作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吃力笨拙,特别是在翻越高围墙猪圈和对大公母猪、大牛羊免疫注射时就更能彰显出其“笨拙”来。

(3)具有不被理解性。散养动物的农村村民多数对动物防疫意识差,甚至不愿进行防疫,只相信“凭运气”,因而对动物防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反对、继而阻挠、殴打动物防疫人员;特别是一遇动物有免疫注射反应不食或死亡者,则以怨声、骂声入耳。

4.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苦撑。

由于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工作的特殊性,既费力又脏臭还不被人理解,报酬也十分低廉,对社会劳动力没有吸引力,特别是有知识文化的年轻人更不愿从事这项工作。

各乡镇在恢复村级动物防疫员物色人员时费尽了心思,找年轻一点、有文化、精明的人不愿干;只好找能长期在家、其他无出路、稍有文化又愿干此项工作的人。自然一些老(大队)动物防疫人员就进入了视线;这些防疫员因年老体弱不能外出挣钱,又无其他挣钱门路,见有挣钱的机会(哪怕是很少的钱),且又是一直干着的熟门熟道,也就自然而然地继续愿意干起这老本行来。

二、存在的问题

1.待遇偏低,无人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从目前待遇分析看,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待遇确实偏低,对社会劳动力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对如今的青壮年更是没有吸引力,他们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从事既费力又脏臭且不被人理解,报酬还十分低廉的动物防疫工作;这就明显存在着农村动物防疫后继乏人。

2.年龄偏大不利于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从年龄结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年龄明显偏大,几乎是老龄化,50岁以上的人占50.76%;明显不利于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六七十岁的人却仍然战斗在农村散养动物防疫工作第一线,并占23.84%的比例。

3.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去年底虽经短暂培训,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专业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建议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待遇。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动物防疫的投资,提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待遇;现职人员劳动报酬应不低于村级干部待遇,从事多年退职的老年人员也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以激励有知识的年轻人积极参与散养动物的防疫工作。

2.进一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操作技能。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多进行培训,以期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

猜你喜欢
待遇村级疫病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2:56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6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06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8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4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54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1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8
优先待遇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猪主要疫病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