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十堰市畜牧兽医局 丁 进 曹钟鑫 戢正萍
十堰市位于鄂西北,辖五县一市两区,国土面积23680平方公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核心水源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了新要求。十堰市委市政府适时制定了“生态立市”的战略方针,提出“有效保护森林,合理利用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总体指导思想,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当前十堰畜牧业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对于全面打造十堰市生态畜牧业、特色畜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成就。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区,畜牧业规模化取得重大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取得零的突破,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取得丰硕成果。
2.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资源优势利用不到位;科技普及还存在较大差距。
1.科学规划布局,确保有序发展。一是划定禁止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在库区、河流最高水位线500米内为禁止养殖区,禁养区内严禁饲养畜禽;禁养区之外的区域为适度养殖区,适度养殖区内可以按规划要求,进行新、扩、改建畜禽养殖场,并同步建设环保治理设施,达到养殖场污染治理达标排放。二是按照“上规模、多布点”、“畜地平衡”、“突出种草养畜”的发展思路和“平地向山地转移”、“密集区向疏散区转移”、“城区向城郊转移”的发展要求,科学布局,确定畜禽养殖区域和规模,实现养殖总量的稳步上升,并有效减轻高密度发展造成的养殖业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山区畜牧业,推行农牧结合,推广畜沼草(菜、果)等立体循环生态高效种养模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快草地建设,增加草地畜牧业比重。草地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要像抓种粮那样狠抓草地建设,要像保护基本农田那样保护草地。加强草地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集中连片的大面积荒废草地实行封山育草,除杂改良,建设优质天然草场。
3.集中建设养殖小区,减少面源污染。小区养殖告别了传统的人畜混居的历史,有利于建设生态家园,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有利于推广应用技术标准,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有利于生产与加工对接,提高产业化水平。因此,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畜禽养殖小区。
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生态畜牧业效益。发展无公害绿色畜禽产品是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畜产品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十堰有天然高山屏障,具备发展无公害畜禽产品的有利条件,为此,一是应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强化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与服务,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和加工;二是推进无公害绿色畜产品产业化经营,创新无公害绿色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机制,培育一批知名的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龙头企业;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营销网络,搞活流通,以销促产。
5.推广生态养殖技术,转变生产方式。加快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加强生态畜牧业科技研究,积极推广已成熟的栏圈建设、舍饲圈养、种草养畜、秸秆“三贮一化”、畜禽粪便处理、无公害产品生产等生态畜牧业技术,加快规模养殖场(区)及加工企业环境治理技术、无公害产品生产标准及综合配套技术、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等的研究与推广,大力提高生态畜牧业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