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洪汉业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广东汕头 515000)
我院自1998年至2004年12月,共对76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施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TURVP),其中48例(6.3%)患者术后后期出现排尿困难,经治疗后康复,对此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自1998年至2004年12月,我院对76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施行TURVP手术,均由病理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其中有48例患者在术后1~18个月先后出现排尿困难。此48例中,20例在术后1~6个月出现尿道口狭窄。3例术后3~5个月,发现有条索状纤维束横跨尿道内口。3例术后4~12个月发现有带蒂团块状前列腺组织悬挂于尿道内口6点钟处,呈活瓣状覆盖于尿道内口。10例术后3~18个月出现前列腺尖尿道狭窄。4例术后12~15个月出现膀胱结石。8例术后8~18个月出现前列腺尖前列腺组织增生。
762例患者TURVP均在硬脊膜腔麻醉下进行,采用WOLF回流式电切镜,电切功率为150W,电凝功率为100~120W冲洗液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4%甘露醇,冲洗压力为60cmH2O,术后均用导尿管球囊压迫膀胱出口,球囊压紧膀胱出口,术后一周后拔除尿管,术后1~18个月后,有48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
20例(42%)尿道口狭窄的患者,经尿道口扩张,每周1次,共8~10周后均排尿顺利。3例(6.25%)条索状纤维束横跨尿道内口,将纤维束切断并留置尿管3d后完全康复。3例(6.25%)带蒂团块状前列腺组织覆盖尿道内口,使用电切将其切除并留置尿管5d后恢复良好,排尿通畅。10例(20.83%)前列腺尖尿道狭窄的患者,其中有3例行直视下膀胱镜检及扩张,并留置尿管10d,7例行尿道扩张术,每周1次,共8~12周,经上述处理后,排尿效果满意。8例(10.67%)前列腺尖前列腺组织复发增生者,经再次行TURVP,术后留置尿管7d,排尿理想。4例(8.33%)出现膀胱结石,经用碎石钳将结石夹碎冲出,治愈。
本组48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患者中,有20例为尿道口狭窄,10例为前列腺尖尿道狭窄,占本组62.5%,是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两处是尿道生理狭窄部位,尿道口狭窄是由于进镜时对尿道口损伤过大,以及纱布条牵拉尿管时间过长,对尿道粘膜造成损伤所致。而前列腺尖尿道狭窄是由于电切汽化时对前列腺尖修整不够光滑,同时使用电凝过多所致。对此,我们认为,进镜时应先行尿道扩张,而且纱条压迫尿道口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12h。8例前列腺尖腺体残留,是由于膀胱颈增生的后唇含有较多的纤维组织,而TURVP,汽化电极经过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表面时产生高温,使表面组织脱水汽化深层组织干燥,形成电干燥层,造成其电汽化作用减退。此时改用电切襻,可切除此层组织而不妨碍再次电汽化,避免了腺体残留。3例条索状纤维束横跨尿道口,估计是置导尿管时,尿管穿破被电切的膀胱颈粘膜进入膀胱,拔出尿管后,使膀胱粘膜呈条索状横跨尿道内口,导致尿流的中心流速明显下降,从而造成排尿困难。所以我们认为,电切6点钟处膀胱颈时,应将该处切至平滑,不可留有“门槛样”的膀胱粘膜组织突起,而且尿管头不可太尖太硬,从而避免尿管在粘膜下潜行,形成条索状纤维束横跨。3例带蒂前列腺组织残留,是由于在处理6点钟处前列腺组织时,将前列腺组织向膀胱方向推切时未能完全切断,使其带蒂悬挂于尿道内口6点钟处,因此,在切除6点钟处前列腺组织时,应注意该处前列腺组织是否被完全切断。4例出现膀胱结石的患者,猜测是原有小结石匿藏于憩室内或少量前列腺组织碎片未能排出成为结石核心,形成结石,所以,在冲洗时用Ellik冲洗器尽量吸尽组织,减少结石发生。
TURVP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进一步发展,尽管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层出不穷,但此方法仍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虽然存在着并发症,但其发生率是较低的,在操作中加以注意,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1]杨堃,沈明康,江鱼.经尿道联合应用电汽化与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1:168~170.
[2]邹永强,姚长乐,高燕华.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2,1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