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君 郝 毅
辨证论治心血管神经症体会
李存君1郝 毅2
心血管神经症 中医药 辨证论治
1吉林省乾安县中医院(乾安131400)
2吉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院(吉林130021)
心血管神经症,又称心脏神经官能症,为临床常见病,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时以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疲乏无力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为主。临床上多见于中青年人群,以20~40岁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以更年期妇女为多。常因过劳、精神创伤或情绪激动加重,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西医学在明确诊断后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学无心血管神经症之名,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归纳于中医学“心悸”、“胸痹”、“百合病”、“郁证”等范畴。笔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灵活辨治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辨治体会介绍如下。
1.1 肝郁气滞型 中医学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主血,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血液之运行主要归属于心;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精神情志之调节功能与肝密切相关。《血证论》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若因大怒或情绪波动等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致木失冲和,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母病及子,火扰神明,则心神不安,其症可见心悸,胸闷气憋,胸痛,气短,乏力,自汗,少寐多梦,苔干,脉弦或滑等。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宁心活血为主。可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成方加减,药物选择柴胡、黄芩、龙胆草、生地黄、白芍、川芎、柏子仁、栀子、当归、甘草、陈皮、青皮等。
1.2 心虚胆怯型 素体心胆虚怯,或突受惊恐,或见怪状、闻异声,或涉险登高,“惊则气乱”,则可出现心悸胆怯,神摇不能自持而发病。可见心悸不安,心慌,胸闷气短,少寐,坐卧不安,头晕,健忘,舌苔薄白,脉虚或弱等症状。治疗当以养心安神,潜镇定志为主。可选安神定志丸、朱砂安神丸等成方加减,药物选择远志、黄连、茯苓、酸枣仁、生地黄、麦冬、朱砂、甘草、当归、橘红等。
1.3 心阳不振型 《素问》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阳旺盛,则体轻矫健。若因体虚过劳,损伤心阳,心失温养,胸阳不运,则表现出在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等诸多方面功能低下的症状。可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乏力,多汗,手足冷,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舌苔薄白,脉虚大无力等症状。治疗当以温补心阳,益气安神为主。可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补中益气汤等成方加减,药物选择桂枝、龙骨、牡蛎、甘草、人参、黄芪、升麻、白术、陈皮、当归、远志、茯神等。
1.4 心肾阴虚型 久病劳倦,或房事不节,妇女或经血过多,或过服燥烈劫阴之品,或因忧思过度,五志过极,损伤心肾之阴,以致心火亢盛,而肾阴亏于下,心肾不交而发病,正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言“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可见心悸不宁,胸闷,烦躁,失眠,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疗当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为主。可选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酸枣仁汤等成方加减,药物选择柏子仁、麦门冬、生地黄、天门冬、山茱萸、白芍、酸枣仁、茯神、沙参、当归、朱砂、枸杞等。
1.5 心脾两虚型 心藏神而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言“诸血者,皆属于心”,《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脾志为思,主运化、统血,《金匮要略注》曰“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思出于心,而脾应之”,心脾两脏与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若因情志不调,思虑过度,则易损伤心脾,心脾生理功能失常,致使气血双亏、心气不足,血运无力,久病生瘀,从而出现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倦怠思卧、失眠健忘、头目晕眩、食少纳呆、胸闷、胸痛等症状。治疗当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为主。可选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等成方加减,药物选择黄芪、炒白术、酸枣仁、炙甘草、远志、当归、党参、木香、茯神、荷叶、龙眼肉、陈皮等。
《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中云“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一身之血液及脉道,血流丰富。若因心病日久,或内伤情志,或胸背受伤、跌打等,极易影响到血脉之正常运行,进而引起心脉瘀阻。所以瘀血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故在临床中无论辨证为何种证型,用药方面酌加几味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红花、桃仁、赤芍、牛膝、当归等,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杨某,女性,33岁。2009年10月20日就诊。1个月前因工作调动,心情压抑,忧思过度,有心悸、心前区痛、烦躁、倦怠乏力、汗多、两手振颤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并伴失眠、多梦、潮热、腰酸耳鸣等症,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查体:体温36.6℃,血压120/70mmHg,心率88次/min,偶有期前收缩,心音略增强。心脏X线检查无异常,心电图示偶有期前收缩,伴非特异性ST-T异常。辨证为心肾阴虚,心肾不交。治则补肾滋阴,宁心安神。处方:天王补心丹加减:柏子仁15g,酸枣仁30g,生地黄10g,黄连 5g,吴茱萸 3g,玄参 15g,沙参 10g,麦门冬 15g,枸杞 25g,茯神10g,远志20g,甘草6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11月1日复诊,已无心悸、心痛、烦躁、两手振颤、失眠、多梦、耳鸣等症,出汗量较前明显减少,偶有失眠、腰酸等症,查心率78次/min,复查心电图未见异常。嘱续服六味地黄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
R54
B
1004-745X(2010)09-1627-01
201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