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向军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人民医院 江苏宜兴 214200)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是5岁以上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支原体不仅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同时可以引起多种肺外器官的损伤,心脏损伤是其中之一。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97例,合并心肌损害39例,现报道如下。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1:80),EB病毒及柯萨奇病毒检测均阴性的患儿共197例,合并心肌损害的39例,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岁者5例,3~6岁者13例,>6岁者21例。平均8.7岁。学龄儿童多发,全年均可发病,秋冬季病儿稍多,统计学处理与季节,月份无显著差异。
本组病例均有发热、咳嗽症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均无心悸、胸闷、乏力等心脏方面自觉症状,其中体检发现早搏者10例,心音低钝者2例。
选用日本FujIrebrolnc生产的SerodIa-mg coII试验盒,用特异性免疫凝集试验方法检测血IgM抗体,滴度≤1:40为正常,≥1:80为阳性,提示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39例患儿中心肌酶谱异常者22例,肌钙蛋白阳性者7例。心电图异常者20例,其中室性早搏4例,房性早搏7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ST-T改变者5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脏彩超检查发现轻度左房、左室扩大1例。
本组患儿均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心肌损害患儿均接受静滴维生素C,疗程约2~4周。临床经过大多良好,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脏彩超均恢复正常。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特定病原体的肺部感染,同时也可以是一个全身性疾病。黄向红[1]等认为,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与免疫抑制、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等关系密切。本研究支原体肺炎197例,其中39例并发心肌损害,约占19%,发病有逐年增加趋势。本文提示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心脏病变多轻微、隐匿,无心脏自觉症状,因此支原体肺炎患儿应尽早检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发现异常者进一步查肌钙蛋白及心脏彩超,明确心脏是否受损。支原体肺炎引起肺外表现的机制,目前普遍认为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心、肺、脑、肾、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2],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肺外表现[3]。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最好方法是血清学检查。用特异性免疫凝集试验方法检测血IgM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助于早期诊断。
综上,支原体肺炎以学龄儿童多发[4]。早期可以合并心肌损害,由于患儿表达不准确,临床无特异性症状,仅能通过体检和辅助检查发现。通过早期检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病情可以痊愈,不留后遗症。
[1]黄向红,熊平.小儿支原体肺炎与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概况[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8):124~126.
[2]袁壮,薛辛东.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
[3]史瑞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手册,2002,13(2):94~96.
[4]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7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