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良
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民医院(152100)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髋臼这种严重关节内骨折日渐增多,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黑龙江省望奎县人民医院骨科对26例髋臼骨折进行了先行骨牵引,合并髋关节脱位在麻醉下手法整复髋关节脱位,再行患肢骨牵引,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本组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1~59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3例,高处坠落伤3例;骨折类型:单纯后壁骨折9例,后壁伴后柱骨折5例,后柱骨折3例,前壁伴前柱骨折4例,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2例,合并股骨头中心脱位2例,后脱位1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骨盆骨折4例,颅脑损伤5例。
入院后积极治疗合并损伤,患肢首先行骨牵引,合并髋关节脱位在麻醉下手法整复髋关节脱位,再行患肢骨牵引。手术在连续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合并下肢骨折者先切开复位内固定,再行髋臼手术。①髂腹股沟入路14 例,其中前柱骨折4 例,双柱骨折5 例,T型骨折5 例。仰卧位,切口起自前2/3髂嵴,沿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和耻骨联合上方二横指处切开,分离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髂外血管和淋巴管,用皮片牵引分成3个入口,外侧入口显露髂窝和髂耻嵴上方;中间入口显露方形区,坐骨棘、坐骨大小切迹和闭孔;内侧入口显露耻骨上支。②Kocher Laugenbeck入路9例,侧俯卧位,于髂后上棘和股骨大转子顶点连线的外2/3处切开,切开髂胫束和臀大肌筋膜,钝性分开臀大肌纤维,切断外旋诸肌,尽可能多地保留股方肌(无坐骨神经损伤者,可不必显露坐骨神经),即可显露髋臼后壁和后柱,向后下剥离显露出坐骨大切迹,前边显露出臼缘,将此两边作为复位判断标记。③前后联合入路3 例,对前后柱骨折移位较大复位困难者,先复位一柱,改变体位再复位另一柱,通过以上方法显露出骨折端,随后分别用螺钉,重建钢板加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
负压引流24~48h。无需骨牵引,术后3~4d被动活动关节及进行静力性肌收缩功能锻炼,6周后扶拐不负重行走,3个月后弃拐行走。
26例均获得5~63个月随访,平均28个月。2例发生坐骨神经牵拉损伤,分别保守治疗6个月和1年后恢复。无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评价标准评分,优17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8.5%。
①髋臼负重穹隆的关节面不平整,错位>3mm;②髋臼内有游离体异物;③合并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④CT片提示后壁骨折缺损>40%;⑤无骨质疏松症[1]。
常规摄骨盆X线平片;患侧髂骨斜位和闭孔位片;CT片(有三维重建图像更好,能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块的大小、形态和移位以及股骨头软骨面的塌陷缺损位置及程度);骨牵引、备血等[2]。
髋臼骨折大多由直接暴力、高能量创伤所致。合并伤多,应急诊纠正髋脱位,采用临时固定以减轻疼痛,持续骨牵引防止股骨头受顶压,造成关节软骨面继发损伤。最佳手术时机为伤后3~7d,超过3周不易达到满意复位,且手术难度增大,出血多[3]。
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髋臼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前提,根据骨折线分布多和骨折块移位大的区域选择入路。常用的入路有髋关节后侧入路和髂腹股沟入路,髂股延长入路。后侧入路适宜于后壁、后柱骨折,也是髋臼骨折的主要入路。髂腹股沟入路适宜于前壁、前柱及方形区的骨折。髂股延长入路主要用于方形区骨折及前后两柱骨折[4]。
本组对有软组织附着的前后壁骨块采用拉力螺钉固定,对较大的骨块采用2枚拉力螺钉固定,以防止旋转,尽量不游离以保护血供。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骨折碎块逐个复位,以克氏针临时固定,采用重建钢板与拉力螺钉及克氏针联合固定。术中需注意髋臼周围螺钉方向,避免螺钉进入髋臼内。固定后活动髋关节,仔细体会有无异常响动或阻挡感,以判定内固定物是否进入关节内[5]。
术后早期行患髋功能锻炼,加强软骨骨折面的磨造,利于减少创性关节炎的发生。
[1] 杜敦进,张鹏程,王世松,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17例
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10):1029-1030.
[2] 宁光刚,于建华,张铁良.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05,8(5):431-433.
[3] 杨震龙,马梦昆.手术治疗18例复杂髋臼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1,4(3):218-219.
[4] 吴新宝,王满宜,朱仕文,等.112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80.
[5]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2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