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宇丹 孙 宁 付丹丹 王志波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脓肿的结果[1]。其特点是此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急骤,肛门部坠疼难忍,如不及时治疗形成的脓肿易向周围软组织间隙扩散形成新的脓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通过对233例肛周脓肿患者行Ⅰ期手术后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实施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本组233例中,男156例,女77例,年龄22~68岁。均采用一次性切开或挂线手术的方法,疗程14~31d。
患者的一般资料,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向患者讲述此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病情的转归,解除患者的顾虑,配合医护治疗与护理。
饮食对肛周脓肿的治疗、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嘱患者忌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易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饮食。多食素菜、瓜果,预防便秘。
手术前一天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手术的心理状态,给患者讲解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以及术前禁食水的目的,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1)手术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宜进低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为防止发生腹泻或粪渣堵塞肛窦,告诉患者不能吃生冷食物及油腻之品。(2)教会患者坚持肛门中药坐浴,每次10~15min,注意创面有无渗血,如敷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3)观察患者切口引流情况,引流条于术后2~3日开始逐步取出;如脓腔深而大、引流脓液又多时,告知患者引流放置时间可稍长,通常可于术后1周左右完全取出。拔除引流后,指导患者正确中药坐浴,每日2~3次,大便后随时坐浴防止切口感染。(4)中药坐浴指导 ①告知患者中药方剂以了解药物的作用,取得患者信任与合作。取鱼腥草15g、虎杖15g、苦参15g、五倍子15g、马齿笕15g、芒硝10g、乳香6g、没药6g、苏木10g、甘草10g加冷水2000mL。每日1剂,协助患者煎沸30min并盛入消毒的浴盆内备用。待药液温度降至38~45℃时,协助患者洗涤臀部,清除肛周分泌物等污物。嘱患者臀部坐入盆内的药液中,浸泡时间不少于30min。坐浴中注意放松肛门括约肌,将药液浸入肛门上4~5cm。②在坐浴前先指导患者排尽大小便,坐浴洗涤时要认真仔细、动作轻柔,以减少疼痛。③要注意观察肛周局部,对中药或胶布有无过敏现象,若局部出现红肿、皮疹,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④冬季坐浴过程注意室内温度,洗毕应及时擦干患处,防止受凉。(5)少数民族或农村患者的健康教育 对少数民族或农村的患者,由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容易产生误会、发生摩擦,很难沟通[2]。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如果遇到少数民族手术患者有语言沟通障碍,指定少数民族护士向少数患者解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该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用两种文字打印发给少数民族患者阅读,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在患者出院时制定两种文字的健康教育处方交给患者,正确地从饮食、卫生、起居、生活与工作等方面做好预防工作,指导患者生活规律,饮食合理,忌辛辣烟酒,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软化畅通;大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如果患者继续中药坐浴,指导患者中药坐浴的方法、水温、每日坐浴次数、浸泡时间及坐浴时的注意事项,保持肛周清洁卫生,以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注意观察切口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随诊。
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行为改变,习惯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进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目标[3]。我们通过对肛周脓肿Ⅰ期手术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掌握本疾病的卫生保健知识,有较好的遵医行为,自觉自愿地改善饮食、卫生、起居,并能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和提高生活质量。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5.
[2] 吕资之.健康教育与促进[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
[3] 杨丽梅,丁文霞.影响接诊室入院宣教的因素及对策[J] .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