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痉散敷脐联用西药治疗小儿肠痉挛64例

2010-02-10 20:13邢丽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0期
关键词:西医腹痛西药

邢丽辉

止痉散敷脐联用西药治疗小儿肠痉挛64例

邢丽辉

目的观察止痉散敷脐联用西药治疗小儿肠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6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止痉散敷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6.9%,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之50%和80%,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有明显差异。结论止痉散敷脐联用西药治疗小儿肠痉挛在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小儿 肠痉挛 止痉散 敷脐

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长春130051)

肠痉挛又称肠绞痛,是由于肠管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反复阵发性腹痛,为小儿哭闹及常见就诊原因之一,我院对64例肠痉挛患儿,应用止痉散敷脐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患儿124例,均符合肠痉挛的诊断标准[1],经腹部B超、放射线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已除外肠套叠、肠梗阻等外科急腹症。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64例,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4个月32例,4个月~1岁27例,2岁以上5例;寒凝气滞33例,乳食内积31例。西医组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个月30例,4个月~1岁26例,2岁以上4例;寒凝气滞36例,乳食内积24例。两组年龄、性别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西医组:注意保暖,可腹部热敷,必要时用少量肥皂水灌肠或开塞露注肛促进排便排气,对上述措施无效的患儿可试用阿托品每次0.01mg/kg口服,重者肌注或颠茄酊每日0.05~0.1mg/kg口服。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止痉散木香10g,茴香10g,延胡索15g,乌药10g,厚朴10g,陈皮 10g,白芍 15g,当归 10g,甘草 10g。将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用前取1.5g药粉填脐,外用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至愈为止。以上为周岁小儿用量,其他年龄剂量可酌情加减用。两组疗程均为5d。

1.3 疗效标准 显效:止痛后无复发。有效:疼痛缓止,但有所复发。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64例,显效56例(87.50%),有效 6 例(93.75%),无效 2 例(3.12%),总有效率(96.88%);西医组60例,显效30例 (50.00%),有效18例(30.00%),无效 12 例(20.00%),总有效率 80.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症状消失时间平均(1.0 ±0.4)d,西医组平均(3.4 ±1.2)d,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有明显差异(P < 0.05)。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儿进行3个月的跟踪观察,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的56例中无复发;西医组显效的30例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10.00%,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肠痉挛好发于3~4个月以下婴儿,但在整个儿童期均可发生。此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臻完善,肠道功能不成熟有关。以下情况可能是肠痉挛的诱发因素:(1)机体对某些食物过敏;(2)局部受冷、暴食、冷食、饥饿或消化不良可引起肠蠕动增强;(3)肠道寄生虫的毒素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4)大便积存是引起儿童痉挛的常见诱因。其临床特点有(1)腹痛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一,多能自行缓止,发作间歇一切正常。(2)腹痛以脐周为主,但腹部柔软,无固定压痛。(3)无伴随的病灶器官症状,如发热、吐泻、咳喘、尿频、尿痛等,无全身阳性体征。(4)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每次发作症状相似,疼痛轻重程度不等。因小儿有很多疾病可引起腹痛,故肠痉挛诊断应建立在排除一系列内、外科疾病,尤其是外科急腹症基础之上,否则会贻误病情和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肠痉挛属于腹痛范围,由于护理不当,小儿脐腹部为风冷寒气侵袭,寒邪结于肠间,寒主收引,寒凝则气滞,经络不通,气血壅阻不行,因而突发腹部剧烈绞痛。或因乳食不节,或暴食过度,壅滞肠中,以致中焦气机受阻,郁而不通,升降失司,故发为本病。《素问·举痛论》谓“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幼科发挥·积痛》曰“小儿腹痛属食积者多”。中医辨证可分为寒凝气滞、乳食内积两型,治则为温里散寒,消食导滞,缓急止痛。

止痉散方中茴香、乌药散寒止痛;厚朴、木香、延胡索、当归、白芍行气导滞,化瘀止痛;甘草入中焦缓止腹中挛急疼痛,并调和诸药。药理研究亦表明当归、白芍、延胡索有明显止痉、镇痛、镇静等作用,陈皮对肠痉挛有拮抗作用[2]。

中医治疗小儿肠痉挛的方法较多,如针灸、推拿、口服药物等,均给患儿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而敷脐疗法是从患儿脐部给药,保留一定时间,通过皮肤吸收使药力作用于人体产生治疗效果,其具有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廉价安全等特点,正如外治大师吴师机说:“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中药敷脐和内治疗法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神阙穴(脐)位于任脉,而任脉属于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之百脉,所以脐和诸经百脉相通,脐又为冲,任脉循环之所,且任、督、冲脉为“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因此中药敷脐将药物敷于皮肤,能达到腠里之中。药物通过皮肤,直达经脉渗入体内,融于津液之中,与之合二为一,具有内外一贯之妙。现代研究认为透皮给药该处最易吸收,因为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该处表层角质层最薄,脐下无脂肪组织,便于药物渗透和弥散,而且外皮与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下两侧有腹壁下动脉和下静脉,并分布有丰富的血管网,对药物的敏感度高,吸收迅速,使药力经脐迅速渗透到各个组织器官,以调节人体之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本观察表明,止痉散敷脐联用西药治疗小儿肠痉挛在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方面均有较好效果,且敷脐疗法能发挥中药与穴位双重效应,其简单、易行、实用,不良反应少,患儿与家长均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叶孝礼.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1.

[2]Behrman RE,KLimaegn RM, Nelson WE, et al.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M].London:Sandes,1992:128.

R725.7

B

1004-745X(2010)10-1792-02

2010-03-22)

猜你喜欢
西医腹痛西药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