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玲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164092)
随着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也逐年增加,而AMI 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急重症[1]。为了掌握老年AMI 临床特点,本文特将我们收治的54 例60岁以上老年AMI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本组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60~83岁。
收集入选患者各种临床资料,包括既往史、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转归及心电图、心肌酶学的动态追踪结果。
AMI诊断按内科学诊断标准,2次以上AMI患者,每发生1次,按新病历计算,死亡统计以入院4周内为准。
男女患病比例为2.37。本组既往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24例(44.4%)。
不典型发作者12例,分别为心力衰竭6例,休克2例,脑卒中2例,腹痛、呕吐2例。
再发AMI 8例(14.8%);病死率10例(18.5%),主要死亡原因均为泵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老年AMI发病率高。本文60岁以上者54例。随着年龄增长,男女发病率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本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37,这是由于老年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保护作用已不存在,故发病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老年AMI既往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较中青年AMI 多见。
本组资料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老年AMI患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发生严重的变性改变如主动脉中膜平滑肌层增厚,强性组织丧失,是被胶原组织所替代,主动脉膜及其大分支发生钙化及胆固醇沉着所致,此时冠状动脉也多存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吸烟是各年龄组特别是中青年AMI显著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大量吸烟,吸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脱落,促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发生AMI,且吸烟也可使血小板聚集增强及血液儿茶酚胺升高,使不饱和脂肪酸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有助于动脉硬化的发生,其次,血脂异常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心脑血管事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脂代谢紊乱可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危险。另外心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是AMI的是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有报道认为,初次发生AMI 越年轻,其亲属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越普遍[2]。
无痛性AMI发生率增高是老年AMI的重要特点之一。其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老年人神经功能衰退对疼痛敏感性降低,痛阈增高有关。另外与老年人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等疾病常常使大脑反应迟钝,不能正确描述自身症状。同时,由于老年在AMI时往往合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供血不足,或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而掩盖了胸痛症状。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能是由于老年人AMI后血液动力学改变,脑灌注不足,心情紧张,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及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所致。少数因应用溶栓剂、抗凝药物治疗而致出血性卒中。因此,在治疗老年AMI患者时,除预防其心脏并发症外,同时应注意脑卒中的发生,及时检测凝血功能的变化。因为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因此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休克应该想到AMI的可能,及时查心电图及心肌酶,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3]。
心力衰竭和休克在老年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可以首发症状出现或者在病程中出现。老年AMI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各种房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及各种传导阻滞发生率高。本文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0.7%,与文献报道相近,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A组33.3%。原因可能为: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心脏发生退行性病变,致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功能储备差;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程长,心肌缺血广泛;老年AMI 累及范围较广[4]。
老年AMI病死率高的原因可能为:①除AMI外,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瓣膜病变,这与左室基础损害有关,因而出现AMI时,其心肌损害更加严重。②原有左心功能不全或肥厚,再加上由于残余缺血而产生进行性心电不稳定导致心律失常。③因多支静脉病变和无Q波AMI的发生率高常存在残余缺血。上述这些说明老年AMI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且常伴发其他并发症,从而增加了老年AMI的病死率[5]。
老年AMI死亡原因主要是休克、心力衰竭和(或)心律失常,与文献报道一致,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病变、心功能基础差、梗死范围较广及溶栓治疗病例相对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老年AMI不典型发病者较多,并发症多且严重,再梗率、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在接诊老年患者时不能从局部症状先入为主,单纯满足于某一种诊断,而需提高警惕,全面考虑,及时对AMI诊断、治疗,希望通过努力能减少此类患者的病死率、误诊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3-297.
[2]王士雯.老年心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75.
[3]王春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的机理探讨及预防策略[M].天津医药,2000,28(1):12.
[4]陈曙霞.上海市173例8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10(4):237.
[5]曾雅儒.急性心肌梗死311例分析[J].北京医学,2003,5(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