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贤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13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6至2009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119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实用内科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标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9~58岁,平均36.2岁;病程1.5~16年,平均5.1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45例。对照组59例,男39例,女20例,年龄18~59岁,平均37.4岁;病程1.6~15年,平均4.8年;HP感染阳性4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采用补脾治疡汤加西药治疗。基本方: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浙贝母15g、乌贼骨15g、煅瓦楞子15g(先煎)、吴茱萸3g、黄连10g、蒲公英15g、砂仁6g(后下)、焦三仙各10g、佛手10g、三七10g、刺猬皮15g、炙甘草5g。如中气不足或胃下垂者加黄芪、柴胡、升麻;胃痛甚者加乳香、没药、赤芍、失笑散;腹胀便秘者加厚朴、枳实、大腹皮、大黄;呕吐反胃者加半夏、代赭石、旋覆花;HP感染阳性者加白花蛇舌草、茵陈;西药:雷贝拉唑,每次20mg,每日1次。以1个半月为1个疗程,如HP感染阳性者加用克拉霉素,每次250mg,每日2次;甲硝唑,每次200mg,每日2次,连服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中药,单用西药。治疗期间2组均停止使用其他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作用的中药、西药。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主、次症状全部消除,纤维胃镜检查溃疡病灶愈合,病变粘膜恢复正常;显效:主、次症状全部消除,溃疡病灶基本愈合,粘膜组织仍有轻度炎症;有效:主、次症状部分消除,溃疡病灶愈合>50%;无效:主、次症状无改善,溃疡病灶愈合<50%。
治疗组60例,痊愈49例(占81.6%),显效5例(占8.3%),有效4例(占6.7%),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59例,痊愈36例(占61%),显效3例(占5.1%),有效3例(占5.1%),无效17例(占28.8%),总有效率71.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对2组病例有效者进行随访半年,以临床症状及胃镜复查确诊是否复发。治疗组随访56例,随访率93.3%,复发5例,复发率8.3%;对照组随访54例,随访率91.5%,复发19例,复发率32.2%。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或右上腹饥饿性疼痛,常伴烧心,反酸等症状,根据其临床症状属中医学“胃痛”或“胃脘痛”的范畴。本病病位在胃,脾与胃相表里。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故各种原因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或素体脾胃不足者,易受饮食不节,劳倦,情志失调以及气候变化等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引起或加重脾胃功能失调,酿成本病的发生或复发,且本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久病多虚”,脾胃虚弱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且本病胃脘隐痛,饥时痛,得食痛减,喜温喜按,神疲,舌胖边有齿痕,为脾胃虚弱的证侯。故笔者认为补益脾胃是本病的基本治法。方中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四君子汤为基础。在溃疡活动期,常伴有反酸、口干、口气臭,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蒲公英,黄连清热泻火,有较强的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本病病程长,迁延难愈,多与瘀血内阻有关,因胃为多血多气之腑,胃痛初起为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故用三七,猬皮活血化瘀止痛;反酸为胃酸过多,用乌贼骨、浙贝母、煅瓦楞、吴茱萸、黄连组成制酸组合,缓解疼痛及促进溃疡愈合;口苦为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用佛手、砂仁疏肝理气和胃调中;加上焦三仙消食和胃,共起健脾胃、行气活血、疏肝清热消食之功。笔者采用中西结合可扬长避短,中药可针对临床症侯群发挥多功能作用,西药可对某些症状发挥直接作用。特别是中西结合治疗对能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故联合治疗对提高溃疡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