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杰娜,邢丽华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450053)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见,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或收敛、抑制肠蠕动药等治疗,但对非感染性腹泻疗效欠佳[1]。 2008-07—2009-07,笔者采用针灸及推拿辨证综合治疗小儿腹泻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儿科门诊小儿腹泻患者50 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个月~2岁;病程2~3 d者32例, 4~7 d者15例, >7 d者3例;轻度脱水者10例,中度脱水者2例,无明显脱水者38例;轮状病毒感染者15例。
按照文献[2]中相关标准拟订。 ①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②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③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白细胞。
针刺取穴:主穴取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伤食腹泻加中脘、四缝;湿热腹泻加阴陵泉;寒湿腹泻加艾灸神阙及龟尾穴;脾虚腹泻加气海、关元,同时艾灸神阙与关元穴。操作方法:针刺采用1.0寸毫针,进针约0.5寸,捻转平补平泻,不留针;四缝穴采用点刺,挤出少许黄色、白色透明黏液;艾灸采用回悬灸,每穴灸15 min。治疗每日1次, 3 d为1个疗程。
顺时针摩腹3 min,揉龟尾2 min,捏脊3遍。伤食腹泻加清大肠、推板门;湿热腹泻加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寒湿腹泻加推三关、补大肠;脾虚腹泻加补脾经、补大肠,点揉脾俞。治疗每天1次,手法宜轻柔, 3 d为1个疗程。
伴脱水症状酌情给予补充液体、纠正酸碱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观测患儿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并进行大便常规检查。
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通过的《急性腹泻的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大便常规化验正常。有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次数均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改善,大便常规化验好转。无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显效39 例, 有效 9 例, 无效 2 例, 有效率占96.0%。
患者,男, 10 个月, 2008 -09 -12 就诊。主诉:腹泻3 d。3 d前患儿过食生冷致腹泻,大便每日十余次,为黄色稀水样便,夹有泡沫,无脓血。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口服头孢克肟、思密达3 d,疗效欠佳。现症:大便每日十余次,粪质稀薄呈黄色,夹有泡沫,无发热。查体:精神反应欠佳,皮肤弹性可,前囟稍凹陷,食欲差,偶有呕吐,心肺无异常,腹软,肠鸣音亢进;舌质淡,苔白,脉沉。大便常规示:轮状病毒阳性。西医诊断:秋季腹泻。中医诊断:小儿腹泻。证属寒湿型,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化湿。给予上述方法针灸及推拿治疗1次后,大便5次/d,量中等,为黄色稀糊样便,连续治疗3次后痊愈。
中医学认为,小儿腹泻病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多见。《幼幼集成·泻泄证治》曰:“夫腹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腹泻作矣。”故腹泻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主要病位在脾胃。选取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达到健脾益气、调理肠胃、化湿之效。艾灸具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摩腹可以疏通气血、调节脾胃功能;龟尾穴即督脉的长强穴,能通督脉之经气,具有调理大肠及止泻功能;捏脊可疏通督脉及膀胱,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平衡,刺激背俞穴脾俞、胃俞以调节脾胃功能。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针灸结合推拿综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目前国内抗生素使用绝大多缺乏严格指征,滥用抗生素达不到治病的目的,破坏人体内有益共生菌群,还削弱了患儿抗病能力,导致腹泻的迁延不愈。本疗法发挥中医特色,辨证论治,无毒副作用,家长易于接受。
[1]张朝兴, 王洪高, 王云.小儿腹泻散治疗小儿腹泻 50 例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04, 22(3):82.
[2]陈寿元.加味七味白术汤治疗小儿腹泻 368 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 28(2)27.
[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 .临床儿科杂志, 1994, 12(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