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出口情况
中国肉牛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带是以黄淮海平原为中心的中原农区——中原肉牛带,其次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东北肉牛带。2001年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四省的牛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7.2%,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占20.0%。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牛肉出口呈缓慢上升趋势,但90年代以来牛肉出口波动较大,1991年全国共出口牛肉13.2万t,达历史最高峰,1992~1998年牛肉出口一直维持在2万~5万t之间。2001年牛肉出口3.8万t,进口3.6万t,出口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国香港、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至俄罗斯的一般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出口至中国香港的占到25%左右。
(来自1688.com农业牛2010年9月)
肉牛进口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很少进口牛肉,80年代后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增加,开始进口高品质牛肉以满足某些高级宾馆和饭店的需要,但进口数量很小。1990~1996年进口牛肉及牛肉制品一直保持在2 000~3 000 t之间,1996年以后,年进口牛肉及牛肉制品增加到了1万t左右。主要来自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最多,占60%以上,其次是美国、新西兰和中国香港地区。
(来自1688.com 农业牛2010年9月)
肉牛行业分析
根据昆士兰大学研究组的研究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肉牛养殖,包括散养户、专业户及规模化育肥企业,长期处于低水平赢利甚至是亏损状态,这是造成我国目前肉牛生产滑坡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肉牛生产继续下滑的局面,就必须要让肉牛养殖在牛肉供应链上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环节,这不仅需要改变目前牛肉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而且还需要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对肉牛养殖给予补贴。否则,我国肉牛生产将会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牛肉的市场价格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牛肉消费将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奢侈品。
(来自于国家肉牛改良中心2010年9月)
美国牛肉之痛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9年11月2日表示,一批遭大肠杆菌污染的牛肉馅已经在美国导致28人生病,其中有2人死亡,初步调查显示死亡原因与食用这批带菌牛肉有关。食用问题牛肉后染病的事情,近年来在美国屡屡发生,还有长期食用牛肉汉堡的儿童感染死亡的个案。
美国著名农业政策与食品系统智库郝克明先生指出,目前美国大规模牛群养殖及牛肉食品生产方式存在以下弊端:①牛的喂养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②增加了防腐冷冻等众多生产环节,食物感染细菌的机会也增加;③大型公司垄断食物原料供应,一旦食品原料受污染,问题食物就很难追查。据悉,美国政府准备推出针对大肠杆菌的疫苗,但郝克明认为,如果不从生产源头上抓,推广疫苗的效果有限。
(来源于中国肉牛2009年11月)
秦川肉牛分子育种与新品系选育扩繁
以秦川牛肉用选育为目标,采用分子育种等技术,研究了影响秦川牛肉用性状的候选基因,对21个候选基因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发现了123个SNP位点,其中72个为首次发现;分布在15个基因上的20个分子标记位点与秦川牛生长及胴体性状显著相关,其中13个标记在秦川牛上首次发现;同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确定了6个影响秦川肉牛肉用性状的新基因;建立了一套秦川肉牛新品系肉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并应用于秦川肉牛早期选种,明显地提高了秦川肉牛育种工作的效率,加快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种的选育进程。采用MOET育种方案、人工授精育种方案,建立并优化了秦川肉牛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加大了对秦川肉牛新品系的选育扩繁力度;选育优质秦川肉牛新品系1个,平均日增重达到0.8 kg以上,屠宰率62.39%、净肉率51.69%、胴体产肉率88.54%、肉骨比8.96、眼肌面积74.98 cm2,肉质优良;供、受体牛同期发情率达88.3%~88.4%,供体牛头均回收可用胚胎达7.5枚/次;鲜胚移植成功率55.11%(248/450)、冻胚移植成功率45.24%(171/378)。
国家肉牛改良中心
2010年8月
蜱寻觅宿主
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 15 m时,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桩寻觅宿主。宿主的活动,特别是候鸟的季节迁移,对蜱类的播散起着重要作用。
蜱对宿主的寄生部位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房,次为肩胛部。
蜱虫生活史
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成虫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在表层缝隙中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 d内全部产出,可产卵数百至数千个。产卵后雌蜱即干死,雄蜱一生可交配数次。虫卵在适宜条件下卵可在2~4周内孵出幼虫。幼虫形似若虫,经1~4周蜕皮为若虫。硬蜱若虫只一期,软蜱若虫经过1~6期不等。若虫足4对,无生殖孔,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后经1~4周蜕皮而为成虫。硬蜱寿命1个月到数十个月不等;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5、6年到数十年。
蜱虫的吸血过程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性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