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王邵飞 吕晓英 黄 晓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也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与年龄相关的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其病理机制主要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界盘膜吞噬功能下降,使未被消化的盘膜残余小体潴留于基底部细胞原浆中,并向细胞外排出,形成玻璃膜疣,而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主要为玻璃膜破坏、脉络膜血管侵入视网膜下形成新生血管,导致视网膜或/及色素上皮有浆液或/及出血。本研究采用FFA和OCT相结合的方法对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视力预后判断进行深入研究。
观察病例均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渗出性AMD患者,共46例46眼,其中男性20例,女性26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55,平均年龄56岁。
所有患者均记录视力(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后,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拓普康TRC50ⅠX造影机)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TOPCON3DOCT-1000)两种检查,以FFA评估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OCT评估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厚度,并相互印证AMD的分型和性质。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均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水充分散大瞳孔,荧光素稀释实验(-)后,荧光素钠(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0.6g肘前静脉注射,2~4s完成;可同时进行OCT成像,3D-OCT可以三维图像观察视网膜黄斑全层,可观察AMD眼底动态发展的变化。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
视力为 0.17±0.17,渗漏面积为(4.05±4.88)mm2,CNV 的厚度(为 321.47±201.82)μm2,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视力和渗漏面积的Pearson的R=-0.342,P=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为负相关。视力和CNV的厚度Pearson的R=-0.309,P=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为负相关(表1)。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荧光素眼底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诊断中意义重大。渗出性AMD的FFA影像特征: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典型者,边界清楚,多在造影早期显影,呈颗粒状、车轮状、斑片状或粗大血管形态。造影过程中,新生血管迅速渗漏,并相互融合,边界模糊不清〔1〕。晚期背景荧光消退后,病变处仍然呈现相对高荧光。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处渗漏的淡荧光,隐约勾勒出积存腔隙的形态。出血处始终遮挡脉络膜背景荧光。CNV可分为典型性CNV、隐匿性CNV和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层脱离(PED)。OCT影像特征:典型性CNV图像特征是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断裂、增强、呈纺锤状,边界较清楚。隐匿性CNV主要表现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反向散射弥漫性增强、光带断裂,边界模糊。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层脱离(PED)表现为RPE隆起,其下方为中、高度反向散射,可发生在RPE与毛细血管之间,也可发生在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下,纤维血管性PED下方的组织反射不会受到遮蔽;并同时伴有RPE脱离(分为浆性、纤维血管性、出血性),视网膜水肿,视网膜渗出,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瘢痕等〔2〕。而少数FFA上隐匿的CNV在OCT上可见表现为典型的CNV,可能是由于出血而阻挡了典型CNV的荧光渗漏,但OCT的近红外光和高敏感性可以提高血液的穿透力。一些隐匿的CNV在OCT图像中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增厚和断裂。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能有效地分析此病的分型、发展趋势,以便为更好的临床治疗提供诊疗帮助,FFA和OCT检查可作为老年黄斑变性发生与发展的监测工具之一。
在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AMD荧光素眼底造影诊断CNV的渗漏面积有临床意义,面积大小与视力成反比;OCT诊断CNV的厚度有临床意义,厚度大小与视力成反比。因此,为临床判断疾病的分型、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预后评估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诊断和治疗AMD中,OCT以它的检测优势可以作为FFA的补充检查工具,并逐步成为一项临床评价客观指标。
1 黄叔仁,张晓峰.眼底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4,290.
2 刘 杏.眼科临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8:100,114.
3 韩 梅.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在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治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24:3412,3451.
4 王光璐,马 凯,张 风,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3):184-186.
5 张 力,赵明威,黎晓新,等.影响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视力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5):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