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的探讨

2010-02-10 01:06:35撰文孙婕
中国果菜 2010年7期
关键词:果蔬冷链物流

撰文/孙婕*

本文从国内外果蔬冷链物流现状出发,比较列举了国内外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政策法律环境、市场机制、技术设备以及相关协会作用等五个方面的差距,最终提出快速发展我国果蔬冷链物流业的应对策略。

果蔬,冷链物流,对策

水果和蔬菜是集易腐性、易损性、营养性、风味性、生理活性于一体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从生产到消费应该经过采摘、预冷、拣选、病害防治、包装、储藏、运输、批发、配送、货架陈列等一系列处理,才能实现果蔬生产的根本目的。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价值的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

所谓“果蔬冷链物流”是指水果和蔬菜采摘后,在储藏、运输、包装、加工、配送、销售及消费者短暂存放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果蔬新鲜所要求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即果蔬从离开田间的那一刻起,到消费者的餐桌前都在“冷链”状态下流通。

1、国内外果蔬冷链物流的比较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果品蔬菜生产国,2007年我国水果总产量1.8亿吨,蔬菜产总量在5.7亿吨,但由于当前我国水果和蔬菜总量中只有10%至20%利用了冷链物流,品种仅限于一些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水果。我国果蔬产后保鲜、冷链物流产业应用范围狭窄、发展滞后,无法实现产地预冷及冷链流通,加上储藏方式和消费方式原始,果蔬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损失就高达25%-30%,经济损失达到1000亿元以上。而发达国家的果蔬8 0%都采用了低温物流,果蔬损失率平均水平已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

1.1 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果蔬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由多个环节所组成,能够确保各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是冷链物流的核心。欧美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涉及果蔬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农药残留物含量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发达国家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实行供应链集成化管理,最终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

中国果蔬冷链物流自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以果蔬加工、储存为主导的冷链物流产业,但中国果蔬冷链物流至今还未形成完整而独立的冷链体系。不仅在冷链物流管理体制上存在制度缺失、技术手段不足、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硬件上存在冷链技术设施落后、运输设备工具陈旧,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缺乏,导致果蔬流通环节损耗严重、物流效率低下。

1.2 相关的政策法律环境 果蔬冷链物流涉及“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供应链上每个环节都关系到果蔬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发达国家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冷链物流的法规和标准,涵盖水果、蔬菜的生产、采摘、加工、包装、销售、运输、储存、配送、标签、品质等级、农药残留等诸多方面。此外,发达周家十分重视对冷链物流的财政支持和法律保障,促进了果蔬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冷链物流意识不强,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法律制度也不健全,不仅冷链物流管理缺少制度和监控手段,而且物流链节松散缺乏规范,果蔬冷链物流市场体系建设与管理基本处于粗放型阶段。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化体系以及诚信体系,从而营造果蔬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1.3 果蔬冷链物流市场机制 在发达国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多种冷链物流模式并存共赢。产地、加工企业、超市集团、大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龙头企业在促进果蔬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果蔬生鲜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外,国内销售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大型超市集团的物流配送公司完成,果蔬冷链物流以自营为主,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滞后。

1.4 冷链物流的技术设施投入 发达国家提供全方位的高效优质服务,依靠技术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例如:使用了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在源头方面保证了冷链物流的质量与安全;采取各种预冷和自动化冷库技术,延长果蔬的保鲜期;对运输过程中的冷藏车辆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控,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传递;此外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始终注重节能和环保。

目前中国果蔬冷链物流的整体投入不足,技术落后、设施陈旧。例如:由于长期以来在冷藏运输设备投入严重不足,果蔬冷藏公路运输仅占果蔬公路运输总量10%~20%,果蔬冷藏铁路运输仅占果蔬铁路运输总量的2 5%。从储存设备看,全国冷库总容量已达700万m3,主要用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功能单一,导致冷库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提升。果蔬采摘后的低温加工技术、包装技术落后,导致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之比为1.8:1,而美国为3.7:1,加拿大为3.2:1。

1.5 果蔬相关物流协会的职能作用 发达国家果蔬物流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充当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配合与自律作用。一方面积极宣传政府的交通运输方针、政策和法规,代表企业利益反映企业呼声,另一方面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冷链物流标准,协调冷链物流环节行为主体的关系,同时果蔬协会还从不同角度起到沟通情况、协调关系、提供信息服务等作用。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冷链物流协会不健全,行业内缺乏协同与自律。目前除已成立中国冷链物流协会外,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尚未建立地域性的行业协会组织,即使少数省、直辖市建立了相应的协会组织,但也存在职能定位不明确、相互竞争激烈等问题,不具备充当行业协调和自律者的角色。

2、我国果蔬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的果蔬产业如何通过发展冷链物流,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赢得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地位,实现从果蔬生产大国向果蔬产销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2.1 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对果蔬冷链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果蔬物流宏观调控作用,主要包括: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企业改革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行为,制定法律法规;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与国际农产品物流领域在物流、配送技术、教育、管理咨询等方面的联系和合作。

2.2 建设和发展果蔬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利用科技手段从营养性、耐贮性、外观形状等方面不断提高果蔬自身质量和商品化程度,是改善果蔬物流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加快果蔬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建立优势果蔬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果蔬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出口果蔬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果蔬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产量提高10%-15%,优质率达到90%以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0%-30%,辐射和带动近l亿亩农田、果园实现标准化的生产和物流。基地建设要与龙头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开通由基地直接进入市场的物流渠道,推动建立新型产销机制。

2.3 扩大果蔬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范围 大力开发和推广生鲜果蔬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应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基础上要善于自主创新,主要包括采前管理技术、采收技术、预冷保鲜技术、包装保鲜技术、运输保鲜技术、贮藏保鲜技术、果蔬分销等。通过与科研单位或相关高校的联合攻关与协作,努力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低温包装和保鲜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中国冷链物流的现代化水平。

2.4 加强果蔬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 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冷藏运输设备和冷库装备。针对当前国际冷链物流发展趋势,中国应着力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藏车,以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以满足不同路径的货运需要。对于低温冷库的建设,应根据冷藏产品对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要求,分类分期进行更新和改造。

2.5 引进先进的果蔬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美国成立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农业信息技术、储运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果蔬冷链物流技术体系,荷兰建立了电子虚拟的果蔬物流供应链管理。我国应引进先进果蔬物流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果蔬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例如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GIS与GPS)和电子交换系统(EDI),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冷链运输动态和库存产品的保质期与库龄,确保冷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2.6 培育和完善果蔬物流运作主体 果蔬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与果蔬产业的组织运行模式密切相关。我国果蔬产业的组织运行与美国不同,与日、韩等国比较接近,属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批发市场在果蔬物流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鼓励农民、农业系统企业、商业系统企业、国内外物流企业介入农产品物流市场,促进物流领域的竞争,完善物流服务。尤其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农协,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

2.7 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我国果蔬集散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水平低,综合服务能力差,拥有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市场为数不多。可借鉴法国、荷兰建立综合型、专业型物流中心的经验,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各种中转站和综合型配送中心,积极推动果蔬物流中心的建立。

2.8 制定果蔬物流业的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果蔬是流通难度很大的商品,为保持安全低耗和理想的货架期,需要一个具备温度保证、无伤害保证、时空调运保证的现代物流系统。为此,要抓紧制定果蔬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逐步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果蔬产业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实施与监督体系。加强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提高国际标准的采标率,使我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

2.9 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是指由物流劳务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第三方不干涉商品的买卖交易,是提供商品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服务,包括商品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如山东鲁林冰轮果蔬保鲜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组合式气调贮藏设备, 解决了我国一些特色果蔬的物流保鲜问题,运用该技术与设备可使荔枝果实贮藏保鲜期达到45天以上,冬枣、大樱桃、哈密瓜达120天以上,鲜蒜达210天以上。通过将供应链上的物流业务转交给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企业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效率。

2.10 加强现代冷链物流人才队伍培养 现代果蔬冷链物流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领域,涉及果蔬种植、储运保鲜、果蔬物流配套设施制造和信息管理等多个学科,从事现代果蔬冷链物流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将直接决定果蔬物流的水平和效果。针对目前果蔬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尽快培养人才队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通过高端人才引进、政府组织培训、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等各种渠道,加速果蔬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果蔬物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

3、结束语

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差距还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增强产业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相关标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实现果蔬冷链物流的有效运作,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更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

猜你喜欢
果蔬冷链物流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中国储运(2022年6期)2022-06-18 10:29:18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童话世界(2019年26期)2019-09-24 10:57:56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16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制冷技术(2016年2期)2016-12-01 06:53:08
果蔬大作战
童话世界(2016年8期)2016-06-02 09:21:05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专用汽车(2016年5期)2016-03-01 04:14:44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