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夏州民间艺术保护工作

2010-02-09 02:11拜锦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2期
关键词:保护工作临夏州民间艺术

拜锦云

摘要:近年来,临夏州文化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的挖掘、抢救工作,活跃在文化领域的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开展搜集整理工作,社会各个方面十分关注和支持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效保护了部门民间艺术传承人,展示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成果,逐步建立了许多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积极开发了一些民间文化产品,使民间艺术的挖掘、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呈现出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临夏州;民间艺术;保护工作

1发展现状

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有形”物质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项目众多,是各族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极其重要的保存价值;又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自身教化与娱乐的双重功能,也是一种无形资源,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

截至目前,临夏州已经申报成功莲花山花儿会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族宴席曲等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夏穆斯林民居等25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出版发行反映和记载民间文化遗产的书籍22部,收藏实物200余件,创作花儿剧9部。临夏州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成立了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和政县、康乐县、永靖县、积石山县成为花儿的传承、保护、采录基地。永靖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加强了对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加大了资金投入,培育了神韵砖雕等一批骨干企业。

2存在的问题

尽管临夏州近几年在民间艺术保护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随着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生活现代化的逐步发展,外来文化不断撞击,群众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形态日趋多元,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和传承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2.1缺乏宣传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由于宣传动员不够,致使社会各阶层包括各级领导,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和保护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各级党委、政府还没有将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缺乏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2.2缺乏后继之人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去艺亡。目前,年轻人大多对传统民间文化不了解、不熟悉,祖辈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艺术逐渐被遗忘。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已高,或收入微薄、生活困难而从事其它工作,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

2.3缺乏系统挖掘和研究民间艺术门类有许多还散落在民间,对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和民间艺术人才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缺乏研究人员,由于民间艺术保护经费不足,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和载体,无法开展紧急抢救而存在湮灭的危险。民间艺术既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保护,也难以形成精品,直接影响民间艺术的后续开发和合理利用。

2.4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由于缺乏资金,民间艺术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受到制约,有些项目难以做大做强,有些项目举步维艰,使保护、整理、申报、展示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民间艺术生存环境堪忧。

2.5缺乏参与群众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专业研究人员的缺乏,民间艺术难于形成精品。大多数民间艺术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缺少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要求,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有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技艺和艺术缺乏必要的保护,面临失传的危险。保安族腰刀、临夏砖雕、河州贤孝都面临着后继无人或失传的危险。

2.6缺乏市场观念人们习惯认为民间文化保护传承是政府的责任,过多地依赖政府投资和社会赞助,消极依赖,以为有钱就办,没钱就不办,没有认识到民间艺术可以商业化市场运作;一些民间艺人自己精心制作的艺术作品,习惯于留存和馈赠,往往不愿意出售;把文化与经济在概念上分割,认为民间工艺是欣赏品不是消费品,是艺术品不是商品,缺乏商品经济意识;某种程度上存在单纯艺术观点,对民间艺术产业化的认识不足,行动比较迟缓。

2.7缺乏知名品牌由于民间艺人实力和资金不足,大多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产品自产、自销为主,缺乏推向国内市场的实力和勇气。如临夏雕刻葫芦,在雕刻葫芦市场中,基本上是临夏艺人的产品,但打出的是兰州的牌子,没有自己的品牌。

3对策和建议

在当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间艺术是一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体,它能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广大参与群众提升文化品位,实现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良好转变。民间艺术又是一个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的宝库。作为贫困地区,受经济、人才等各方面的约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以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前提,以挖掘和抢救为重点,以科学普查为基础,以资金投入为保障,以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为依托,以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参与为合力,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根本目的,切实保护好和发展好民间艺术。

3.1树立文化战略思想要从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高度,切实提高民间艺术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党政领导要牢固树立保护民间艺术意识、增强对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能力;树立效益意识,增强领导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能力;树立文化对民间艺术的包装、改造、升级意识,增强文化艺术产品的创新、竞争能力。从文化的视角培育新的经济亮点,把文化艺术的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潜在的优势做大做强,提高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3.2提供民间艺术的坚强保障把加强民间艺术保护和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各级政府的保护主题职责。各级财政应设立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正常开展。同时,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立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建立民间艺术基金,用做在搜集、抢救、挖掘、保护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活动经费和奖励在为民间艺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可以采取政府出一点、社会捐一点、民间艺术再创收一点的方式。

3.3开展民间艺术普查和研究工作广泛搜寻各种民间艺术门类、作品、艺人、遗志等,然后组织人员逐一挖掘、整理,把其制作工艺和演练方法或历史资料作详细记录,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使其“血脉顺畅”、千古流传,而不至于因为掌握某种制作工艺的人的去世,而使这种民间艺术消失。对发掘的民间艺术精品,组织专家深入研究,通过深入推敲、比较,从中发现特色、风格、手法、技巧等民间艺术的创作规律,加以传承和发展。

3.4加大民间艺人传承技艺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传统民间艺术工作者以支持,如设立传统民间艺术奖励项目,出台奖励政策,对长期从事优秀民间艺术制作、表演,形成风格、自成流派者,和对参加省级以上传统民间艺术展览得奖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经常参与集体性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或为传承民间艺术而培训、传技于新人的给予实质性的补助,以提高其传承积极性。

3.5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队伍建设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绝技、绝艺、绝活,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带徒授艺,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要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下一代传承人。要创造条件,使民间艺术进学校、进课堂,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倡导成立兴趣班,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形成高、中、低多层次,老、中、青、少梯队式的民间艺术人才队伍,促进各种民间艺术门类的传承与研究。

3.6创造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发展民间艺术,需要有一大批热爱、懂得欣赏民间艺术的群众,一种艺术如果失去了观众,也就失去了生存环境。创造好的生存环境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中学的课程中增加民间艺术课的内容,让民间艺术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艺术学教育的一门主课。支持创新民间艺术活动载体,开展群众参与面广、影响深刻的演艺、节会等活动,引导这些活动与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创造出经济效益,既满足群众“求美、求乐”的需求,又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7打造民间艺术地方名片在挖掘好、抢救好、保护好、展示好民间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开发利用工作,使丰富的民间艺术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注重发展民间艺术的产业链条,支持现有的民间艺术发展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链,为其提供培-产-展-销固定场所,如建立“手工艺园区”、“民艺一条街”或民艺精品市场、旅游批发市场等,将传授、生产、销售、旅游、展示、研究集为一体。鼓励各艺术门类带头人大胆创业,可通过承租等市场化运作进入市场,壮大民艺产业链,逐步实现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集群化的民间艺术产业格局。

猜你喜欢
保护工作临夏州民间艺术
二次相遇
临夏州走访纪实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循化县森林植物保护探究
电力系统线路管理探讨
试论基层文化站(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探讨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临夏州妇幼保健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