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祥
摘 要:本文简述了循化县森林植物保护现状,对森林植物有效保护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循化县今后的森林植物保护工作进行探究。
关键词:森林植物;保护工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S71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27
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支脉拉鸡山东段,总面积2100km2。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南高北低,四面环山,山谷相间,平均海拔2200m,是青海省海拔较低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进行林木保护的需要,大量使用农药,使环境、水源和林产品受到较大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循化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森林植物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有毒性化学农药使用过量
目前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上的效果,使用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病虫害得以有效的控制,但大量的使用农药,不仅导致农产品上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同时森林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呈现出病虫害种类增多,防控难度增大。
1.2 单纯依靠化学农药
由于群众一年中连续不断地过分使用氧化乐果、敌敌畏、辛硫磷等毒性化学农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消灭了有益或害虫天敌,使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受到破坏,同时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不断的增大,导致农药的浓度不断的增加,很多病虫害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
1.3 农药误用、错用现象非常普遍
循化县农林部门在使用无公害药剂的宣传方面普及力度不够,加上群众整体素质普遍较低,认为对杀病虫药剂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好药,不管药剂对人的身体和环境的影响,区分不清杀菌剂和杀虫剂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混用和误用的情况。这样盲目的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影响了药效的正常发挥,同时也导致药害的发生。农民对害虫的认识度不够,抓不住防控的最佳时机,不仅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同时也会导致经济林果品品质低,好多杂果由于药害,无销路,最终自己受到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4 农药使用浓度逐年提高
由于长期对化学农药进行使用,这样就使害虫的抗药性得以逐渐的提高,所以为了更好的达到的杀虫的效果,只能不断的提高药的浓度,这样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则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导致大量的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和农林产品当中。
1.5 喷药设备落后
長期以来在循化县农林业生产当中所使用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由于其雾滴直径较大,所以导致化学农药的利用率较低,不仅达不到应用的效果,好多药剂滴入土壤中污染了土地,同时也浪费了农药。
2 有效地进行森林植物保护,使森林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2.1 推广新型无公害药剂的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公害药剂的研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好多地方特别是人工公益林、天然林发生病虫害时,林业部门及时给群众解决无公害药剂,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在技术上指导,让群众自防治。新研制出来的化学农药具有高效、低用量、易分解和低残留的优点。而且药剂免费提供,减轻群众的负担。随着群众防护意识增强,使新型无公害药剂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
2.2 加快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推广应用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只作用于昆虫,干扰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 从而控制害虫发展。它无毒、无害、无污染, 不杀伤天敌。比如:循化县近年来使用灭幼脲、除虫脲等药剂,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3 有效保林业有害生物天敌
近几年循化县在退耕还林区,为了保护退耕成果,减少鼠兔害危害,进行了人工捕捉鼠兔、修建招引架、积石碓等措施,减轻鼠兔害的危害。在天牛发生区在树干上安鸟窝,招引啄木鸟。
3 对今后的森林植物保护工作进行不断研究
3.1 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
生态保护,人人有责。林业要想取得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利用科普宣传、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现场实地操作防治技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宣传,让广大农村群众树立全民防治意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3.2 加强植物检疫,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不断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特别是调运检疫工作要仔细、认真。对从外省、市调入的苗木、花卉、种子、木材及制品等加强复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造成大面积的传播蔓延,从源头上坚决杜绝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循化县,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破坏。
3.3 杜绝剧毒药剂的使用
查处继续生产剧毒药剂的生产厂家,引导停产转型。对市场上流通的剧毒药剂不断进行清理,宣传推广使用新型无公害药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等,从而有效保证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3.4 推广使用新型药剂防控林业有害生物
循化县近几年生态建设和经济林产业步伐的加快,药剂的使用也非常普遍,林业部门带头宣传剧毒药剂的危害性,对新型无公害药剂的使用进行示范,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无经营许可的药剂营销进行严厉打击,在药品价格上适当优惠,在经济林产业发展建设中,坚决不用剧毒药剂,保证果品质量,打造绿色、环保的食品。在天然林病虫害防控中,坚决不用剧毒药剂,以防造成整个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廖福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张和平,刘云阁.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