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院校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探析

2010-02-09 03:19周志刚张作前王德心
继续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任职教育培养目标问题

周志刚 张作前 王德心

摘要:本文以任职教育实践为基础,从分析问题入手,提出了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把握的主要问题和构建策略。

关键词:任职教育;培养目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

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是任职教育院校在办学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推进整体办学转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我军新时期新阶段战斗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与其他类型教育衔接有偏差

任职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它与学历教育有机呼应,以学历教育为前提,其自身也有类别和层次,也是逐级分阶实施的。部分任职教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与学历教育和级间衔接的偏差。在与学历教育衔接偏差上,主要表现为确立培养目标的任职基础时,夸大地方院校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内容的差异,过分强调任职基础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复性地设置学科性痕迹较强的科学文化,特别是专业基础内容。在级间衔接的偏差上,主要表现为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交叉,不能清晰地区分初级任职教育与中级任职教育的差别,尤其是在专业前沿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上,有上下一般粗倾向。

(二)动态可变性不强

任职教育培养目标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动态可变性,这是由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培养对象任职岗位不同,所需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不同,同一培训层次培养对象个体间的差异,也表现出目标定位和培训任务不尽相同,我军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建设的动态发展,导致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随之动态变化;新武器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岗位任职能力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而有的任职教育院校,对这一特征把握不准,将人才培养目标定的过死,不仅未给教学实践留出调整空间,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有盲目贪大求全倾向任职教育培养目标贵在准确定位,定位准确与否,决定培养目标确立的成效。就笔者掌握的情况看,有的任职教育院校在目标定位上有贪大求全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没有正确把握培养对象岗位任职需求,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规格定得过高,试图在短时期内,在一个培训层级里,就把学员培养成“指、技、管”兼备的全才。这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现象,必将造成本层级的培养目标主线不清晰,教学重点不突出,难于组织实施教学,难于进行培养绩效评估。

(四)表述不到位

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将培养方向、任职岗位及能力素质规格和要求等方面内容有层次地具体表达。其最基本的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要有高度的明确性,指出期望培养对象发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说明这些行为和变化的相应内容;第二,具有可行性和可达性,充分考虑招生对象的条件和院校的教学条件。目前,部分任职教育院校在培养目标表述中存在目标要素不全,分目标中缺失“任职基础”项,总目标和专业业务分目标雷同成分多,两者看不出明显的总和分的区别;知识、能力、素质规格的要求表述过细,变成了相关课程目标的集合;行为动词使用不规范,不能有效区分知识性和理论性、应用性和操作性、素质性等内容的程度要求,并且存在“理解”、“掌握”、“具有”等行为动词张冠李戴等现象。

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目前,各院校都在根据有关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有必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对培养目标的认识,用实践经验和新的研究成果,重新审视和指导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一)准确把握军队院校教育目标依据

准确把握军队院校教育目标是确立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前提,把握不准军队院校教育目标,将失去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方向。我军院校教育目标,建立于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之上,体现了我军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针,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具有鲜明的军队特色和时代特征,是军校培养人才的总要求,也是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概括教育目标的主要要素,可将我军现代教育目标表述为:培养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得赢”、“不变质”的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军事人才。任职教育培养目标与军校教育目标是末和本的关系,任职教育的作战指挥、军事训练、部队管理、装备管理和装备保障等内容,必须体现“培养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得赢、‘不变质的需要”的要求;任职教育的政治思想素质、军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必须体现“具有科技精神,创新能力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

(二)准确把握任职教育内涵和特点

对“任职教育”的含义,有很多研究成果,目前尚无统一表述,笔者以为,朱如珂教授的表述比较具有典型性:

“任职教育是指以获取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他认为任职教育具有继续教育的属性,但它不是一般的进修深造,而是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以满足任职需求为目的。而满足任职需求的对象不仅仅是逐级晋升的需要,而是所有军官和士官,职前的和职后的。这就从任职教育的本质上揭示了其内涵。

“任职教育”的特点,比较集中的表述有四点:一是指向性。任职教育培养对象针对明确的任职岗位,强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落实在培养目标上就是突出培养任职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生长干部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在职干部满足拟晋升职务需求。二是时效性。任职教育追求的效益在于学用一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学以致用”,学完之后进入角色早,快用;岗位任职中得心应手,好用;任职拓展时有空间,够用。另一方面是“与时俱进”,紧贴部队建设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培养目标规格,动态更新教学内容设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着力增强教学效果。三是实践性。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性,确立了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任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以实践优先为显著特征,依靠实践性教学和岗位实践的结合才能完成。四是多样性。这是由任职教育类型的多样性,学制的多样性和生源的多元性决定的。

(三)准确把握任职岗位需求

任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满足学员的任职需求,我军任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这种“需”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直指岗位的具体需求,其深刻内涵是“产品”和“用途”的高度一致,任职教育强调培养军事岗位任职能力,要围绕“岗位”和“需求”培养人才,其使命不仅在于专业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作战指挥、部队管理、武器装备操作使用和管理等岗位任职能力。因此,在确定培养目标时,一定要准确把握任职岗位需求这个关键,既不能盲目攀高,也不能消极降低,做到部队有什么岗位就训什么人才,岗位需要什么就训什么。即按岗位需求确立目标规格,按任职岗位或武器装备型号设置专业,按知识、能力、素质需要设置课程体系,按培训对象特点组织实施教学,按军事训练与

考核大纲标准检验培养质量。

(四)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关系

培养对象的素质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全面发展是立足于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任职教育是对军队人才的群体教育,其共性体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趋同上;其个性体现在个体素质结构、个人创新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只注重共性,易造成“千人一面”;只强调个性,则易失去“整体目标”,两者都处于极端状况,不足取之。正确的选择是,既要注重满足部队对人才需求的统一性,又要注重学员个性发展的多样性;既要充分发挥学员自己的潜能与智慧,为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创造条件,又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在确立任职教育培养目标时,要着眼学员任职岗位知识、能力、素质及创造潜能的释放,将培养目标由整体分解到个体,再由个体集中到群体进行综合考量。在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要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强调以学员为中心;要突出学员个性培养,强调求异思维,要突出能力为本,打牢任职基础;要突出创新性教学,关注“发现”、“运用”过程。

三、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对策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是任职教育的顶层设计,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过程。它需要凝聚集体的智慧,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高质量完成。

(一)深入调查研究,获取足够信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确立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支撑。获取这些信息,不是靠学历教育的加减运算,也不是靠少数人经验的简单堆砌,更不是靠院校领导和专家的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于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见,开展调查研究,既是任职教育院校确立培养目标的工作方法,也是必须经历的程序。

在确立培养目标之前,最重要的是获取两类信息,一是基础信息,如军委、总部有关任职教育和办学转型的指示精神,军队院校教育目标,任职教育特点规律,外军院校经验等,这类信息,可通过深入学习、查阅资料和研究探讨获得。二是操作性信息,如部队岗位设置和任职岗位需求,这类信息主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其途径有多种:到领导机关查询部队编制,组织人员到部队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对机关、部队领导和专家专题进行访谈等。值得指出的是,调查研究要有备而来,满载而归,必须目的明确,思路清晰,事先有具体计划和调研提纲,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和广泛收集资料,事后要做好去伪存真,加工整理,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二)多层面结合,广泛性参与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不光是院校领导和机关的事情,而是全员性的工作。要集全院之智慧,举全院力量,形成院校领导、机关、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任职教育院校领导要把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引导全院人员树立具有时代特征和任职教育特色的办学理念:确立以学员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坚持面向部队、服务部队、适应需求的理念;确立彰显优势、强化特色的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确立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思想,坚持打牢任职基础、强化任职实践的理念。院校领导还要亲自参与筹划,亲自参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过程。任职教育院校机关,要承担起确立培养目标的组织实施责任,做好工作计划,确定方法步骤,明确责任分工,指导教学单位开展工作。要组织力量集中攻关,突破目标定位难点;采用试点先行的工作方法,推广典型专业确立目标的经验和成果,把握正确导向,规范表述和行为动词,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指导修改定稿。各系负责本单位各专业确立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组织所属教研室,按照院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学科专业带头人为骨干力量,以CBE能力设计模式为依据,按照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分析岗位任职能力——选择认知能力支撑点——确立培养目标的构建程序,确立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组织本单位专家初审把关。

(三)依托部队领导和专家,联拟联审培养目标

任职教育院校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外,还要充分依靠部队力量实施联拟联审,这是由任职教育贴近部队、贴近实战、贴近岗位的办学原则和要求所决定的,也是合力育人才,实现院校部队“供”、“需”接轨的实际步骤。在人才使用上,部队领导和专家对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有直接的、充分的发言权,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过程,有利于增加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任职教育院校要主动作为,建立部队领导和专家参与确立培养目标运行机制。一是聘好人员,按照专业合理分布的原则,在各部队聘请适量领导和专家,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二是协调好工作,部队领导和专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可能参与院校确立培养目标的全过程,其工作重点应该定位在一些主要环节和关键内容上起咨询、指导、把关作用。比如:可协调将他们参与的时机前伸到部队调研阶段,请他们以被调研者和调研者双重身份参与其中;适时邀请他们到校一起研究目标定位和各专业岗位需求;遇到难题或需确认涉及部队的某种信息时,可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征求他们的意见,得到他们的指导;邀请他们与院校专家一起把关质量。三是把好审定关。任职教育院校拟制出培养目标初步方案后,应邀请部队领导和专家与院校一起进行评审。这是一个关键环节,要通过双方联审,深入进行交流,达成高度一致,准确校正偏差,全面修改到位。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培养目标问题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