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华,陈瑞红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北京 100144)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课时紧张,大班教学等诸多因素使学生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解决语言学习的所有问题。而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下简称《新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北京大学英语系胡壮麟教授也认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 (即第二课堂)上下功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课内外学习的全过程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的指导与管理,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等问题就变得尤为迫切。而第二课堂,即“学校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的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活动”,如果与课堂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活动在课外得到有效延伸与补充,那么将从根本上满足这种需求。笔者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出发,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探讨在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下的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及具体实施方案。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基于网络和课堂的新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现实却不乐观。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同时也希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锻炼并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等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表征的过程,而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和重构知识经验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来获得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才能够被学习者灵活使用并用于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就要求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将课堂延伸,进行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认知及实践空间。
克拉申 (Krashen)二语自然习得的心理语言学理论也认为:学习第二语言的最好环境是在语言环境之中,即学生接触到的真实或自然的语言从而掌握它。克拉申 (1982)指出,在正规的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如何操练,最终获得的只是显性的语言知识,而显性的语言知识是不能向正常交际中所需要的隐性的语言知识转化的。所以学生需要更多的课外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机会来实现这种显性的语言知识向隐性的语言知识的转化。而第二课堂建设正是着眼于创造语言环境,强化语言知识的认知过程,内化语言知识,从而提高语言习得的速度和效率。
所以,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现实需求来看,都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教学模式中实施第二课堂建设,有必要通过第二课堂建设来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要求》中勾勒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应是个性化、主动式学习。同时,大学生自身英语学习能力、英语实际水平及英语学习需求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规划与实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全方位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就要求作为宏观指导的教师首先要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捕捉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中,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参与筛选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美国著名学者Robert W·Blair认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实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所以第二课堂活动英语应与学生所学专业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即各项活动应能覆盖所学专业知识、未来事业发展,甚至为人处事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人文素质、思想素质才会有促进作用。只有在强调实践性的基础上,第二课堂与教学结合才具有生命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新教学模式提倡教学理念的转变,即“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所以第二课堂不能成为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而应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组织并以配合和推动课堂教学为目的的实践教育活动,它应该服从于教育目标,在配合教学大纲教学的前提下,成为教学大纲教学即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应该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下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
大学英语教学对听、说、读、写、译这五大语言技能都有一定的目标要求,但从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来看,在没有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下学习外语,如果没有坚实的语言基础,语言技能就无法得到提高。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完全可以从大量的课外语言知识输入弥补这一不足,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及现实需求,把第二课堂活动分为五大模块,每个模块对应相应的英语学习技能,如下图所示,实箭头表示某个模块重点促进某一语言技能的提高,而虚箭头表示此模块同时也能促进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具体描述如下:
模块一:多媒体网络资源共享。要让第二课堂活动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共享。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英语点津”、“大耳朵英语”、“在线英语听力室”等英语学习网站,还要开通校园网,建立多媒体自主视听中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实际水平观看不同级别的教学短片、经典影片甚至进行人机对话等;还可以开辟校园英语广播,每天在固定时间段播放如四六级听力材料、英语新闻、英语访谈等;还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置“英语聊天室”或“英语论坛”等。总之,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共享,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得到全方位的“视听”的输入,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说”的技能的提高。
模块二:英语竞赛。可以分学期或分阶段地开展不同级别的英语竞赛活动,让学生有充分实践自己所学英语及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如表1所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举行各种竞赛,如大一新生可以进行语音比赛等初级竞赛活动,而到了第三、四学期可以进行英语辩论赛等高级竞赛活动。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在与其他同学的切磋中发现自身不足,达到在“说”的技能实践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表1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竞赛活动
模块三:课外阅读。刘润清教授曾指出“读书的能力太重要了,似乎不用多讲了。学习外语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读书,读适合自己语言水平的书。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深刻认识一种语言。”所以有必要在开学初就对新生安排一定量的阅读书目。阅读书目应该按照类别,由简到难分等级重点推荐几本参考书目,并指出所推荐书目的内容及特色,以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及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来阅读。另外,还应要求学生定期写出简短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或读书报告,老师要抽查批改,列入学期检测内容。众多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但扩大了词汇量,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极大地拓宽了英语语言文化及相关知识。何其莘教授 (《英语学习》2000,4)曾指出“用英语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学者们所强调的这种大量阅读,都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来完成,所以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尤为重要。
模块四:英语写作。语言学习需要大量语言输入和输出,并主要通过课外学习来完成。所谓输出不仅指“说”的输出,还应该有“写”的输出。随着新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视听说的比重,对“写作”这一重要的语言技能似乎有些淡化的倾向,这就更需要第二课堂这一平台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可以在各班中选拔优秀的命题作文,在全校范围内每学期出1~2本学生作文集;还可以组织专家评选出最优秀的作文并在校报上开辟专栏予以刊发;甚至还可以专门成立英文杂志编辑部,组织同学收集整理最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学习的英语内容,每学期出1~2期英文杂志等等。总之,写作技能的锻炼能让学生领会到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即书面语言不仅要表达出丰富的内容,还要表达得更精确、更凝炼、更规范。所以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口语表达的根本保证。
模块五:英语翻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翻译能力不容乐观,甚至四、六级考试的半句翻译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也很低。如何让学生重视并提高这一重要的语言技能?笔者认为,可以成立第二课堂翻译活动小组,进行简单的口译及笔译活动,如幽默故事翻译、诗歌翻译、与专业结合的论文摘要翻译等等。这样的活动最好配备外教加以指导,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翻译涉及到语言的精确表达,并在实践中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
这五大模块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良好语言学习环境,在促进和提高基本的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黄源深教授曾指出,“学习者必须在课堂之外花费大量功夫才能学好一门外语。课外学习的质量之优劣以及所花精力之多寡,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外语学习的成败,课外学习在整个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尤其是大学英语的学习不同于英语专业学习,受到大班授课、课堂操练太少等因素的制约,学生要想获得熟练的语言技巧,就要在课外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大量的操练、重复、亲身实践来获得。
但第二课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取得实效,还需要学校各部门组织协调,密切配合,在统筹规划第二课堂建设的宏观政策上充分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另外,要建立健全与第二课堂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到学生学习成绩终结性评估中,甚至可以建立第二课堂学分制,如一个学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多少次以上可以记1学分、在竞赛中获奖记1~2学分等等。总之,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受到激励,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在第二课堂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还可能遇到种种问题,如教学设施、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等,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让学生在有成效的第二课堂建设中受益终身。
[1]Kre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157-68.
[2]曹艳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开发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3).
[3]高燕.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4]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英语教学谈之三[J].外语界,2007(6).
[5]李明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探讨[J].科技资讯,2007(35).
[6]刘润清.与英语自学者谈学习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7]肖岭,闵阅.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08(7).
[8]朱晓梅.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学习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