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枝
河南临颍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临颍 4626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期间,发生低血糖昏迷,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前,症状常不典型,不易被发现而危及生命。
1.1一般资料2005-01~2010-01共收治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32例,男13例,女 19例,年龄60~79岁,平均66岁;1型糖尿病患者6例,2型糖尿病患者26例,病史为6个月~37年。合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16例,周围神经病变9例,糖尿病足2例,肾脏病变5例。发病就诊时间30 min~10 h,应用胰岛素10例,胰岛素、二甲双胍合用8例,口服降糖药物14例;低血糖发生诱因有8例正常用药但未进食或进食量少,6例腹泻,5例大量饮酒,3例注射胰岛素剂量错误,2例擅自增加降糖药物剂量,2例口服解热止疼药物,其他6例。
1.2病情观察21例昏迷前有心慌、头晕、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随后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性格改变,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11例无先兆症状,直接进入昏迷状态。32例就诊时,血糖为 0.6~2.9 mmol/L,平均 2.1 mmol/L,尿糖(-),尿酮体(-),电解质正常。
1.3诊断及治疗32例患者昏迷前,均有应用降糖药物史,昏迷时血糖均<3.0 mmol/L,且排除了脑血管意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及其他原因所致昏迷。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溶液40~60 mL静脉推注,然后根据病情及血糖情况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维持,复查血糖1次/1 h。
32例中有28例治疗数分钟至2 h后意识清醒,4例血糖纠正后仍昏迷,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静滴后清醒。3~5 d后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因就诊时间过长,遗留大脑功能障碍。
3.1用药护理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溶液40~60 mL静脉推注,继之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维持静滴,持续时间视病情恢复和血糖水平而定,服用优降糖患者应注意严密观察,因药物作用强,体内清除慢,半衰期长,易再次发生低血糖昏迷[1]。其次,让患者平卧,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糖,血糖纠正后,仍有意识障碍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升高血糖的同时还可以减轻脑水肿。
3.2重视先兆症状
3.2.1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悸、紧张、焦虑、无力、出汗、饥饿、颤抖等。
3.2.2 神经低血糖症状:如精神不集中、头晕、反应迟钝、幻觉、认知障碍、抽搐等。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要重视及时监测血糖,尽早发现并治疗。
3.3注意无症状性低血糖低血糖可因病因、血糖下降速度及程度、个性反应和耐受性不同而表现不同。老年糖尿病患者病史一般较长,而病程长或血糖下降缓慢使糖尿病患者机体失去对低血糖反应性分泌肾上腺素的能力,自主神经病变或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掩盖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故临床上难以发现,延误治疗。
3.4健康教育(1)教育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禁烟禁酒,外出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发现上述症状是即可使用饥饿时可食用饼干、糖果等。(2)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做相适应的有规律的体育运动,一般在餐后1 h,30~60 min/次。选择散步、骑自行车、游泳、打门球等活动,避免过强的运动方式[2]。(3)科学合理、正确用药,有的老年患者因治病心切,常常自行加大用药剂量,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建议尽可能避免使用长效药物,并注意定期监测血糖。(4)教会患者及家属,外出须随时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情况时方便处理。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终身治疗[3]。低血糖昏迷更是在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的危重症之一。因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血糖,脑细胞对低血糖反应非常敏感,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及肝肾功能减退,更易发生低血糖昏迷。所以教育指导糖尿病患者切实认识糖尿病危害,合理饮食,控制血糖,适量运动,科学合理用药,使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减少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1]赵君,李红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护理体会[J].医药信息,2009,9:172.
[2]陈翠屏.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2009,11(25):27.
[3]尤黎明,吴瑛.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