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云
河南中牟县中医院 中牟 451450
肝、脾破裂是腹部外伤尤其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常见的内脏损伤,居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之首,伤情复杂严重,常引起急性大出血,病人迅速发生休克,如抢救不及时,迅速死亡。近年来我院该类患者接诊率呈上升趋势,患者急诊入院,大多需行急诊手术,就此类患者的术前急救护理及观察要点小结如下。
本组29例均为2007-05~2009-01我院收治的肝脾破裂患者,男21例,女8例,年龄13~65岁,以青壮年多见。其中单脏器破裂8例,21例混合破裂。28例痊愈出院,1例伴有严重颅脑损伤入院1 h死亡。
接到严重腹部外伤患者时,迅速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取休克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快速查看患者的意识与表情,皮肤的色泽与温度,立即检测血压、脉搏、呼吸情况,检查有无其他合并伤。根据测得数值结合辅助检查快速评估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0.5为无休克;>1.0~1.5表示休克;>2.0为严重休克[1])。
严密观察记录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尿量、出血量及伤情变化等,以判断伤情,指导治疗[2]。观察神志与尿量,神志的变化能反应脑部血流灌注情况和缺氧程度,尿量是反映肾血流灌流情况,是观察休克好转或加重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记录尿量、液体出入量。重病人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若尿量少于25 mL/h,表明血容量不足,加快输液速度。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情况,皮肤的温度、色泽、湿度,周围静脉及甲床的情况。同时禁食、水。
4.1急救处置急救护理必须迅速、果断、准确、有效。主要是快速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控制出血等。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尽快恢复循环血量。同时进行血常规、血型、血生化、凝血4项、配血等各项血标本的采集,为输血及施行手术赢得时间。
4.2建立静脉通路,抢救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也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状态的关键病人,原则是及时、快速、足量[1]。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1)应选择远离受伤部位近心端的静脉进行穿刺,对穿刺有困难者应选择颈静脉进行套管针穿刺,对严重休克、血管萎陷、穿刺困难者应及早进行静脉切开,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3]。(2)宜选用上肢大静脉。因腹部外伤患者液体由下肢输入有可能在进入右心房前,大量液体经损伤静脉漏入腹腔,手术时腹部损伤常需阻断腹腔内静脉,经下肢输液,液体不能有效回流入心脏[4]。在抢救中,我们一般一路静脉作为扩容,按医嘱给予晶体与胶体液交替使用,如平衡盐溶液、代血浆等,以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同时尽快配血、输血,补充丧失的血液成分。另一路静脉则用于输入各种抢救药品,但要注意在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时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并按药物浓度严格掌握输液滴数,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另外要严防液体外溢,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在快速补液过程中遵循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按“加”、“减”、“乘(成)”、“除”四字方针进行抗休克治疗被认为是有效的措施,即加大晶体液用量,减少胶体液用量,成倍地补给丢失量,除去过分地依赖升压药,输入液体过程中密切监测心肺体征,避免急性肺水肿及左心衰竭发生,另外注意防止患者躁动或加压输液时连接处脱落或血管穿破,保证输液顺利。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
4.3及时监测与评估在抢救过程中,我们采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监护,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另外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来掌握输液量及滴数,根据血氧饱和度了解患者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同时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5]。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尽快做好一切术前准备为手术处理赢得时间。
为减少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的死亡及伤残率,必须高度重视急救护理。接到病人应第一时间选择大血管用静脉留置针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纠正休克、酸中毒,确保液体及抢救治疗药物的及时使用,同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改善器官缺氧状态,对纠正休克极其重要[3]。本着快速有效救治原则,迅速启动规范的急救程序,紧急处理休克状态,对有手术指征者在抗休克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尽早手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或病死率。因此,及时正确的急救护理在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抢救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31.
[2]孙秀玲.创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6):94-95.
[3]谢秋兰,施楚君.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的有效方法[J].实用医技杂志,2004,6(16):941-942.
[4]王永华,李红永,屈琳林,等.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18-19.
[5]陆小春.多发伤病人的早期救护程序[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12(2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