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建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3级针灸推拿七年制 南京 210029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为纤维结缔组织多发病之一,常涉及肌肉、筋膜、滑膜、肌腱、神经纤维膜等,本病发病率高,并不伤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多责之于外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等所致经络痹阻不通、气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日久则肌筋挛缩,僵硬成结。西医认为,背肌筋膜炎是因外伤或慢性劳损而使背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局部微循环障碍以及纤维性变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肩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等为主要表现。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各种损伤,因治疗不够彻底,遗留局部粘连,进而形成激痛点;其次是风寒湿和肌肉痉挛,人体受到风寒湿的影响,温度突降,体表血管收缩,深部血管扩张,导致液体渗出,积存在体内,引起疼痛;当肌肉痉挛,极度缺血时,会产生大量有害的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感受器而引起疼痛[1]。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袁长津[2]认为,肌筋膜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痹证的基本病因病机如《素问·痹论》所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凡痹证,均不同程度兼夹风、寒、湿之因,以清热、利湿、温寒通痹为主,配以当归、白芍、白术、苍术及地黄等以养肝舒筋、健脾利湿、滋肾固本;对于久治不愈之顽痹,配入了大剂量的黄芪补气以助养血行血,扶正驱邪,治疗肌筋膜炎可取得较好疗效。陈学先[3]根据《伤寒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采用葛根汤为基本方,发汗祛邪、舒经解表止痛治疗背肌筋膜炎 142例,结果痊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复,休息 1个月无复发者)54例,显效(疼痛轻微,功能恢复,无反复者)48例,有效(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33例,无效(治疗 1个月后症状无缓解)7例,总有效率95.1%。采用局部外敷、药物熏蒸、药浴等方式,药力可以直达病所,可改善颈背部软组织血运,促进炎症吸收和炎性介质的稀释和转移,从而减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达到镇痛消炎的目的,避免口服或静脉给药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姚树国[4]应用通络搽剂治疗背肌筋膜炎 120例,总有效率 91.7%。
近年来,针灸疗法已成为中医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主要方法。但单纯针刺疗法较少,针刺与其他疗法的综合使用为多用。此外,艾灸疗法、温针疗法、电针及穴位注射也有应用。治疗时注重以局部反应点和局部取穴为主,多施以平刺、浅刺、刺络等手法,加强针感,可明显提高疗效。程爱萍等[5]应用“纳支法”择时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 30例,疼痛以膀胱经循行部位为主者申时治疗,疼痛以小肠经所过为主者未时治疗,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3%、96.7%,说明“纳支法”择时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邓宁等[6]应用火针华佗夹脊穴治疗背肌筋膜炎 50例,根据背部疼痛的不同部位,将钨制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灼至针尖发红时,针刺夹脊穴,西药对照组 50例,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马立新等[7]应用齐刺滞针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 56例,治疗 2个疗程后,56例患者中治愈(酸痛感及条索、结节消失)38例,占67.9%,有效(酸痛感明显减轻,条索、结节范围缩小)15例(26.8%),无效(症状减轻不明显)3例(5.3%)。
推拿手法可使痉挛的肌肉及筋膜松解、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理顺颈背部肌纤维,从而改善背肌的营养,达到活血消肿、舒筋祛瘀、解痉止痛的目的。近年来,临床多以手法与其他疗法相配合运用为主,其中与走罐法配合较多。徐厚法[8]采用推拿辅以TDP及火罐治疗背部肌筋膜炎,总有效率 98.6%。崔武占[9]采用推拿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 65例,半年内复诊 7例,剩余 58例经回访,1年内没有复发,此法治疗背肌筋膜炎见效快,不易复发。严伟强[10]应用叠指直推法合走罐法治疗背肌筋膜炎 32例,痊愈 25例(疼痛僵硬感消失,活动功能正常),显效 4例(疼痛僵硬感基本消失,但阴雨天或疲劳后局部仍有轻微酸痛,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好转 2例(疼痛僵硬感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活动功能亦有所改善),无效 1例(疼痛及僵硬感依然,活动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 96.9%。
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拔罐能激发阳气,祛邪外出,以达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之功。陈成[11]在患部施闪罐法兼电针排刺治疗背肌筋膜炎 60例,总有效率 100%,认为运用闪罐法治疗此病关键在于找准压痛点(阿是穴),掌握其大小、深浅,每次取 2~3个为宜,但须消除全部痛点,以免复发。詹光宗[12]在针刺结束后,留针 2~3根,取 5号火罐扣于留针部位,留罐 10min,治疗该病 23例,痊愈 22例,显效 1例。陈树良[13]综合运用集束针刺、推拿、拔罐治疗运动性、顽固性腰背肌筋膜炎 68例,治愈 48例,有效 17例,无效 3例。
近年来,小针刀疗法倍受关注,以其既能松解粘连、硬化,解除肌肉痉挛,又可疏通经络,加速局部气血流通,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治疗肌筋膜综合征效果确切,对部分患者有根治作用[14]。张苏杰[15]认为,小针刀疗法可以明显改善项背部肌筋膜炎患者疼痛、压痛、肌肉痉挛及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可松解粘连、挛缩和疤痕,恢复动态平衡,使病灶愈合,小针刀疗法能够破坏陈旧性病灶,使之转变为新鲜病损而痊愈,其在小针刀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中,治疗组治愈率46.9%,显效率37.5%,总有效率 96.9%。韦小东[16]应用小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 60例,治疗组痊愈 57例,显效 2例,好转 1例。唐智勇[17]采用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小针刀等不同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做了大量的临床观察研究。以针灸为主,其他手段为辅的综合疗法逐渐成为主流,近年日益兴起的小针刀技术,在研究中也倍受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被认为是所有疗法中最好的方法。但研究中仍存在一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大部分临床研究为案例式,未能科学地设对照组,降低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②多数研究者认为综合疗法较单一疗法疗效优越,但有些组合缺乏理论依据,主次不分,仅仅是各种治疗手段的罗列。③重视临床疗效的观察,理论研究较少,仅停留在表面,未深入探讨。
[1] 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3):16.
[2] 卢芳,袁长津.袁长津教授治疗肌筋膜炎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6):32.
[3] 陈学先,徐晓梅.应用葛根汤加味治疗项背肌筋膜炎142例[J].陕西中医,2006,27(11):1380.
[4] 姚树国.通络搽剂治疗肌筋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9):75.
[5] 程爱萍.“纳支法”择时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 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7,39(2):47.
[6] 邓宁,曾宇晖.火针华佗夹脊穴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36.
[7] 马立新,张学丽.齐刺滞针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 56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5):70.
[8] 徐厚法.推拿辅以 TDP及火罐治疗背部肌筋膜炎 68例[J].按摩与导引,2000,16(1):26.
[9] 崔武占.推拿理筋手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 65例[J].按摩与导引,2007,23(5):23.
[10]严伟强.叠指直推法合走罐法治疗背肌筋膜炎 3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621.
[11]陈成.电针排刺配合闪罐治疗背肌筋膜炎 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0):618.
[12]詹光宗.针刺加拔罐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06,8(6):9.
[13]陈树良.综合运用集束针刺、推拿、拔罐治疗运动性顽固性腰背肌筋膜炎 68例[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6,25,(6):394.
[14]张立生,刘小立.现代疼痛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15]张苏杰,吕发明.小针刀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J].新疆中医药,2008,26(3):45.
[16]韦小东.小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 60例[J].广西中医药,2001,24(2):27.
[17]唐智勇.小针刀结合温针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126.
[18]韩震.肩胛背部肌筋膜炎针刀治疗法[J].第一医大学分校学报,2000,2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