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元,杨 瑾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处,江苏徐州 221008)
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
——以中国矿业大学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为例
陈仲元,杨 瑾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处,江苏徐州 221008)
现代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好安全培训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安全培训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具有一级安全培训资质的机构,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个宗旨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式,即:确立“根据培训需求,制定教学方法”的宗旨,采取讲授式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从而探索出了一套适应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具有矿业特色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煤炭工业领域提供了高层次的培训教育平台。
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方法
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许多城市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达到70%[1],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煤炭都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因此,煤炭工业的发展,事关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但由于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复杂、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技术人员比较缺乏、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与世界其他产煤大国相比,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安全问题特别突出,重大安全事故频发。这不仅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而且影响了整个行业和国家的形象,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强化安全管理、改进技术设施等方面之外,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强化安全培训。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国内最重要的矿业高等学府,在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方面肩负重大责任。近几年来,中国矿业大学不断探索煤矿安全培训的教学规律,立足提高培训质量,从学员的成人学习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了“一个宗旨四个结合”的安全培训教学模式,即确立“根据培训需求,制定教学方法”的宗旨,坚持讲授式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从而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具有矿业特色的教学方法,为我国煤炭工业领域提供了高层次的培训教育平台。
现阶段大部分煤炭企业都在飞速发展,很多煤炭企业都树立了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可行的企业战略,但许多企业的培训工作却没有与之同步开展,没有从组织战略高度对培训进行整体规划,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出现随意性、临时性、流于形式、重眼前、轻长远等现象。许多煤炭企业虽然认识到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成立了培训中心,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但传统的安全培训模式依旧是主流,培训之前缺少需求分析,目的不明确,有些培训是根据企业现有岗位编制培训计划,有些是上级部门摊派的任务,与企业需求相距甚远,培训规划流于形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模式缺乏灵活性,培训方法缺乏生动性。大部分培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单向教学方法,学员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有些大型煤炭企业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核发证,进行系统化教育,动机较好,效果不佳。受训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教师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讲课,成了形式上的培训。培训条件较好的培训中心,应用电教设备,新颖一些,但讲课内容、讲课方式等变化不大,教学无针对性,学的人感到近期无用,不去学;教的人没兴趣教,教师成了提供考试重点的人[2]。总之,许多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缺乏科学的培训理念、完善的培训制度、系统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培训方法单一,导致煤炭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结构不合理、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不能及时通过培训加以有效调整,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
现代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授课、听课,以教师、教材、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培训理念。现代培训理念可概括为:以素质、能力、技能、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主[3],强调多样化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重视团队学习,注重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寓教于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煤炭产品的需求增大,国家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力度,增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许多新装备、新技术逐步融入煤矿安全管理及生产之中。这就需要造就高素质、高效率从业人员队伍,将新技术、新装备真正转化成新的生产力,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所以,安全培训工作将是持久而艰巨的任务,煤矿多年来灌输式的教育培训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的需要。因此,要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为促进煤矿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和市场竞争能力提供最大保障。
中国矿业大学在为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与安全生产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同时,积极配合企事业单位对现有人才进行知识更新培训。自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为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永煤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华电煤业集团等三十余家大型煤炭企业在煤炭开采、灾害防治、安全管理、煤矿新技术、矿山机电、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各专业领域开展了多期专题培训,为湖南衡阳、云南昭通、国华徐电等地方政府、企业举办不同层次的安全监管培训,为新疆自治区培养煤矿主体专业师资,为永煤集团、神火集团等企业培养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面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不同的培训环境、培训资源,中国矿业大学在培训中首先从科学的理念出发,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以受训学员为中心和主体,以让学员多向交流、互动参与、体验感悟、经验共享为培训目标,利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对培训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设计,以人为本,以需求为业,激发学员的思维和创造力,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潜能,达到培训目的,满足企业不断创新、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各项培训因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取得了显著效果,获得了各培训单位的广泛好评。2009年2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对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专题调研,高度赞赏学校为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所开展的培训工作,希望学校在培训领域为煤炭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确定培训需求是培训工作的起点,是整个培训系统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方法的必要环节。分析培训需求的有效方法是分析企业现状与企业目标之间、理想状态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判断这些差距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培训解决的,并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在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培训计划,使培训计划准确、可行、无误和针对性强。因此,做好培训的需求分析,是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实现有效培训的关键。
中国矿业大学在进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培训时,首先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和安全生产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煤矿企业需求、不同层次管理生产人员的需要,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了解需要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根据不同培训目标、培训层次和培训对象所决定的培训需求,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培训方案,按照适应性、针对性、实效性原则,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而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的好坏和培训目的的实现,如我校在今年为云南昭通各地方政府培训煤矿监管人员及企业主的调研中,我们挑选富有理论实践经验的矿大资深教授,深入云南山区小煤矿,实地考察,并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和各煤矿工程师及矿主座谈,全面了解煤矿生产及安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培训对象主要是小煤矿业主、工程师及安全监管干部,而当地煤矿瓦斯突出事故时有发生,我校矿井安全著名专家俞启香教授采取案例分析与直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讲解了适合当地小型煤矿瓦斯突出防治等主要问题;青年博士高明仕教授采取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就小煤矿巷道掘进及支护新技术为学员作专题讲座。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学员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增强了创新能力,提高了各项技能,加强了煤矿管理人员的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组织、管理能力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能力,同时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管理知识和行业动态,进一步拓宽经营管理思路,适应煤矿高效生产和安全要求。由于培训项目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次培训结束后,应昭通煤炭工业局要求,为他们又举办了第二期、第三期培训,昭通威信县、绥江县等也相继提出在今年五六月份为他们举办相关专题培训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和学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为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中国矿业大学在培训中采取“三一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三小时,课堂讨论一小时。教师在集中讲授有关信息后,教师和学员就所学内容及学员在实践中所遇问题随堂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对于学习中的疑点和工作上的技术难题,由于信息反馈及时,便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种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仅发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也给学员进行反思提供了一个契机,营造了一种气氛,调动了学员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员带着自己工作上的疑问,经过探究、分析、综合、联系等认真地思考,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变成自己的经验,学员得到的是观念行为的改变和未来业绩的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同时,在课堂上解决学员工作上的疑问,使培训与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相结合,在更高的技术平台基础上,培训成为融观念、方法、操作于一体的综合。这一延伸,体现了培训的多元价值,提高了培训实效,使培训真正成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保证。2009年7月,我校在为永煤集团培训“煤矿新技术系列专题”时,博士生导师柏建彪教授在讲授“动压、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专题后,永煤集团一些分支煤矿总工程师、开采、掘进副矿长等学员对本矿巷道综合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询问,并邀请柏建彪教授到煤矿用自己最新研究成果解决了他们的技术难题。
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是人们一贯推祟的优化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教师不断设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和探求,目的是培养学员批判性思维、多向思维和创新能力,因为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4]。研讨式教学,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教师和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开展讨论,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认识,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我们在培训过程中,大部分课程涉及到中国矿业大学在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许多矿业集团借助中国矿业大学教学科研资源优势,对员工进行煤矿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系列专题培训,对现有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不断实施技术创新。这些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宽、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传授给学员,教学难度较大,学员学习困难。因此,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能置教和学于研究探讨的氛围之中,教师通过创设学习环境,因材施教,尊重学员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启发性问题为载体,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生动的双向与多向交流,引导学员思考所学内容与自己经验的不同。学员不仅仅是学习资源的摄取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携带者,是学习资源的贡献者。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聚集在这里,用开放、互动的方式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互相启发与学习,实现经验共享,推进互动交流,从而形成新颖、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切实提升学员创新能力。2009年4月,我校采矿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张农教授,在为淮北矿业集团讲授“淮北矿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护新技术”专题时,由于培训对象主要是集团公司分管开采的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理论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对所讲问题接受快、参与性强,张教授利用提问这种最直接明快的教学方法让学员进行讨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员也是教学的主体。学员在讨论中掌握了最新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形象直观教学是“实为主题”教学宗旨的精髓,在教学中,通过现场、实物的模拟演示(练)迅速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使学员有一种身临其境、课堂与现场零距离的感觉。案例教学就是在培训工作中,把案例引入培训课堂,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从中得出结论,有助于学员把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能力。案例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尤其事故案例,不仅提高学员识别隐患的能力,明确事故的形成原因和机理,同时通过对煤矿重大事故的全方位研究,掌握灾害应急救援与事故分析理论与技术,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增强消除隐患和杜绝事故发生的自觉性。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和制定案例是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案例,需要从大量的实践当中精选出来,并经过理论加工,分类整理,恰当地反映工作实际和需求。教师利用每个精心设计的案例,引导学员研究在不充分条件下如何进行决策和协调,致使学员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思考。
在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教学工作中,我校著名煤矿瓦斯专家林伯泉教授在讲授《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重大事故抢险救灾》等课程时,将直观教学与案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模拟事故现场,图文并茂,声像并重,深入浅出,直观演示,增强培训形式的吸引力。所采用的案例来源于实践,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同时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引导和发动学员积极参与分析事故,提出解决事故和抢险办法,“指挥”事故的抢险救灾,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直观形象具有针对性的逼真演示,解决了纯理论抽象问题,使学员寓教于乐,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增强了学员积极大胆投入的自觉意识,在促进了教学双方互动的同时,使学员掌握了抢险救灾的基本原则,提高了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获得了现实经验,掌握了最新专业理论和管理理论,全面提高领导素质、能力和水平,深化了课程教学内容。
培训工作具有时间短、针对性强、与生产实际问题联系密切的特点,短期内对培训学员既要进行系统性、发展性、实用性的知识传授,还要结合工作实际,真正解决学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困惑问题,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水平、技能素质,增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回报率高的目的。因此,我校在培训中坚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开放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各级重点实验室,构建了与其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建设,构筑创新培训平台,全面提高培训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地考察是煤矿培训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校现已与二十多家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培训学员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专题对各种矿井进行了全方位的实地考察。如徐州矿业集团庞庄矿、张小楼矿、旗山矿,位于枣庄中泰矿业集团的朝阳矿,兖矿集团的鲍店煤矿等。同时,我们聘请各矿业集团负责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专家领导为兼职教授,给学员介绍煤矿相关情况和各种针对性措施,如徐州矿务集团安监局长、高级工程师刘思佳;山东省枣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刘忠波;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通防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王洪权以及枣庄市煤炭工业局局长郑仰昕等都相继为我们学员多次上课。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和相关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学员各种专题的实践教学需求,学员全面系统地了解井下的各类支护以及各种工作面煤层内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防治水等煤矿主体专业,全面了解煤炭生产的全过程,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分析研究解决重大现场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同时,我校具有较为完备和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瓦斯治理)和其他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员在煤矿各专题领域经过系统深入的课堂学习,在实验室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使课堂讲授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使学员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设备产生熟悉感。如观察演示,按步骤模仿,在实操过程中发现问题,独立分析或实时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请老师给予提示、指导。如博士生导师蒋承林教授在讲授“煤矿安全检测监控”、“煤矿瓦斯防治新技术”专题时,采用一体化教学,学员在“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观察演示的同时,聆听蒋教授的具体分析,并亲自操作,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了学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始终树立培训为生产经营服务的观念,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性和观念上的创新意识,创新项目特色,形成品牌优势,充分体现安全培训“以人为本,创新培训”的新理念,正如张德江副总理所强调的,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强化企业培训的基础作用,突出预防为主,强化事前预防”①参阅2010年1月18日张德江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积极推进煤矿培训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根据我国安全生产的需要及培训工作的实际,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梁竞,等.中国省会城市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9(2).
[2] 刘忠席.煤矿事故分析与安全培训办法[J].煤矿安全,2006(6).
[3] 兰泽全.浅谈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J].煤炭工程,2007(5).
[4] 刘丽玲.嵌入批判思维的领导力开发[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7).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al M ine Safety Production Train ing Method——Case Study of CUM T’s Coal M ine Safety Production Training
CHEN Zhong-yuan,YANG Jin
(Education Training Department of CUM T,Xuzhou 221008,China)
The modern coalmine p roduction training isa comp licated systematic p roject.If the training is effective,it w ill have impact on the safety p roduction of coal enterp rises.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echnology,as a first-class safety p roduction training institution,has gradually formed a teaching model of“one aim and four combinations”through p ractice.They are:“based on the training demand, to establish a training method”as the aim,and“to combine teaching and interaction,enlightenment and discussion,case teaching and direct teaching,in-class teaching and on-the-scene taching as the four combinations.Through this model,the University has achieved exp loring a teaching method w ith mining characteristics,p roviding China’s coal and mining fields a high-level educational training environment.
coal m ine;safety p roduction training;teaching methods
G642.2
A
1009-105X(2010)02-0103-05
2010-03-13
陈仲元(1968-),男,博士,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处处长;杨瑾(1963-),女,硕士,中国矿业大学教育培训处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