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系统分析

2010-02-09 08:51胡洪彬
关键词:参政参政议政民主党派

胡洪彬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 311231)

对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系统分析

胡洪彬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 311231)

参政资源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根本前提。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资源内容丰富,构成复杂,是一个包含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等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民主党派进行参政议政过程也是其不断消耗自身资源的过程,积极加强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建设,必须促进其参政议政资源体系的优化,在做到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积极加强参政理论建设,培育参政人才,完善参政议政的各项法律制度,积极借鉴西方政治文明中的有益经验。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资源体系;运作模式;优化路径

“资源”,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为推进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但随着人们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资源”一词本身的定义逐渐被“泛化”,譬如,在社会学的视野里,除了自然资源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等等,而资源概念被引用到政治学中则又形成了权力资源、执政资源、参政资源等衍生概念,成为推进政治发展和进行政治分析的重要基础和研究方法。中国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政党,其参政议政同样需要一定的资源加以保障,可以说,民主党派的参政资源体系是否健全,运作过程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了其参政水平的高低。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对当代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资源体系进行综合考量,以期为推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逻辑架构

民主党派的参政资源是由民主党派内部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构成的有机体系,其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按其在体系中的作用,可将其划分为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三个层面,它们协同作用维系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正常进行。

(一)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第一层次:基础性资源。

基础性资源是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所拥有的基本资源,主要表现为理论资源、社会基础资源、历史资源等。这其中理论资源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理念支撑,是其传播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工具。由于民主党派的参政党性质,因此其理论资源与执政党既存在共性,又包含个性。从共性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地位、作用决定其既是执政党的理论资源,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理论根基;从个性来看,由于执政党与参政党在权限、组织机构和活动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决定了指导民主党派活动的理论资源也具有特殊性。民主党派在长期参政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对参政议政规律及方法的把握和总结,包括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正确认识;发挥特色,完善自身机构,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科学方法等,这些资源构成了民主党派特殊性的理论资源。

社会基础资源是民主党派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和条件。民主党派作为阶级联盟性质的政治组织,其参政议政的社会基础资源主要是由与其相联系的特定阶级和阶层构成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实质上构成了民主党派的社会根基。而建国后,随着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被改造成社会主义劳动者,因此,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也变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民主党派逐步成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1]186,因此,其社会基础也变成此三者的结合。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资源也将更加广泛,其参政范围也将更为广阔。

历史资源是民主党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影响和作用的总和,是民主党派在长期实践中积淀的宝贵财富。在革命战争中,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精诚合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他们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反帝爱国政策,反对国民党消极抵抗和内战阴谋,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气概和坚定信仰,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又为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身力量。可见,民主党派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荣辱与共,积累起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为其更好地把握参政规律,提升参政实效奠定了坚实根基。

(二)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第二层次:运行性资源。

运行性资源是指为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正常运作提供能量供给的各种要素,它内含了参政议政的权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等,这些资源的消耗和利用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能量,同时进一步促进系统内部其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为参政活动提供源源不竭的能量支持。首先,权力资源是民主党派在国家权力中的可支配因素。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有着特定的参政权力来实现自身价值,这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及国家相关法规中均有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民主党派获得了足够的权力资源作为保障,其以此为前提积极参政议政,为推进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其次,物质资源主要是民主党派的物质能量及其来源。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须有足够的物质根基加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显著提升,这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了更为丰裕的外在条件。从根源上说,民主党派的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三个层面:(1)不断提升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基准,随着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这在根本上构成了民主党派政治活动的良好支撑。(2)现阶段不断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的确立,克服了单一公有制的缺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形中构成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外部保障。(3)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的计划体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打破了以往体制中的桎梏和束缚,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提供良好氛围。

最后,文化资源是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中的重要软实力。由于民主党派的参政党性质,因此,其政党文化与执政党之间不存在隔阂,而是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既是执政党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生存土壤。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含了责任、使命、爱国主义等优秀的精神品质,与现行政党制度的主体理念存在一致性。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参政党资源体系提供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其三,国外先进文化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有益补充。中外政党制度尽管存在现实差异,但并不排斥西方优秀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价值。当代西方一些有关政党发展方面的先进文化,对于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有借鉴意义,可以为其文化资源提供有益补充。

(三)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第三层次:保障性资源。

保障性资源是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提供保护支撑的各种要素,它主要包括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制度资源、组织资源和人才资源等。其中制度资源是民主党派在现行体制内获得支撑的元素,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党派内部的制度规范,如党章、党的纪律规范等;二是国家层面的制度规范,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等。制度资源不仅有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而且能够为民主党派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供条件。组织资源是民主党派资源体系的载体依托,是其参政议政的重要物质力量。民主党派有一支高水平、精英化的领导集体,有深入到地方的基层组织,这些都是民主党派的组织资源。正是通过这一组织形式,民主党派与各自所联系的阶层进行联系,从而有效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资源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智力保障。民主党派能否在新形势下履好职、参好政,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存量足、质量高的人才资源。目前,我国民主党派总体成员有70多万人,他们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能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党亲密合作共事,成为参政议政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与执政党不同,民主党派成员大都是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或社会知名人士,他们一般有较高的学历和技术职称,专业知识扎实深厚,因此,看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能够为党和政府决策当好参谋,较好地发挥协商监督作用。同时,随着一大批新党派成员走上参政舞台,他们凭借年富力强的优势,必将为民主党派人才资源的积聚及党派的发展注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运作模式

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三个层次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之所以能够实现,有赖于其内部各资源要素之间运行的不断科学化。因此,要搞清楚民主党派的参政过程,首先必须对其资源系统的具体运作有个明确的认知。在历史上,人们对于系统的思考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以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哲学家就已出现了关于系统思想的萌芽,德谟克利特所著《大世界系统》和《小世界系统》可以认为是西方最早的系统论代表作。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典籍中,有关系统的思想也时而显现。如《道德经》中就有朴素的系统论思想。然而,真正科学的系统论思想则产生于现代。20世纪以来,伴随着相对论、量子论等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对“系统”进行更加严格的科学定义与解释。40年代,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从生物学的视角出发,在综合了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指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等多重特征,系统本身具有开放性,其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其思想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系统科学的认识。

现代系统科学提出后,影响逐渐扩大,并向其他学科渗透。20世纪50年代,政治学领域中的系统分析开始流行起来,其代表人物有戴维德·伊斯顿(David Easton)和阿尔蒙德 ·加布里埃尔(Almond Gabrial)等。伊斯顿受自然科学系统论的影响,将系统论引入政治生活。在他看来,政治系统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指维系一个社会政治生活正常运行的有机体,由系统组织、系统成员以及组织的能力和成员的权威性影响力等要素组成,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并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定关系,构成一个独特的系统结构。政治系统输入的是环境的要求和系统成员的需要和支持,输出的是政策、命令等。其存续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能够持续地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二是设法使社会大多数成员服从这种分配并将其当做义务[2]。在他看来,一旦政治系统不能有效地进行决策,或者不能使这些决策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政治系统就将面临崩溃。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则主张用政治系统、功能、角色等新概念术语代替国家、权力、职位等传统的政治学术语。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政治系统依靠合法的强制力量支持,并由相互作用的政治结构组成,如选民、立法机关、官僚机构等。政治系统倾向于政治输入,而且积极地倾向于输入结构和过程。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系统是一个行为系统,具有开放性、适应性,而政治系统之所以发生变迁,是因为系统获得了新的能力。政治系统能力发生了变化,政治系统本身也必然发生变迁[3]。阿尔蒙德通过《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和《比较政治学:发展研究途径》等著作创立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当代政治系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模式。

可见,现代系统科学的分析理念在政治学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进了政治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为人们更加科学地了解人类社会和政治现象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在系统论的视野中,中国民主党派要进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那么其本身拥有参政资源体系也必须实现正常运转,即在资源的来源、运作、消耗等方面做到循环往复。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民主党派的参政活动正常进行。因此,这一理论为考察中国民主党派政治职能的履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对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科学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和启示。鉴于民主党派在当代中国政党体制下地位的独特性,其资源的来源不可能像西方国家政党体制下得到财团的支持,也不可能通过自身创造,而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获得的,其资源应用的根本目标也在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由此,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运作模式有自身的独特性(见图1),具体而言,其运作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资源输入。民主党派要履行参政职能,首先必须有一定的参政资源作为前提和保障。没有资源的供给,其任何参政行为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或无源之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缔造者,担负着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全面发展的领导功能。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其使命则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服务,促进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执政党要鼓励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首先就必须为其提供足够的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资源供给,确保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正常发挥,这也是维护政党体制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实践中执政党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及时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法规等向民主党派通报,对民主党派开展的调研活动,执政党积极给予物质、信息等方面的支援,从而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第二阶段:民主党派在资源整合与消耗过程中履行参政职能。资源的注入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提供了条件和保证,各民主党派以此为基础便开始着手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其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合理地选取和利用已有资源,在现有体制下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使自身在思想资源、组织资源、制度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推进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资源的不断消耗,民主党派将自身的利益诉求、监督实效等通过政治策略的形式向执政党进行输出,以实现对自身职能的践行。具体而言,一方面,其通过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让执政党听到不同的声音,使其更好地执政为民;另一方面,民主党派又要帮助执政党实现社会利益的整合,争取人心和凝聚力量,以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结果的反馈。民主党派参政职能的履行完毕并不代表参政任务的完成,其还需要结果实践的检验,这个过程以执政党的积极反馈为前提。对于执政党而言,民主党派提出政治策略意见,其有必要作出相应的回应,以保证参政议政能够落到实处,自身存在的价值得到切实彰显。事实上这也是保持政治系统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中,执政党对于各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建议,应积极予以研究,认真办理,及时反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有现实意义的则要积极落实和采纳。同时,在拟订重大措施、重要法规及重大项目论证过程中,也要注意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执政党还要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对自身提案办理满意率的调查,通过一系列反馈活动,保持执政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的通畅与和谐,为保障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奠定基础。

三、优化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现实路径

从民主党派参政资源体系的运作模式可以看出,民主党派参政资源的形成、消耗由一系列相互衔接而又密切联系的开发链组成,民主党派要实现参政议政的有效运作,就必须处理好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确保资源体系的顺畅运行。笔者认为,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优化民主党派资源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也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双重选择,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及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得以存在的政治基础,已成为包括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获得了足够的参政机会,其参政议政的资源也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长期以来,民主党派老一辈始终做到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和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在当前优化民主党派资源体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这一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其二,强化参政议政的法律和制度资源建设,构筑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良好体制环境。制度因素是参政资源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333因此,当前必须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内外机制,推进民主党派的内部体系的运转和整个多党合作氛围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具体而言,在宏观上,要积极推动对多党合作的立法保障。目前,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规范主要以宪法中的相关论述和1989年颁发的14号文件与2005年的5号文件为主,虽然这些相关文件和法规对多党合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价值,但客观而言还相当的模糊和粗浅,缺乏对多党合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细分。笔者以为,目前完全可以制定一部多党合作法,对多党合作的地位、内容、形式、运行机制等做出更加明确的规约,从而为我国的多党合作提供更加可靠和完备的制度基础。

在微观上,要进一步做好对民主党派内部相关机制的完善。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党派内部领导的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及其资源体系优化和整合的关键与核心,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坚持和完善整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使各党派领导者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事。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一方面要努力推行岗位责任制,保证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和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要努力完善机关学习制度,以保证机关内成员能有固定的集中学习时间,提升学习实效。最后,完善机关工作的考评机制。党派机关应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参政议政工作进行总结,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升级、提拔、评优等方面做到优先考虑,从而引导和激发党派内各级人员的工作热情,积极为参政议政、提升参政水平做出贡献。

其三,加强参政理论资源建设,进一步提升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派成员对国家大事是否关心,对政治参与是否热衷,对民主党派参政水平的提升影响很大。要优化民主党派的资源体系,必须做好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理论资源的建设,不断提升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以为,当前需要做到三个方面:首先,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以此作为民主党派理论资源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同时,认真总结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努力学习当代中国的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此为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要把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研究作为自身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4]因此,在实践中为了克服和避免理论研究中产生的盲目性和趋同性,以增强各民主党派自身理论体系的界别特色,各民主党派必须从自身的参政实践出发,加强调查研究,真正以调研得来的正确成果推动理论水平的提升和创新。最后,要把对执政党及人类一切优秀理论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作为理论构建的辅助手段。人类对政治规律的探索由来已久,这其中必然有许多优秀成果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民主党派要以博大胸怀,积极加以借鉴和总结,从而使自身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理论发展。

其四,培育参政人才,夯实民主党派资源体系的坚实根基。人是最本质和最关键的因素,“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不可能成功。”[1]191因此,整合民主党派资源体系必须将人才资源的优化放在重要位置。近年来,民主党派内部人才结构虽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型人才不断增多,但其中“专家学者较多(为主),复合型人才少,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更少”[5]的弊病仍未扭转。因此,在实践中,各民主党派要努力搞好对人才资源的培养。首先,要把好人才准入的选拔关。民主党派作为精英型的政党,其职能的大小不在于人数多寡,而在于质量高低和代表性的大小,这决定了各民主党派决不能为片面追求数量而降低政治标准,而应从全面考察个人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出发,将一些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并有广泛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吸引到党派中来。其次,要把好人才应用的培养关。对于新加入的党派成员要搞好对他们的继续教育与训练,以使其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参政议政,这也是整合党派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把好领导干部的选拔关。民主党派要参好政、议好事,必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在经过有计划地培养后,选拔其中的优秀人才充实各级干部队伍,使他们能在党派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其五,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民主党派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民主党派资源体系是否得到优化,可以从党派整体功能能否得到最大发挥而彰显。事实上,民主党派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完善机制、培育人才等方面外,积极做好党派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外部环境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民主党派要整合资源体系,发挥出整体功能,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一方面,民主党派要充分立足于自身的参政党地位,在国家政权、国家大政方针和领导人选等方面积极同执政党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中肯意见,对关系国家命运的对外政策和国内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也要时刻给予关注,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建言献策,使民主党派在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促进参政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民主党派要积极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组织特长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以拓展自身活动领域,提升党派影响力,同时也为广大的民主党派成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打下基础。此外,在各民主党派之间,在保持自身界别特色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加强协作与交流,以使八个民主党派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作用,逐步扩大自身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为整合参政资源开辟更为广阔的渠道。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75.

[3] Gabriel Almond.PoliticalDevelopment[M].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0:166-168.

[4]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郑宪.中国参政党建设新论[M].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72.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hina’s Democratic Resources Systems

HU Hong-bin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Zhejiang Tourism Vocation College Hangzhou 311231,China)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esources are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impliment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y the democratic parties.Their resources are rich and the compositions are complex.Their systems are comprehensive,induding basic resources,operational resources and guarantee resources.The process of the democratie parties’participating in politics is the process of consuming their resources.The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cratic parties requir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ir resources.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sticking to the leadership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we must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cultivate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alents,perfect the various law systems,and learn from the useful experiences from the wester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democratic parties;political participation;resource system;mode of operation;optimal approaches

D621;D665

A

1009-105X(2010)02-0034-06

2010-04-10

胡洪彬(1981-),男,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参政参政议政民主党派
颜回之乐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为谁参政?
——参政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再议民主党派的界别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