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公让学术思想研究

2010-02-09 06:50刘辉吴建萍崔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西医血瘀肢体

刘辉,吴建萍,崔炎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郑州450003)

崔公让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研究已45年,特别重视整体观在诊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结晶体,疾病是自然与社会不和谐的结果。所以,他的学术思想处处体现法与自然、和于术数、调和社会、和谐共存的观点。

1 法于自然,和于术数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在两千余年前就已提出“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他特别强调“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道者,就是自然变化的法则与规律,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都来源于自然之道,治病所用之药都向大自然索取,生物生存生活最重要的物质空气更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类之所以要结为社会,也完全是因利用自然的一致性,所以自然是人的根髓。孔子在《中庸》中云:“天命之谓道,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老子认为“道”为一种至大至刚之气,历代学者对老子的“道”都有充分的发挥。虽然“道”难以言清,又不可明视,只存在于“至虚极,守静笃”状态下的自心之中,但我们可以将“道”概括为宇宙生成的机理。老子曾以定理形式将其表示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实际上是道为一,道是无差别的宇宙元素,所以是一,没有相对之物。这个“一”人们比之为一个易于理解的形象物,亦称“气”。而气因自然力又分为两种,其对立而相互依存的能量即为“阴阳”,即一生二;阴阳相合,生出新的阴阳是二生三;新的阴阳又结合而再生,终至无穷,是为三生万物。为此崔公让常讲,以上哲理可以用《内经》中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灵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概括之。崔公让是“人法于自然”的忠实信仰者。

2 忠恕之道,为医之本

忠恕思想是东方哲学的轴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孔子告诉曾子:“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对此解释的十分准确,“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就是“仁”,忠就是中心,把心放于正中。故孔子告诉子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仁。恕就是如心,将心比心。孔子告诉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忠和恕是统一的,忠是从正面讲的,恕是从反面讲的。忠恕思想就是和谐思想。作为医者,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人。“医者,意也。”医既要调和社会,又得调和医患,同时还需调和疾病,医更应调和自己。在这种“忠”“恕”思想指导下,崔公让特别强调,为医者要仁术,需以仁的思想来对待患者,即所谓和谐就是平衡,具体到医学,就是五行的相生相克。他在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时,除仁术贯穿于对患者认真体查、对症施药、关心爱护外,在理法方药施治中,亦可处处体会到他的学术思想。

3 精、气、神为生命之源

崔公让对精、气、神的重要性特别强调。精为人身之本,所以不少疾病的发生与“精”有着明显关系,“精者先天之本”。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例,此病的发生与先天基因有关,因基因缺陷再加长期吸烟耗伤肾水、房劳过度精血亏损,患者就诊时多面色青黄,四肢微寒,虽多属青壮年,外表却可见精衰、体败的迹象。崔公让在治疗此病时,特别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他反复审明,要遵循《内经》这段经文,在用药时要补精血、壮元阳、充骨气、达血脉。否则,脏腑衰弱,脉络不和,病情加重。他认为周围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总病机是:肾阳虚,脾阳虚,肺气不充,心气不足,阳气不能达四末,精血不能濡养肌肤,致使肌肤枯槁发生坏疽或溃疡;若寒湿聚于内瘀久化热,热则肉腐成为湿性坏疽。治疗应温肾阳健脾阳以治其本,清热解毒化瘀以治其标,标本同治相得益彰。气是人体的动力,补气时要注意“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法则。诊查时要着重观察病人之神,善诊者察色按脉,区别阴阳、气色、形体的变化,这样才可以反映一个患者的精与气,而这种气色、形体的变化,即是神。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神的变化,推理其病机演变,并予以合理的治疗。

4 治瘀贯穿周围血管疾病的始末

周围血管疾病以“瘀”论治。对“瘀”的概念,当代学者结合医学古籍,概括为:痛为血瘀,久病入络之血为之血瘀,污秽之血为之血瘀,离经之血为之血瘀。这些血“瘀”的概念在周围血管疾病中,无论是动脉瘀或静脉瘀,都可充分体现出来。在《内经》中,对血瘀可载的病名有:“恶血”、“留血”、“秽血”。至汉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始见“瘀血”病名,并为之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和十余首活血化瘀方剂。外周动脉血管疾病发病之初,肢体瘀血缺血较轻,尚未坏疽者,属于中医“痹”的范畴,其症状是肢体不温、皮肤干燥、爪甲枯槁,属“不荣”。《素问·五脏生成篇》谓“血凝于肤者谓之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这是气血瘀滞、脉络凝泣、营卫失调,出现肢体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的结果。《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篇》亦云:“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灵枢·痈疽篇》谓:“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由此可见,肢体动脉血管疾病发病之本为寒气客侵,阳气不足;发病之标为肉腐骨脱;治疗之法宜温阳散寒。但在肢体动脉血管缺血性疾病中,多数为久病入络之血所致之血瘀,长期污秽之血所致之血瘀,以及离经之血导致的血瘀,因不通而痛,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瘀”。既已成瘀,应予散瘀,瘀去则风寒湿热就无遗留之迹点。崔公让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总原则为疏通气血,令其条达。《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者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又云:“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素问·三部九侯论篇》“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崔公让治疗此病的总则即遵循《素问·调经论篇》的“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

5 中西医结合诊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必然性

周围血管疾病这一学科是由中医外科分支而来。近几年来,发展异常迅速,在全国多家医院开设有本专科的或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或是地方级重点专科。中西医由于其产生的区域背景、文化之不同,两者有着极大的差异。由于其都是为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的手段,所以也具有其共性。中医属传统医学,世界卫生组织在第八次会议上将传统医学定位于:“是现代医学传播与发展以前就已存在几百年的有生命的医学实践,而且至今还在应用。这些实践由于各国社会传统和文化不同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医属世界传统医学中最为丰富的传统医学。”西医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相结合的科学结晶,由于其借助现代科学,所以发展异常迅速,属当今世界的主流医学。这两种医学在思维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观察方法诸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将两者融为一体,是一个较困难的事情。中医是经验医学,是产生于经验医学的时代,西医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中医的思维方式是自然哲学模式,西医是生物医学模式;中医的研究内容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四诊八纲、经络七情等,西医的研究内容为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疗技术等;中医研究方法为观察法、直接领悟法、取类比象法,西医的研究方法为试验与分析;中医特别注意天人合一、整体性、心理因素、诊疗的个体化,西医特别强调注意局部的微观变化。在周围血管疾病诊疗的临床工作中,两种医学均不可偏废,于是形成了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崔公让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从事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与研究的。

在中医诊疗实践中,存在着诸如气虚、血瘀、不通、不荣、脉痹等较为模糊的病名。在现代医学迅速普及的今天,人们在临床实践中,已不能满足那些内涵和外延较为模糊的病名,而要求临床的诊断基本明确,有一定病理生理变化规律可循的现代医学病名。中医着重辨证,强调整体条件,往往在治疗中就会缺乏针对性,所以中医的辨证论治就需要和西医的辨病施治相结合。由于时代的限制,中医在辨证时偏重于疾病的外在表现的归纳综合,缺少利用科学手段对疾病内涵的病理生理分析,而这些表现在外的症状往往可以掩盖内在的病理生理变化。所以,中医的宏观辨证还应该结合现代手段的微观辨病。如发生肢体畏寒、怕冷、缺血症状时,我们不能仅局限在不通、不荣等概念上,我们还应该采用现代的医学手段,做出定性定位诊断,分析其病理变化,方能对这种肢体缺血的病人做出科学的定性与定位诊断。在中西医结合中,还必须遵守以中医的宏观辨证为主,西医的微观辨病为辅。这种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医学模式,既能分析病人的禀赋和寒热虚实,给予准确的治则,还能给病人做出定性定位诊断,给予其更合理的治疗方法。

由于中医的产生背景是东方文化,它是建筑在东方哲学基础上,它的医学基础及体系的形成与中医传统的文化思想密不可分。在这种传统文化中融入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主流。无论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概念,还是儒家祸福相依、对立统一概念,还是释家学说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思想,均折射出一个轴心——以人为本。所以崔公让特别强调在诊病时既要看到病人的病,又要看到病人的人。如肢体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肢体缺血患者,从临床分类中可分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但他整体是肢体缺血,这是矛盾的轴心,但又可因患者背景不同、年龄不同,治疗方法各有差异。因此,在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时,崔公让特别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些“同异”的基础是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中医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体验”或“感悟”,“医者,意也。”古今医家均强调“心悟”、“心法”等直觉体验功夫。特别强调“自得之妙,未易以示人。”“得心应手,自不能以巧思语人。”“医理无究,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将中医的学习和传承过度的神秘化。其实中医在治疗中是一个以症求因的过程,也是一个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所以善诊者察色按脉,先诊阴阳。《灵枢·逆顺肥瘦节三十八》中载:“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和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长短,废绳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故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作为现代的中医,我们也应该借用现代的“圆”和“规”,即现代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并将之应用于临床中。如周围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分子生物学的诊断,即是如此。正如毛泽东所云:“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只有这样反复的实践,反复的加深,才能使医学事业大跨步向前发展。

在诊疗疾病中,崔公让强调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拘泥于一方。我们可以在中医观点的指导下,将之变通为现在的治疗方法,来应用于临床。如中医强调“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对肢体动脉栓塞,或闭塞及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他疼痛的病因是“不通。”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是“通”。通的方法可以采用中药活血化瘀,也可采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如导管取栓术、血管旁路术等使血流通畅,这些西医改善血流的方法,按照崔公让的观点,也符合中医“通则不痛”的治则,这种观点应视之为中医理论的发展与进步。急性动脉栓塞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延误诊疗时间,即可造成不可回逆性的肢体坏疽。所以在这类疾病治疗时,西医的手术和介入是快捷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崔公让特别强调,不可拘泥于中医或西医,应以病人为本。在急症时,中医的宏观治疗必须与西医的微观处理有机的相结合。

猜你喜欢
西医血瘀肢体
话说血瘀证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