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2010-02-09 02:50:28张广福梁家立姜冠华郑小舟孙浩峰张鲁英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右心心包胸腔

杨 哲, 张广福, 梁家立, 姜冠华, 郑小舟, 张 波, 张 勇, 孙浩峰, 张鲁英

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心脏恶性肿瘤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组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36~70岁,平均45.7岁。发病时间3~13个月,平均4.25个月。全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气短、胸闷、头晕症状。同时伴咯血者1例,咳嗽、声音嘶哑1例,伴有面部及双上肢浮肿,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者1例,体位改变导致诱发症状加重或减轻5例。7例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例,Ⅲ级6例,Ⅳ级2例。2例在入院时即因休克和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诊手术。术前心电图检查:均呈现低电压表现,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右室肥大3例,左室肥大伴劳损2例。胸部X线检查:心影增大(心胸比≥0.5)7例,肺野广泛性斑片状阴影2例,上纵隔影增宽5例,因心包积液呈烧瓶样心影者6例,双侧胸腔积液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右房肿瘤5例,右室肿瘤6例,左房肿瘤3例,双心房肿瘤1例,左室肿瘤1例。全组均伴有较多心包积液。实验室检查,血球沉降率明显加快5例,严重贫血伴低蛋白血症2例,余未见异常。经胸部CT及MRI检查均符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

2 手术方法及结果

全组11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施行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直视肿瘤切除术。8例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周围1~2 cm受浸润组织,其中2例因侵入二尖瓣,同步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血管内皮肉瘤。1例因肿瘤广泛侵及腔静脉,仅作肿瘤局部活检,术后病理为平滑肌肉瘤。1例左房壁完全被肿瘤浸润,与邻近心包组织紧密融合而无法分离,且左心耳亦为肿瘤组织覆盖,二尖瓣环上缘均为肿瘤浸润性增厚,仅作活检后关胸,术后病理报告为恶性间皮瘤伴黏液变性,中度分化。1例左室肿瘤位于左心尖肌部,建立体外循环后切开左心尖无血管区肌层,见肿瘤纤维包膜完整,内为肌肉样纤维组织,色苍白,部分与前乳头肌相连,心肌前壁与肿瘤无明显分界,予以切除肿瘤及部分(2.5 cm×2.5 cm)左心室,以prolene线带毛毡垫片缝线双层缝合关闭切口,术后病理为恶性间皮瘤。

术后均在加强心功能、营养支持及预防感染等治疗后,给予放疗及化疗,住院时死亡2例,其余均顺利出院。4例失访,5例获术后随访4~36个月,4例死亡,1例随访至2009年3月未见肿瘤复发。

3 讨论

心脏恶性肿瘤起病急,病程短,发展快,好发于右心系统[1]。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心衰竭症状。5例存在大量心包积液。因此我们总结以下几点有助于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1)对于病程起病迅速,进展快,但不明原因的右心衰竭症状应高度怀疑心脏恶性肿瘤。(2)心脏彩超检查为明确心脏肿瘤的必要手段。(3)如存在心包和(或)胸腔积液,可行心包及胸腔穿刺并做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心脏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侵犯邻近组织,累及两侧心房甚至全心浸润,预后极为凶险。在明确诊断后尽量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周围1~2 cm的房壁组

猜你喜欢
右心心包胸腔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评估研究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代价敏感的算法在超声诊断右心衰竭中的应用
《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右心衰竭的评估和管理科学声明》核心内容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6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3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