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明,张中伟
(西安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陕西 西安 710054)
大肠菌群的测定是评价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卫生学指标。目前我们对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验,一般采用多管发酵法[1]。此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需配制大量培养基并要进行大量洗刷、灭菌等工作,难以满足大批量样品以及突发事件时快速检测的需要。1956年,Forg等人[2]提出了检测大肠菌群的快速纸片法,在餐具消毒等的定性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该法目前已列入了我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也将该法列为 C类方法[4]。本文在用纸片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菌群时,同步采用多管发酵法进行对照试验以探讨用纸片法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有效性。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南京三爱宝业生产,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监制);纸片规格:大纸片为10 cm×10 cm,小纸片为5 cm× 5 cm。乳糖胆盐发酵液、乳糖复发酵液、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和革兰氏染液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以上培养基和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1 样品来源:西安铁路局生活饮用水水源。
1.2.2 水样采集:用采水器或其他灭菌器采集水样500 mL放入灭菌瓶内。
1.2.3 多管发酵法:按照 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中的多管发酵法操作。
1.2.4 纸片法
1.2.4.1 原理:大肠菌群的细菌都是发酵乳糖的,纸片法是将一定量的乳糖、指示剂(溴甲酚紫和TTC)以及营养成分等吸附于一定面积的无菌滤纸上,当细菌生长繁殖时,发酵乳糖产酸使pH值降低,溴甲酚紫指示剂由蓝色变黄色,此时产酸后的检样在纸片上呈现出黄色反应,同时大肠菌群含有的脱氢酶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还原TTC形成红色的不溶性三苯甲替(红四氮唑),可在产酸后的黄色背景前提下显示出红色斑点(或红晕)。
1.2.4.2 操作步骤:调节水样pH值至中性(7.0~8.0)每份监测水样按多管发酵法浓度梯度稀释,接种水样总量为55.5 mL,分别接种大纸片五张,小纸片10张。每张大纸片接种10 mL水样,5张小纸片每张接种1 mL,另5张小纸片每张接种1∶10稀释(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的水样 1 mL。接种水样均匀涂布于纸片上,用手轻轻压平,作好标记放入铺有湿纱布的搪瓷盘中,置于恒温箱内,于 (37±1)℃培养18~24 h,观察结果。
1.2.4.3 结果判断与报告: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5]。根据每份水样纸片的阳性张数,查多管发酵法的总大肠菌群MPN检索表,查出相应的MPN值。
186份水样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纸片法大肠菌群检测阳性数为24份,阴性数为162份,阳性率12.90%;发酵法大肠菌群检测阳性数为 27份,阴性数为 159份,阳性率14.52%。两者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χ2= 0.135,P>0.05)。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的MPN值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比较
由表1可见,186份水样中180份水样两种检测方法MPN值完全相同,其符合率为96.77% (180/186)。对阳性样品的 MPN值进行比较,结果两者相同的有21份,分别占纸片法阳性率87.5%(21/24)和发酵法阳性率的 77.78% (21/27)。不同的阳性样品MPN值基本相近。
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说明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所得结果与发酵法基本一致,但纸片法测定周期比多管发酵法缩短了2 d左右,仅需24 h。
相对于多管发酵法,纸片法更加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适用于进行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特别是突发事件中水样检验的初步筛查工作。从而使检测单位在工作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展开工作初步筛查大量典型的阳性菌落,为尽快处理突发事件争取宝贵的时间。
检验中有2份水样,其10 mL接种量的4张纸片均变黄色而无红色斑点和红晕,按GB14934—94[5]应判为阴性,但将此两份水样进行多管发酵确证试验后确认为大肠菌群阳性,且水样污染较严重(大肠菌群分别是350 MPN/100 mL和540 MPN/100 mL)。这是因为当水样中大肠菌群较多时,大肠菌群将大量的乳糖分解后产酸使纸片变黄色,同时使得脱氢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无法还原TTC,而不能形成红色斑点或红晕,此时的结果是纸片变黄。因此,检测中如果在接种高稀释度水样的纸片时呈阳性结果,接种低稀释度水样(或原水样)纸片出现黄色而无红色斑点和红晕时,此种情况也应判为阳性。
[1] 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S].
[2] 魏云早.大肠菌群纸片与GB法检测消毒餐具方法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科学,2001,2(2):29.
[3] 余阳,庞秀莲,韦炳生.纸片法与培养发酵法检测茶具大肠菌群污染结果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13(4): 237-238.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 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