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武 邵先玉 卜令秀 王德伟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患者,老年男性,因情感应激后,出现呕血、黑便2小时入院。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约300 ml,黑便一次,柏油样便,量约500 ml,伴有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门诊测量血压60/40 mmHg,以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收入院。患者10年前有类似呕血、黑便一次,胃镜检查未明确出血病因,有冠心病史五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T 36.6 ℃ P 96次/分 R 20次/分 BP 60/40 mmHg,老年男性,发育营养正常,神清,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存在。唇白,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率99次/分,心律整齐。腹部柔软,脐上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下肢未见浮肿。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
血Rt:WBC9.9×109/L,Hb84g/L, PLT 177×109/L, 肝功能、凝血分析正常,空腹血糖 8.16 mmol/L,尿素氮10.53 mmol/L,肌苷 81.7 umol/L,血、尿淀粉酶均(-),CA19-9、CEA、AFP均(-)。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消化性溃疡?失血性贫血(中度);休克;冠心病。予以禁食、胃管内注入凝血酶、双管道快速补液、输血、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善宁持续静脉点滴、抗休克等治疗,仍有反复呕血、黑便,血压维持在70/50 mmHg左右。期间,持续心电监护,复查空腹血糖 7.16 mmol/L,ECG示T波改变,QT间期缩短,消化系彩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增粗,肝右叶见一1.4×1.3厘米囊性回声,胆囊、胰腺、脾脏未见异常,隔下、肝肾间隙、盆腔内未见积液。在呕血间歇期行胃镜检查:上消化道未见活动性出血,十二指肠降段一深大憩室,呈类圆形口,憩室口直径约为2.3厘米,侧视所及的部分粘膜光滑。鉴于消化道出血部位、病因不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在再次大量呕血时,进行介入血管造影(DSA)术。导管超选择至肝总动脉造影,发现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的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后分支血管出血,对比剂进入小肠肠腔(图1),其它分支血管未见活动性出血。将导管超送至出血血管,给予明胶海绵颗粒、细条栓塞,复查造影,见活动出血停止(图2),进一步应用真丝线段巩固栓塞效果。退导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主干起始处,造影见出血停止,在其主干旁见一细小分支血管供应一实体占位,并形成血管网。在消化道介入血管造影(DSA)及胃十二指肠动脉血管出血栓塞术后两天,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呕血、便血,急症十二指肠CT: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可见一巨大含气憩室样结构,约6 cm大小,壁厚达1 cm,壁外可见模糊条索状密度增高影,该憩室内上方与胰头分界清,内下方与胰头钩突分界不清,与肠系膜动静脉界限清楚。食管下段、胃、小肠上部、横结肠以及结肠肝区、脾区未见异常改变。鉴于患者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因不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未完全控制出血,介入血管造影及胃十二指肠分支血管栓塞术后,患者再次出现便血、呕血,转入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中腹腔内未见腹水,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取胰头十二指肠第二段与外侧腹膜间切口(KOCHER切口)游离十二指肠,见胰腺头部增大变硬,与横结肠系膜粘连,呈现炎症性表现,纵行切开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的降段内侧发现一约为6×5×4 cm大小的憩室,憩室的上缘达到十二指肠乳头水平,憩室深入胰腺内,与胰腺关系密切。憩室内见一个约3×3厘米大小的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未见活动性出血,将憩室缝合关闭,行十二指肠憩室缝合关闭旷置、胃空肠吻合术。手术后给予胃、腹腔引流管引流、胃肠外静脉营养、间断成分输血、防治感染等治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刀口愈合好,腹腔引流管通畅,每天引流出300~ 500 ml淡黄色液体。在术后2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大量呕血、便血、血压下降、休克等表现, 腹腔引流管引出暗红色血性液体。急症介入血管造影:胃十二指肠动脉仅见残端主干,比较上一次造影明显变细,未见出血征象。进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胰十二直肠下动脉活动出血,对比剂在腹部(考虑为肠腔内)较长时间(约 5 min.)滁留,将导管超选择至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应用明胶海绵颗粒以及真丝颗粒栓塞,反复造影证实完全栓塞、出血停止后拔管,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治疗。第二次介入治疗术后,在胃肠外静脉营养、间断成分输血、防治感染等治疗下,患者病情稳定,未再有活动性出血。依次拔除胃管、腹腔引流管,2周后康复出院。随诊两年,患者未再有消化道出血。
图1 胃十二指肠A造影:箭头指示胰十二指肠上A后分支血管出血,憩室中心溢出的对比剂充盈憩室周边。
图2 栓塞后胃十二指肠A造影:箭头指示胰十二指肠上A后分支血管出血完全闭塞。
壶腹旁憩室是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2 cm范围的十二指肠憩室[1],因其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可并发炎症、溃疡、出血、穿孔乃至恶变等临床症状[2]。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易出血,可能与中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肠壁薄弱,容易收缩牵拉或炎症刺激造成局部缺损或薄弱有关,加之平滑肌收缩运动使小血管的血流发生障碍致局部缺血,容易发生糜烂、出血[3]。该患者术后证实为壶腹旁憩室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老年男性,活动性出血呈间歇发作,在间歇期无腹痛等症状。情绪应激为活动性出血诱因,憩室并发的溃疡及急性粘膜病变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②表现为反复出现的无痛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疗效差;③在出血非活动期,直视内镜检查不易发现十二指肠降段深大憩室内的出血病变,容易漏诊、误诊。文献报道,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术前经内镜确诊为十二指憩室并出血的诊断率并不高[4,5],胃镜、上消化道钡透检查是发现十二指肠降段憩室的常用方法,但对于并发出血的壶腹旁憩室患者,因憩室颈较窄,颈口难以充分张开、胃镜不能侧视等因素,不容易发现出血病灶[6]。急症胃镜、侧视十二指肠镜检查,可提高其病因检出率[7];CT可明确显示壶腹旁憩室及其毗邻解剖结构的关系,同时可清楚显示胆、胰系统病变,是壶腹旁憩室简单、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较大价值[8]。④介入血管造影(DSA)对不明病因、部位的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病人是发现血管病变的重要方法。发现造影剂外溢、超选责任动脉进行造影,进一步血管栓塞治疗有可能治愈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尤其对于胃镜等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既是安全、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又是有效、创伤性小的止血方法。对于部分难治性病例,从而避免手术的盲目性,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患者承担的风险[9]。⑤介入血管造影(DSA)治疗壶腹旁憩室活动性出血的效果,取决于是否充分栓塞超选的责任血管,并与血管栓塞的材料相关。该壶腹旁憩室患者,在出血的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后分支血管第一次栓塞后两天,再次出现活动性消化道出血,除血管栓塞的材料因素(真丝颗粒的血管栓塞效果优于明胶海绵颗粒)外,与壶腹旁深大憩室同时受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血液供应有关,双重血管栓塞,可巩固止血效果。部分壶腹旁深大憩室可能累及胰腺颈部(主要由胰背动脉血供),在不能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紧急情况下可行胰背动脉造影或血管栓塞术。⑥对老年人壶腹旁憩室出血患者,宜慎重选择手术治疗的时机、术式。十二指肠憩室以老年人多见,且合并症较多,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取决于病变的部位、性质,是否存在并发症,并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尤其对于壶腹旁憩室应格外慎重[10]。憩室手术治疗的术式主要分为憩室切除术和转流手术两大类。转流术式目的是旷置十二指肠,使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可防止食物进入憩室内滞留,有利于憩室炎的治疗和防止逆行胆道感染。此种术式的适应证包括憩室切除困难、手术本身可能损伤胆道和胰管等。憩室内翻缝合术是憩室切除的一个补充应变措施,术式较为简单,适用于对于远离十二指肠乳头、胰腺组织外或较难切除的憩室。但该术式不能去除可能存在于憩室腔内的异位胃粘膜或胰腺组织,可能导致日后的出血或穿孔,同时大的憩室内翻缝合势必影响肠道通畅,存在引起十二指肠梗阻的危险。
[1] 张晓鹏. 胃肠道CT诊断学[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0-151.
[2] 雪芹,袁毅,许岩. 十二指肠降段憩室误诊为胰头癌壶腹癌一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1,33(5):480.
[3] 曾靖.老年人十二指肠憩窒出血的诊断与内科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2,8(2):89.
[4] Killingback M,Diverticular Disease,Zn Bouchier ZAD. Gastro-enterdogy clinical science and practice[J].London: Blackwell science Ltd,1993.813-828.
[5] 郑章清,陈规划,王吉甫,等. 35例十二指肠憩室合成出的诊断与治疗[J]. 新医学,1995,26(1):27-28.
[6] 陈旭,游振辉,黄良祥,等.十二指肠憩室合并出血的外科术式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 2006,23(2):238-239.
[7] 甘爱华, 许岸高, 凌红,等.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价值及经济学分析[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12):758-761.
[8] 刘辉,王暖林,刘红光.CT对壶腹旁憩室综合征诊断价值的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1):26-28.
[9] 朱德宝. 难治性上消化道大出血15 例治疗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8):495.
[10] 谢汝伦,马华兴,谢富彬.十二指肠憩室并发症及其术式选择[J].右江医学,2006,3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