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侯玉芬,闫宗廷,刘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周围血管病科2.检验科(济南25001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关系密切,有90%的肺动脉栓子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临床上将这两种疾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临床发现VTE多发生于有血栓形成潜质的患者[1]。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对142例VTE患者进行蛋白C活性及含量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VTE病例共142例。对照组为门诊查体人群,共100例。VTE组的男性78例,女性64例。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VTE组年龄15~84岁,平均年龄51.68岁;对照组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8.56岁。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⑴符合DVT和PTE的诊断标准者,均可纳入。⑵留取血样前15 d内未采取溶栓、抗凝治疗。
1.2.2 排除标准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选作研究对象。⑴有动脉血栓形成病史:冠心病史、脑血栓病史、肢体动脉血栓病史。⑵近15 d内应用溶栓、抗凝治疗。⑶患有急性和慢性肝病、肾病综合症、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抗磷脂综合症、严重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
1.3 试剂蛋白C活性试剂盒由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提供;蛋白C含量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 方法
1.4.1 病例标本的采集每位患者及对照组人员均留取血样,取空腹8 h后外周静脉血10 mL,用0.129 mol/L(3.8%)枸缘酸钠抗凝管。同时由有经验的周围血管病科医生填写临床调查表。
1.4.2 血标本的处理血液标本在4℃,3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乏血小板血浆,分装于0.6 mL Eppenndorf管,-80℃冻存。进行凝血指标测定前,从-80℃取出血浆,于37℃水浴中融化10 min,然后按实验要求进行测定。
1.4.3 蛋白C的测定蛋白C活性的测定采用凝血法,蛋白C含量的测定采用ELISA法。
1.4.4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确定方法根据健康对照组的结果,确定蛋白C活性和抗原含量的正常范围,参照文献[2],Ⅰ型遗传性蛋白C缺陷以活性和含量正常值的50%为界限,低于此值为Ⅰ型;Ⅱ型遗传性蛋白C缺陷以活性低于正常值的50%,而蛋白C抗原含量在正常范围为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对数据进行录入、核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
2.1 蛋白C活性和抗原比较VTE组与对照组蛋白C活性和抗原比较,见表1。
表1 蛋白C活性和抗原的比较(±s)
表1 蛋白C活性和抗原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VTE组对照组蛋白C抗原(μg/mL)2.21±0.57*3.12±0.25 n 142 100蛋白C活性(%)72.19±15.52*94.67±7.91
2.2 两组Ⅰ型和Ⅱ型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比较VTE组与对照组Ⅰ型和Ⅱ型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比较,见表2。
表2 VTE组与对照组Ⅰ型和Ⅱ型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例数比较
2.3 获得性易栓因素与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分布情况在142例VTE患者中,DVT患者142例,合并有症状性PTE者7例。各种获得性易栓因素所占比重及与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获得性易栓因素与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分布情况(n)
既往研究发现,DVT往往继发于手术、创伤、分娩、恶性肿瘤等因素,但是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该因素患者都发生DVT,发病的仅仅占极小的一部分。因此,研究患者是否在手术、创伤等因素发生之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就非常有临床意义。有一部分患者的高凝状态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关,如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蛋白C(protein C,PC)是在肝内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的丝氨酸蛋白酶原,与凝血酶调节蛋白(TM)、蛋白S(PS)和活化PC抑制物(APCI)共同组成PC系统,在生理性抗凝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遗传性PC缺陷症是由编码PC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分两型:Ⅰ型,PC活性和抗原平行降低;Ⅱ型,PC活性降低而抗原正常。遗传性PC缺陷症的临床表现以静脉血栓为主,人群中无症状的杂合子PC缺陷症的发病率是1/200~1/500,而有症状的杂合子PC缺陷症的发病率是l/16 000~1/32 000。白春梅等[3]报道在87例DVT患者中,PC缺陷者有8例(9.2%);屈晨雪等[4]报道在50例静脉血栓病患者中PC缺陷者有8例(16%);房淑欣等[5]报道的100例DVT患者中PC缺陷者有5例(5%)。
目前在PC基因突变库中登记的PC基因突变有161种,320例患者,其中Ⅰ型杂合子有244例、纯合子15例、复合杂合子10例。郑艳珍等[6]报道了一个家系13个成员中,有5个为Ⅰ型杂合子PC缺陷症,为PC长沙新突变,而且郑艳珍等[7]还研究了中国人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发现,PC-1476A/T多态性分布在中西方人中有明显差异,而PC-3342T/G多态性分布在中西方人中非常相似,其中PC-1476T和PC-3342G在血栓病人中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意义。刘丽[8]报道了一个PC缺陷家系,也为Ⅰ型缺陷。本研究中,VTE组中遗传性PC缺陷症患者11例,占7.7%,其中Ⅰ型缺陷9例,Ⅱ型缺陷2例。健康对照组Ⅰ型缺陷0例,Ⅱ型缺陷1例。本组患者中Ⅰ型缺陷例数远远大于Ⅱ型缺陷,此类患者中PC的活性与抗原同时降低,其抑制凝血因子Ⅴa、Ⅷa的功能明显降低,导致血栓形成,说明在VTE发病人群中Ⅰ型遗传性PC缺陷症可能占重要地位。
在体内和体外各种因素的刺激下,PC在内皮细胞表面转变为激活的蛋白C(APC),APC在蛋白S、磷脂存在时,通过有限的蛋白裂解,使FⅤ/FⅤa,FⅧ/FⅧa灭活,减少凝血酶的生成,以达到抗凝的作用;同时由于凝血酶生成的减少,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产生减少,APC间接的激活纤溶系统[9]。PC的抗凝血活性虽不及抗凝血酶,但PC的激活是发生在凝血反应启动之后,机体一旦出现凝血反应,PC就很快被激活,并与其他抗凝血因子共同作用,调节、影响凝血反应的进程。由表1结果可知,PC正是由于在此过程中的大量消耗,使得VT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
在确定的11例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中,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40~60岁有7例,小于40岁的有3例,既往研究显示蛋白C缺陷症患者有50%在30~40岁以前发病,发生VTE的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高的趋势,本组病例也符合此种趋势。此外由创伤因素诱发的病例有5个,受长期制动及卧床因素影响的有6例,说明这两种因素可能是诱导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发生VTE的主要获得性因素。
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发病率最高可达16%,最低在5%。本研究显示,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发病率可能并不低,因此对于这类确诊的患者来说,如何预防VTE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结果提示防止各种类型的创伤和避免长时间制动是预防此类患者发生VTE的重要措施,应鼓励长期卧床的患者适度活动小腿肌肉,发挥肌肉“泵”的作用。此外,对于长时间乘车、乘飞机和上网的人群来说,定时站立活动对于防止DVT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王振义,李家增,阮长耿,等.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08-527.
[2]王振义,李家增,阮长耿,等.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74-605.
[3]白春梅,潘家绮,范连凯,等.静脉血栓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1):746.
[4]屈晨雪,夏铁安,王建中.血栓病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活性改变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1,5(5):222.
[5]房淑欣,欧东仁,芦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抗凝蛋白关系研究[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3):221.
[6]郑艳珍,朱定尔,周伯通.蛋白C基因新突变His134Asn所致I型蛋白C缺乏症[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19(3):138.
[7]郑艳珍,周伯通,蒲小群,等.蛋白C基因多态性在正常人和血栓病人的分布频率[J].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10.
[8]刘丽,黄繁嫱,李家增,等.一个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系报告[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9):491.
[9]周荣富.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28(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