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爱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了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改革思路。
由此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已经从考试制度的改革,课程设置的改革,教材体系的改革发展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探究性学习”为标志,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创造性学习,用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发生变革。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事,而不是为他们做事”。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结论。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利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研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发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出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的,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根据课文创设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正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主要特征。
英语课本中很多课文都与学生的实际相关联,此类活动由于来源于课本,学生比较熟悉,且可活用文中的内容。比如在学习高二Saving the earth时,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他们对本地的环境做调查,互相讨论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就把环保与英语运用结合起来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再如教学高三Captain Cook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设计一次探险,写出你想去哪儿探险,出发时间,准备工作等等,由于中学生大都对探险很感兴趣,因此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二、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应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增加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样才能真正转变教学方式,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的、单一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英语综合语言技能,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学习对话课之后,要求学生以其他人称叙述对话或将阅读文章改编成对话。在讲授人物传记类文章时,可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人扮演记者,另一人扮演文中人物,然后记者采访此人。学生可参考文章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这样既了解了课文,又使学生的问答活动生动有趣。
三、把课文内容情境化、具体化,引导学生进行研究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1.学生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创设情境,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学生通过形象化的表演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可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2.用录音和录像材料:在讲授Frightening nature时,可播放有关自然灾难的影视材料,增加感性认识。教师也可自制与课文相配套的课件。这种视听结合方式远远胜于单一的听,它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地拓宽思维的范围。
3.预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有一篇文章是讲故事。教师可先让学生看这个故事的开头,如有必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对下一步发展做出推测。教师可适当给学生一些启发或提示,这种方法适合于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课文。
四、利用信息差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探究得到的初步探究成果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在表达和交流阶段,学生要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探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如将一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学生两人一组,各读一部分,然后将打印好的两张表格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彼此交谈,互相询问,把自己不了解的信息填入表格,做后两人一起核对。这就使学生真正做到有疑而问,从而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大大减少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从而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者”,而学生则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合作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课堂教学也因此更具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