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莺子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不能相互认识、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教学也只会成为徒有其表,教与学就会脱节。然而,中学生又是处在人生历程中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是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快,渐趋成熟,但心理却很不成熟,充满了矛盾,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过去一段时间人们常以“80后”作为新时期青少年的特征,然而现在“80后”已经渐渐退出了中学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90后”的群体。针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教育,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下面本人将结合从教过程中摸索出的一点经验,谈一谈如何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一、应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真谛,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老师应平等与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非领导者,我们要作学生的同路人,和他们肩并肩手拉手,一起领略学习旅程中的风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送上鼓励的眼神,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当他们成功时,我们送上祝福的微笑,由衷地分享他们的喜悦。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要明确,教师不是百科全书,我们不可能完美地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只有俯下身去,主动地去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和他们的心灵世界,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关注什么,才能与他们融合,真正地交流、沟通;也只有对自己的角色有了充分的认识,我们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多一份耐心,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责任,少一点抱怨。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靠近我们,亲近我们,对我们敞开心扉,从而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其次,创新课堂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发展心智的活动,在全部活动中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中心的地位。为了有效地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所要达到的感知、明理、导行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认识、观念与情感得到充分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教学研究,以适应学生的需要。
例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调节情绪》一课中,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情景: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出发,先请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困扰我们,会引起我们情绪的波动?然后将许多问题分类归纳后,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怎样调节情绪来解决诸如此类的情绪问题。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来往于各学习小组之间,或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或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如讨论内容方面的提示,或及时纠正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偏题”“认知错误”等现象。在完成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协调、推荐小组发言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对于一些不完整甚至错误的答案,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错误作为学生深人学习的资源,交由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二、不断充实、创新理论教学内容
首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人环节。它有如戏曲中的一套开场锣鼓,又像长剧的序幕和交响乐的序曲,其作用决不可小视。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深懂此理,总是力求一开讲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之进人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一堂课如果一开始就平淡无味,就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导人新课方法要多样,切忌呆板单调。
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那是一个秋天,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去旅游,在乘坐高山缆车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缆车运行到中途突然发生了故障,眼看就要坠人谷底,在接近死亡的一刹那,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地托起,随着一声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著名歌手韩红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一首歌一一《天亮了》。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给学生播放了这首歌曲。在震撼心灵的音乐声中,同学们无不深深感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此时设计本节课的导课问题:“自己或家人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总之,只要我们思想品德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和可受性出发,从教材的实践出发,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就会使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
其次,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已经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各种现代教学技术设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被广泛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利用多种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兴趣。初中学生爱动,也喜欢新的东西,比如爱看视频、电影、电视,因为它们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2)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兴趣。网络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家庭,当代中学生对网络的兴趣不断增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积极调动学生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品德修养。
三、认识学生的差异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世界上无法找两张完全相同的面孔,也找不到从表到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之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我们研究教育的重要基础,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基础。我们的差异教育要深人到学生的每一个个体当中,最明显的就是在课堂学习上。一道题有好几种解题方法;对一句话,一段文字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在探索一个自然现象时有不同的过程。在我们的课堂学习上,教师要随时对学生的各种差异做出反应。我们没有绝对惟一的标准答案,更没有惟一的学习方法,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符合逻辑都是正确的。有一位伟人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后,各自仍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都有两种思想。”如果能让学生没有顾忌地展现自己,那么他们将获得更多。
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做个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排头兵”吧!让我们的学生能切实从素质教育的呼声中得到实惠,让每个学生的书包都不再沉重,让每个学生上学的脚步都变得更轻快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