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萍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现在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全面发展能力的最佳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预习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通过课内阅读,学生可以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形成知识体系;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把获得的信息加以收集,整合,筛选。
★在预习阅读中培养求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摄取知识的主体,就必须让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对照问题和学习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深刻,而且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以往在阅读中教师只要求学生养成一种听讲时的预备性心理状态,打好定向注意的基础,并能带着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听课。对于这种要求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与新课程理念相比更显滞后,因为教师只是让学生去发现了问题,然后再去听教师的讲课,可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会和教师产生某种共鸣,但教师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突发奇想,甚至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火花,就会被淹没。这样的预习只能是表层和形式,学生也只会感到厌烦,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入手。把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去预先认真阅读材料,理出本节课的头绪,从中找出疑惑不解之处,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查找资料,多角度、多侧面、多途径地去收集与之有关的信息,然后经过分析,加工,同学间互相切磋,提出本组的见解,特别是与书中不同的看法,并且以书面形式写出阅读感悟。课前教师以组为单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那些问题提得多,提得巧妙又敢于答疑的同学和小组给予赞扬,激励他们继续努力。此法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还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张扬。其次是:在预习阅读中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教材的深浅度,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答疑能力等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如学习《免疫》这一章时,可以用引言通过投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在生活中有的人虽然接触到病菌、病毒却不会患病;患过麻疹的人,以后就不会再患麻疹了;有的人吃了某些食物以后,会发生奇痒难忍的荨麻疹;有的人吸入花粉后,会突然出现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等。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这是与人的免疫分不开的,说到免疫得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谈起。”趁着学生急于想知道三道防线的心理,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出示一组阅读提纲:1.人体哪些结构可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2.这些结构如何发挥作用?3.皮肤为什么能够阻挡病原体入侵呢?4.为什么受伤的皮肤易感染?5.伤口红肿后为何会自然痊愈?有些问题可能学生看了书也答不全,这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个阅读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去解答疑惑,甚至还可以展开组与组之间的求助,或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总结,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课内阅读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已广泛地被我们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又怎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运用朗读、默读、速读、口头复述、背诵、精读、评析等多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生物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名词定义,年代数据,基本规律,实验插图等等基础知识面广、量大的特点,在课内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对一些内容的阅读。在阅读中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阅读中注意对比区分易混淆的概念和基础知识;在阅读中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在阅读中学会分析,质疑,答疑;在阅读中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如在讲蒸腾作用的意义时,我先用投影出示一级资料,请学生仔细阅读,体味其中的含义。1.夏天皮肤上的汗液蒸发掉了,人会感到凉爽,这是汗液蒸发时吸收了人体一部分热量的缘故,那么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干什么?2.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分却能从根部流向叶子呢?(教师点拨: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沿吸管进入口中,这是吸力的作用。)那么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呢?原来植物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可以产生出一种蒸腾拉力,那么它有什么好处呢?3.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一生中需要吸收约200公斤水,但保留在整枝植物体内及生理过程用水量仅约2公斤,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只占了吸收水分的1%,而其余99%的水哪去了呢?再结合教材的阅读,学生对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已水到渠成。这样的阅读既丰富了阅历,又增长了智慧,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探索精神
课外阅读是生物教学的延伸和发展。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领略到生物科学知识,以及它在人类生活,生产实践,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能接触科学前沿,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杂志、电视讲座和网络等多种途径去获得这些信息,开拓视野,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思维的应变能力,从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在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把获得的信息进行收集,加以整理、筛选,每星期写读书理论笔记,教师定期检查,挑出与教学联系紧密的内容,课堂上进行演讲。这样做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而且激发了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汲取的兴趣。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阅读能力是生物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从慢速度到快速度、从低要求到高要求、从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训练,在教学中适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逐步使学生的生物学阅读能力得到稳步提高,从而带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