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彩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数学教育的发展。新课标强调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当前要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着重应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统整衔接,对学科呈现结构和知识内容进行统整
例如呈现结构方面我们打开课标中的内容机构表不难发现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课程标准都把空间与图形这个领域分成了四个方面,小学是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测量这四个方面。从这个结构我们就会发现,小学和中学有一个共同点是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强调图形的计算和证明,向现在的这种多角度刻划图形方向发展。
知识内容方面的衔接。在代数内容方面。进行“数”与“式”的过渡。小学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要让学生不断建立代数概念,逐步向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过渡,是学生在认知上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一次质的飞跃。在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二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搞好知识间的过渡。在几何内容方面。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学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的简单性质,其目的是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来加深对数学的概念的认识;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要从对数的学习转入到对形的研究,要从几何的本质属性方面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概念。小学教材已有的,并且在提法上与小学教材无本质区别的内容不再作为新知识处理,而采用复习的方法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如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概念;小学教材已有的,但在提法上较片面、或者模糊不清的在教学中应予以完善纠正,如线段的定义、互相垂直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
二、学生个体经验的统整衔接
基于此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个性特征差异,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利用生活资料组织数学课堂教学。及时抓住心理变化,巧妙转化学习态度。小学生初入中学,他们仍保持了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爱表现、爱模仿、爱表演的特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同时又有追求好成绩的愿望。这是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心理动机。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动机,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抓住小学生刚刚进入初中时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它作为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转机。倡导任务型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培养他们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特别要关注那些小学数学较差的学生,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步,比如说回答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写出一个正确的简单计算等,教师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有愉悦的感觉和体验,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消灭和减少分化,提高整体成绩。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有效保证。小学生有的习惯很好,如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游戏的习惯等。但也存在着不太好的习惯,比如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学习的持久性和连续性不够等。从初一开始,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教师自身衔接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变那种中小学教师互不对话,教师与学生不对话,不管教学内容不同,置学生差异性不顾,只知埋头教书,各自为阵的尴尬局面。目前大部分的中小学还处在分开办学状态,中小学数学教师缺乏交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联系的,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因此,中小学教师首先要自觉地熟悉彼此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以便使新旧知识自然融会贯通;其次加强中小学教研活动、学术探讨和个案分析,了解中小学教育现状,摸清各学段存在的问题,互相学习,彼此促进,共同探索行之有效的衔接办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理论研究,积极转变角色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老师而言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随着初中课堂容量的加大、学习内容的丰富、难度的提高、趣味性的学习方式逐渐有所改变,这些改变使许多学生感到难以适应,显现出了畏难情绪,课堂上就不乐于开口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渐减弱。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活动,尊重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有效的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基础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做个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有心人,注意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差异的衔接的研究,在教学中一定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