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地学特色”的《旅游地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2010-01-03 11:55李晓琴朱创业
关键词:旅游地理课程体系景观

李晓琴,朱创业,梅 燕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旅游系,成都 610059)

基于“大地学特色”的《旅游地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李晓琴,朱创业,梅 燕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旅游系,成都 610059)

立足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地学”特色专业学科群,提出基于“大地学特色”的《旅游地理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构建学科体系三大篇章——自然旅游地理、人文旅游地理和经济旅游地理。提倡“研究式”理论教学和“研究式”实习教学,发挥地缘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以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西部地区对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大地学特色;旅游地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作为“地质矿产”背景的四川省省属高等院校,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简称地科院)现已形成了具有“大地学”特色的专业学科群[1](包括地质、地理、矿产、土地、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园林、地理信息系统、测绘、旅游管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多层次的大地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旅游地理学》是地科院旅游系充分发挥“大地学”学科优势和特色,区别于其他兄弟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西部地区和四川旅游灾后重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旅游资源的普查和评价、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世界遗产地保育和修复与地震地质灾害旅游资源应用体系研究迫切需要一大批有一定的地学基础和旅游管理兼备的高级人才。因此,《旅游地理学》课程应该与地方发展、旅游发展与时俱进,宽知识、重基础、善应变,发挥地缘优势,服务地方经济。

综观几个版本《旅游地理学》教材,不难发现,课程体系主要从旅游研究的三大对象(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入手,对旅游需求、旅游者行为、旅游区划、环境容量等理论地理部分研究较多,应用地理部分偏少,尤其缺乏案例分析和实践运用。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所涉及学科大部分在地科院均设置有相关专业。对旅游资源的认识、评价和保护需要借鉴地质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学科理论;对旅游者行为决策分析预测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理论;对旅游区和旅游设施的规划则离不开园林、城乡规划和测绘学等学科理论的支撑。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1.发挥地学优势,形成课程特色

充分发挥传统地学专业的优势,把旅游科学与地球科学相结合,突出旅游地学的专业特色。旅游资源分布、成因和保护与地学背景密切相关,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及依托。因此,课程加重了对景观分布和成因等自然科学内容的章节。

2.发挥地缘优势,服务地方经济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成都是中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作为四川省省属高校,地科院旅游管理专业与全省各地旅游局和旅游企业逐步建立了广泛深入的联系。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计划的更新、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改革的推进等方面,应与旅游行业进行直接交流,补充业界最新的知识资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另一方面,紧密依靠这些旅游企业,建立具有良好实践效果的学生实习基地和教师实战基地。这样,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学生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满足地方旅游开发对人才的需求。

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立足地科院“大地学”特色专业学科群,改革现有《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内容,构建学科体系三大篇章——自然旅游地理、人文旅游地理和经济旅游地理(图1)。三大篇章有机结合,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课程更加强调应用地理学的思维范畴。

图1 “大地学”特色《旅游地理学》课程体系内容

1.自然旅游地理篇章

课程三大部分中,自然旅游地理部分整合地科院传统地质、地理的学科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思路,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成因、评价、地域分布规律和景观保护内容的讲授。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与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旅游景观构景机理、自然旅游地理区域差异和旅游环境地理。

自然旅游景观分类是按照自然地理要素,将其分为地质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和生物景观五大类,其中地质景观中加重了地震遗址景观的阐述。自然旅游景观不仅仅涉及类型、分布和评价,而且要涉及景观成因、保护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不仅是单体旅游资源的评价,而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扩大到旅游资源区和旅游地的评价。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机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管理,世界自然遗产的修复与保育、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都是四川灾后旅游发展的热点话题。教学过程中补充大量这方面案例,增强课程的实践应用、地方服务性,这是本课程的重点和特色部分。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日渐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性问题。以龙门山大地震为例,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思路下,辨证地分析旅游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客观分析大地震给四川旅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人文旅游地理篇章

人文旅游地理部分充分发挥地科院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优势,注重对旅游者行为决策、文化旅游区划的讲授。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与人文地理环境、人文旅游景观构景、人文旅游地理区域差异和旅游者行为决策。对于人文景观的分类,除了采用传统的分类方法,非传统旅游资源(如会议会展、节庆购物、体育赛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新类型、新业态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

人文旅游地理部分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关注旅游人次数、客源地分布、旅游者流动规律和旅游者行为决策等内容。龙门山大地震所产生的“汶川”世界品牌效应,四川旅游格局扩散效应,四川旅游形象感知效应,四川国际游客流向逆转效应,新增地震遗址/遗迹世界遗产效应都是重要的人文地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区域比较法等),同时也引进大量的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新经济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如地球信息科学、全球价值链分析和行为者网络理论的迅速成长,为旅游者行为决策和行为动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3.经济旅游地理篇章

经济旅游地理部分发挥地科院城乡规划、测绘和园林的学科优势,注重对旅游目的地产业布局、用地布局、交通布局、产业集聚的讲授。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与经济环境、旅游产业布局、旅游产业交通和旅游产业集群等。城市旅游和旅游小城镇是国家今后旅游发展的主流,测绘是旅游区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前期工作,园林是旅游区后期景观设计的素质要求,城乡、测绘、园林知识的整合有利于提高课程的综合深度和广度。旅游产业集群是现代旅游规模化发展的趋势,课程增加这部分内容,与国际旅游发展紧密接轨。

随着灾后重建旅游产业要素的集中与调整,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将得到进一步地优化与调整。一是旅游服务设施向旅游区和旅游集镇集中;二是旅游产业要素向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四个空间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聚集效应。旅游交通也将突破原有的北环(九寨-黄龙线)拓展为四川、陕西、甘肃、重庆四维一体的大旅游、大市场、大协作的旅游经济区概念。尤其是特色旅游乡镇、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是四川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流,这些案例分析将有针对性地融入整个课程。

四、“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所谓“研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倡导研究式的教学和研究式的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讨、交流和协作,积极寻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研究式”教学主要教学过程:(1)为学生提出“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2)指导学生阅读、预习相关的学习内容;(3)要求学生查找、收集有关信息资料;(4)组织学生前往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考察;(5)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6)3~5个学生成立讨论小组,在老师的指导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研究式”教学课程考查一改传统的课程考核观念,课程设计报告从报告选题到设计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辅助性。在教学过程的加强阶段考查(作业,实践,项目训练,随堂测验等),使考试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2]。《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研究式”理论教学和“研究式”实习教学二个部分。

1.“研究式”理论教学 ——“案例式”教学法

为了充分体现我系教师在四川旅游规划科研实力较强的优势,课程讲授大部分采用“科研进入课堂”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案例的分析中进行渗透和传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习趣味性,可以聘请研究方向上各有所长的教师,甚至可以从政府、企业部门聘请在某个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完成部分教学任务,主讲教师负责组织整个课程内容的教学衔接。为了与当前旅游发展接轨,可以举办与地方旅游发展紧密联系的专题讲座,如龙门山地质构造地质公园和地震博物馆的建设,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调查、登录与评价,龙门山地区旅游资源大普查和规划,世界遗产地景观保育、修复工作,龙门山地区地质灾害旅游资源应用体系研究等。

2.“研究式”实习教学

“研究式”实习教学包括课间校外一天实习和野外综合实习二个环节整合。学生在实习前通过多媒体或各类网络了解实习地的旅游地理环境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带着各种学术问题进行旅游地理教学实习,使教学实习真正成为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结合点。《旅游地理学》鼓励开设课间一天实习课程,考虑选择近距离实习地点,如青城山、安县地质公园地质地貌实习,大邑安仁文化旅游产业实习。校外峨眉综合认识实习(2~3周)也是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补充,主要内容包括对峨眉山旅游资源的认识、客源市场调研和旅游产业要素组成等。

“研究式”实实习教学将课堂搬到景区现场,树立空间地域意识,提高旅游认知能力。实习课程设计如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客源市场的调研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旅游综合动态思维和旅游线路策划运作能力。

五、结论

立足西部和四川旅游旅游的发展机遇,融入“大地学”的学科背景,进行《旅游地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旨在最大程度地整合地科院地质、地理、旅游、园林、城乡专业师资多学科优势,凸显地学特色,为高年级后续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目的地景观设计》、《科学导游》的学习打下必备的旅游地理知识基础,为四川、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培养一批具备一定地学基础、旅游开发规划和旅游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型人才。

[1]孙传敏,朱创业.大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3,(4):9-11.

[2]朱创业,梅燕,李晓琴.基于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研究式教育”改革探析——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5-87.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ing of Tourism Geog raphy on Based of“Earth Science Features”

Li Xiao-qin ZHU Chuang-ye M EI Ya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onlogy,Chengdu 610059,China)

This essay stands on“Earth Science”characteristic specialized subjects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arth science college,puts forward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reforming of tourism geography on based of“Earth Science Features”,builds three parts of subject system-nature tourism geography,human tourism geography and economic tourism geography.Advocates“research”theory teaching and p ractice teaching models,gives full p lay to geographic advantage,serving local economy,for expecting it better adap ts to themarket economy and demands fo r p rofession talented pers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western China.

“Earoh Science Features”;Tourism Geography;Course Construction;teaching method

G642.0

A

1672-0539(2010)01-092-04

2009-11-10

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教改项目:基于“大地学特色”的《旅游地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李晓琴(1973-),女,江西吉安人,博士,副教授,从事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旅游地理课程体系景观
中等职业学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研究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旅游地理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