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高就业能力谈会计本科教学

2009-12-31 05:38李小芹李保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会计学电算化

李小芹 李保婵

提要本文针对如何改进现行的本科会计教学模式,认为应从会计本科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单一等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明确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改进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推行案例教学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五个建议。

关键词:就业能力;会计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

一、从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低反映我国会计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本科教育目标不明确。很多高校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制理念上,没有针对用人单位及需求岗位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更新,而重理论、轻操作技能训练,由于缺少必要的实验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就简办会计学,使得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所学到的知识,只是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而没有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但也有很多高校对于本科生所开设的会计学专业,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与大专和高职是一样的,重心在于培养本科生的手工做账能力,没有培养本科生应有的理论基础,没能突出本科生所拥有的优势。

(二)课程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目前,高校会计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大体相近。从专业课这部分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学》和《管理学》等。教学计划几年不变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教材大部分以理论为主,案例很少,即使有案例也千篇一律。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没有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体现不出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知识面过窄,数学、计算机、英语、国际商务等知识不足几乎是每一个会计学生的通病。

此外,高等院校会计学本科学生的毕业去向总体上可划分为继续读研究生和就业两部分,而就业有行业和部门的选择性。这两种毕业去向对学生的会计学专业素质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考研究生强调的是综合理论水平,就业突出的是综合工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同,对专业课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选择性。目前,许多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还不能满足学生最基本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很小。强调通才培养,专业教育缺乏针对性。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单一。由于经费紧张或思想上不重视,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许多高校尚未充分运用。大部分课程都还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很难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即使有条件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学校,也只把它当作是个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标志,不管课程与面对的学生适合与否,一味的采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会计实习环节时间较少,方式落后。很多学校安排实习时间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时间充其量只有一两个月,再加上这段时间学生都在忙着找工作,心情也比较烦躁,实习效果不理想,在实习方式方面还滞留在手工操作和电脑模拟阶段,实习的真实性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现在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素质差、知识面窄,缺少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连开支票都成问题。

二、会计学本科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明确会计学本科教学的目标。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科技及会计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相一致,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明确为: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对这种专门人才的培养,既要包括对会计专业素质(如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会计职业道德、对经济现象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包括对其基础素质(如政治思想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的培养。

(二)改进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程内容应包括基础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会计教育。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洞察力、判断力和正直的品格。其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公共关系》、《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计算机》、《数学与统计学》和《英语》等。企业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营销的概念、过程和机构,以及企业和其他形式组织的筹建过程。这些包括:《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学》、《国际贸易》、《财政与金融》和《商业心理学》等。会计教育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法》、《职业道德与责任》和《会计模拟》等。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时代,应增设相关课程或在专业课程中增加有关内容,反映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环境和会计自身的影响,介绍网络化集成管理模式,讲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技术应用、会计制度创新、会计模式选择、会计流程重组、新型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以及安全保障。如开设《信息基础》、《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与会计》、《经济分析与财务诊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课程。将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电算化,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等电算化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

另外,应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缩小必修课学分比例,以适应学生职业个性需求。针对经济环境变化,围绕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扩大选修课范围,增加选修课学分比例,使学生能根据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自主地选择课程。例如,对于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可多选择一些专业理论性学科和外语学科,准备就业的学生可多选择一些培养会计工作能力的实践性学科,使专业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提高教师素质。会计教育要求教师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现在我国高校的师资来源比较单一,大多是一毕业就直接进入教学岗位,他们没有应有的实践经验。为此,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把那些既能说又能做的人,如政府官员、创业成功人士等请进来做兼职教师,这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最需要的。对于已有的老师,一方面可以通过采取鼓励教师进修、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委派教师到其他名校做访问等方式,提高教师学历和业务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是选派教师到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模拟等方式,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使用身边的例子,这样学生会体会更深,多媒体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量大,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来源素质和具体课程是否适合,不要因为它是个现代化手段而滥用。

(四)推行案例教学。我国的会计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教师教学效果不佳。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这种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市场和学生的需要。为此,应借鉴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建立我国的会计案例库。在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地反映会计课程的基本问题、知识要点和难点。充分体现会计在理论、实务与政策方面的统一,体现会计对特定经营环境和案例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要求。为了保证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要求所有的案例资料在正式列入教学之前,都要经过教师们精心选择,认真分析。在案例的选取和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地反映会计类课程的基本问题、知识要点,既要全面考虑,又要把握难点。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极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课堂里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实际考查和亲手操作,就不可能对所学的东西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会计教育强化理论结合实际的客观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会计教学安排中的比重,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建会计实验室,让学生通过模拟经济实务处理会计业务以深刻理解会计理论;或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联合办学,让学生参与某些实际工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对于会计实践教学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做到精心安排、严格要求,不能流于形式,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1.祥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2.广西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会计学电算化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应用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