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海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能力又受制于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让数学课堂练习“活”起来是训练思维灵活性、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 活用教材,贴近生活,让练习的内容“活”起来
【案例一】苏教版数学四(下)“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
① 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米。
② 小军家到小丽家的路程是( )米。
③ 小华家到小丽家的路程是( )米。
教学中我将该题作了如下改编:
① 新安小学到周恩来故居的路程是()米
② 从图上你还能知道什么?
【思考】新课程主张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因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合理的开发。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早在90年代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例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他在浙江上课是选用了绍兴黄酒的度数作为题材,到四川又选用当地的白酒度数作为题材。这样的练习开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 集“树”成“林”,变换角度,让练习形式“活”起来
【案例二】苏教版数学四(下)在教完“能被2、5、3整除数的特征”后我设计了一道填表题:(同意的在空格中画“O”)
【案例三】苏教版数学五(上)梯形面积的计算的练习课上,我设计了以下一组练习:
① 求梯形的面积:
② 用58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成一块梯形菜地(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米
③ 小明参观钢铁厂时看到许多钢管堆成如右图的形状。最上层有9根,最下层有16根,共8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④ 1+2+3+4……+49+50
【思考】小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明显,往往停留于机械模仿。而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知识的延伸和形式的变化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变换各种不同角度,集“树”成“林”。上述两例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置“木”于“林”,让学生的思维在“林”中驰骋,知识得到迁移,思维得到发散。这对思维灵活性的训练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3 注重开放,发散思维,让练习的方法“活”起来
【案例四】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单元中,在研究等腰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时,书上32页有以下两道练习:“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②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度,求顶角的度数。”
我在课堂上将其改编为这样一道开放性的练习: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40度,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案例五】苏教版数学四(下)“运算律”单元的复习课中,我用了这样一道题目:25×44
学生出现了以下一些解法:
① 25×44=25×4×11=100×11=1100
② 25×44=25×(40+4)=25×40+25×4=1000+100=1100
③ 25×44=25×4×(44÷4)=100×11=1100 ……
【思考】案例四是将教材中的两道题目整合为一道开放题,给学生创造了思考的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便能得到40度的角有可能是顶角,也有可能是底角。案例五是运用典型题目给学生搭建一题多解的平台,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样的练习设计,对克服学生思维的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让课堂练习“活”起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